关于对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标的认识

2019-12-18 18:35吕宗华
魅力中国 2019年18期
关键词:品德课政治课思想品德

吕宗华

(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习酒镇中学,贵州省 遵义 564622)

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推行,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重大转变。新课标继承和发扬了旧课标的优点,再诸多方面有了创新和突破。闪现出了许多新亮点。结合实际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增强了人文性

在以往的中学政治课教学中,人们过于强调了政治课的政治性,忽视了政治课的“人文性 ”政治课给人一种只能讲政治的感觉,使初中政治课教学缺少了人情味,远离初中生的生活,严重的影响了初中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反观世界各国的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美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则十分重视“人文性”和“渗透性”教育。他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没有政治课的名称,也没有强调政治性,但他们却实实在在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效果好,而且富有人情味儿,学生容易接受。新课标以更加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进行了新的定位,在继承和发扬旧课标强调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思想性特征之外,增强了人文性,强调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要“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和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从这一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用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加大了思想品德教学的力度

初中生一般都是13 ---15岁的孩子,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期,也是学做人的关键期。因此必须紧紧围绕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思想品德问题进行教育,以往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对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明显不够,对初中生现实生活的指导也比较薄弱。为了改变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薄弱的状况,新课程标准根据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需要,加大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力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课程标准将中学生在初中阶段打下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根本任务;第二,新课程标准充实了道德教育特别是公德教育的内容;第三,新课程标准将初中政治课的名称改为“思想品德”;第四,将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品德课作为一个整体,高度重视初中思想品德课与小学思想品德课的衔接。小学思想政治教学课程“品德与社会”现改为“品德与生活”。初中思想品德课打破了原来的一些框框,以“品德与公民”为主线进行建构。通过该课程的教与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公民与个人品德、公民与社会公德、公民与家庭美德、公民与社会法德、公民与社会责任。公民权利与义务等问题的主要内容与意义。在道德教育方面,新课程标准新增加和凸显了下列内容:(1)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2)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事情做起,实现人生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3)理解自尊是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4)知道每个行为都可能产生一定的后果,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5)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的选择;(6)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做人的基本要求,了解社会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赢得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7)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8)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能够平等待人;(9)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宽容和尊重,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

三、高度重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

著名的教育家贝克曾指出,尽管各国各民族乃至个人具有多种价值内容,但是人类学会过美好生活的愿望是共同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真正任务应该是使学生获得幸福的生活。要实现这一任务必须切入中学生的生活世界,因为学生不可能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印象、自己的感受丢在校门之外,学生的可接受性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取得效果的一条“红线”。只有从初中生逐步拓展的生活实际出发,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心理健康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并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思想品德课才会变得有用和有效。在以往的政治课教学中,较为普遍的存在着与初中生生活实际脱节的现象,在一些有关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调查中,学生反映不喜欢思想品德课,认为思想品德课离他们的生活较远,为了改变之一现状,使学生喜欢着门课,新课标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该课程建构的基础。并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为绕学生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新课标删去了一些与青春期成长关系不怎么密切的内容,不仅优化了课程结构而且节约了课堂教学的时间。

四、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形成中的整合作用

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知、情、意、信、行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几个心理要素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每个过程都充满着矛盾,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只有内化为稳定的心理品质,它才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才拥有健全的心理,健康的人格。当今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初中生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新课标加大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使学生养成沉着、冷静、务实、高效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新课标在旧课标的基础上在心理健康方面新增加和突出了一下教学内容:(1)了解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2)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3)学会与父母沟通,正确认识与父母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4)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的消极作用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5)了解教育工作的特点,积极与教师沟通提高生活适应和自我管理能力;(6)学习在社会交往中养成谦让、合作、共享等有益于别人和社会的亲社会行为。

总之,新课标更具有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猜你喜欢
品德课政治课思想品德
选择
谈初中政治课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思品课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
巧设导入,精彩课堂——浅析政治课导入的几点见解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知识改变命运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何上好政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