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深化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问题的研究

2019-12-19 20:29张晋波周琴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5期
关键词:所有制混合国有企业

张晋波 周琴

(1、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徐州 221000)

(2、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从混合所有制改革角度来说,其作为实现资产改革和优化的重要方式。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环境下,允许出现在多元化经济模式下,促进经济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中,需要根据市场相关标准,引导各项经济活动朝着自主化的趋势迈进。通过全面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可以获取一定成果,但是在实际过程中,也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因此,国有企业在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需要根据存在的问题,采取对应的调整对策,在迎合混合所有制改革要求的同时,引导国有企业健康发展。

一、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

所谓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就是企业结合现有的法律标准以及规章体系,实施把多元化投资主体当作导向的股份制企业,其目的在于通过引入民资引导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各个企业都需要在形式上根据《公司法》相关标准,科学设定企业治理框架。企业治理框架这应该结合《公司法》相关要求来落实对应的经济活动,从而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企业治理环境的优化和改革。针对国有企业而言,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在于通过诸多国有资本以及其他所有资本,也就是集体资本、非公有制资本等相互结合和交叉持股,在确保国有资本不会出现大量流失的情况下,适当的扩充国有资本,实现增值保值,提升国有企业综合竞争实力,对国有企业运营和发展起到了现实性意义。

二、深化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问题

(一)理念问题

随着我国企业改革不断深入,其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力量。但是由于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我国普及时间比较短,对其含义认识不到位,这给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带来了直接影响。在思想理念方面,部分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普遍把股权多元化当作混合所有制改革,并且大部分企业法人均不是独立个体,往往是几个法人一同持股。不管是理论界,还是实践界,都将其错误地认为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事实来说,能否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应该从是否具备非公有制之本以及公有制资本相互参股方面。由此思想理念上的偏差,给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带来了直接影响。

(二)产权问题

产品问题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明确产品,真正实现权责分配合理,是当前国有企业运营发展的核心要素。然而,结合当前我国国有企业运营发展情况来说,依旧存在企业产品结构设定不规范的状况,即便国有企业对经济框架进行了改革,但是经过多次改革以后,依旧存在部分企业没有设定合理的发展战略目标,尤其是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后,诸多企业过于注重混合所有制改革,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做好产权分配工作,并对运营业务范畴缺少清晰定位,主业无法凸显,业务相关分散,使得企业创新能力相对偏低,严重影响国有企业今后运营和发展。大部分企业在运营发展过程中,过于注重市场需求,缺少哪种业务,就开展哪种业务,由最初供小于求,到现在供大于求,国有企业下属设有诸多子公司,这些子公司慢慢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使得企业法人规模不断庞大,即便在短期内可以给企业创造理想效益,但是严重制约企业长远发展。

(三)监管问题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企业没有结合实际要求,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现阶段和完善的企业监管体系之间存在明显差异。长时间以来,国有企业一般是受到国资委以及地方政府等部门的监管,即便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构建了现代化企业治理框架,但是履行职责的董事会部门在实际企业监管环节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具体是因为其在任命过程中将会受到政府等因素的影响,独立性有待提升。再加上董事会结构设定中独立董事数量相对偏低,不具备充足的话语权,使得对企业无法进行科学监管,引发一系列监管问题。

二、深化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对策

(一)明确国企改革的意义

首先明确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含义,意识到其作为实现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的重要方式,不但单一的将其当作只要实施股权多元化,也就是实现了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的情况下,需要结合各个所有制经济成分以及公有制经济交叉持股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其次,国有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就是促进企业整体工作效率的提升,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实力。企业需要结合现有的法律标准,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并在改革过程中,秉持公开、公正的标准,明确混合所有制改革底线,从而实现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最后,即便我国相关部门全面提倡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并且也给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诸多政策,但是并非所有的国有企业都可以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结合混合所有制改革要求,以及企业实际情况,采用对应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战略。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中已经明确表示,全面实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核心内通融,涉及了国有企业治理框架、运营框架等诸多内容,对于提升国有资产能力及实现国有资产增值保值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二)全面处理产权问题

首先,实现政企分离,在此过程中,要求政府部门不可以任何缘由对国有企业运营及发展活动等进行干预。针对政府部门而言,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行使对应的行政管理职责,并不是企业运营管理职责。而针对企业来说,需要具备独立法人治理框架,在企业运营发展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以及发展需求,科学设定发展战略目标,形成能够自主运营、自负盈亏的现代化企业,明确自身发展方向,不可由于是国有企业而受到特殊待遇。其次,全面去除企业行政化,针对国有企业来说,需要从用人角度入手,采用合理的激励方式,调动人才潜力和竞争优势。在采用激励方式时,可以为行政权力。而民有企业则无法这样,激励民营企业则是需要采用利益驱动方式,两者在本质上存在明确差异。但是导致国有企业僵化活动不强的核心要素在于国有企业用人体系将会受到政府部门的影响,要想实现国有企业的去行政化,需要明确企业用人体系,一方面采用级别选用或者晋升通道方式,另一方面由董事会部门统一选举管理人员,采取利益驱动方式选人用人。

(三)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监管

要想实现内部科学监管,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结合市场发展需求,科学构建完善的故有企业股权定价体系,保证国有产权管理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其次,国有企业股权资产在实际评估环节中,需要采用审计和评估分离方式,保证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和科学性,防止国有资产评估结果不真实,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引发不必要的风险。并且,在国有企业股权转让过程中,需要科学设定转让流程,保证运行的公开性和透明性。最后,科学构建信息披露体系,实现公开性操作,防止道德风险出现。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形势环境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将会给企业运营发展带来直接影响。但是在实际过程中,企业将会面临诸多问题,例如思想理念问题、产权分配问题、内部监管问题等。因此,企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把问题当作导向,全面提出各种处理对策,引导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快速改革,从而推动国有企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所有制混合国有企业
混合宅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一起来学习“混合运算”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油水混合
混合所有制
混合所有制医院:到底走多远?
所有制结构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所有制政策的演变与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