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

2019-12-19 20:29李栋郭蕾夏彦莉闫政敏闫春霞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5期
关键词:内审会计制度财务会计

李栋 郭蕾 夏彦莉 闫政敏 闫春霞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一、前言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重大改革举措;2014年12月12日,国务院批转财政部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2017年,财政部发布《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鼓励行政事业单位提前执行,并要求在2020年之前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和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

会计制度改革的目的是建立政府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的政府会计核算模式。健全完善资产确认、计价和入账管理,全面实行提资产折旧与摊销等新制度的实行,将有利于政府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明确运行成本。与此同时,对于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要求也会相应地提高。

但是,现有的事业单位内部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还是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限制了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控作用的发挥,也对事业单位管理体系的构建产生了不利影响,切实下大力气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进行重新梳理,开创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新局面,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二、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单位内控意识薄弱,认识水平不够深刻

事业单位由于历史因素,很多还处于粗放型管理的阶段,很多单位的领导对管理体系建设流于形式,一言堂现象严重。很多事业单位一把手缺乏上进心,存在“平安过渡、光荣退休”的思想,对内部控制的建设更是不重视,将内控建设看作是应付上级检查监督的任务。内部控制成了表面工作,“出台几个文件、召开几场小会”就算是完成了财政局的要求。而在新时期,新会计制度实行以后,可以预见内控的监督将会愈加严格,而权责发生制的实行,对每项资产、往来款项的管理也将更加规范。现行会计内控体系仅仅能应付当前的工作需要,一旦新会计制度实行,面对新的情况、新的问题,会使单位内控形同虚设,无法发挥作用,造成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缺乏规范性和严肃性。

(二)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事业单位应该在预算业务管理、收支业务管理、政府采购业务管理、资产管理、合同管理等几个方面制定相应的内控管理制度。但是实际上很少有单位能够完整地按照这些方面制定制度并实施,主要问题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单位预算业务内控管理不健全

预算的编制已经成为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在行政事业单位,甚至很多大中型企业也已经实行了预算管理制度,用来规范单位财务资金计划的使用,并进行事前监督和经济预测。现实情况是,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虽然取得了一下效果,

但相对仍然比较薄弱,预算前期的数据收集工作不够完善,预算编制计划性不强、预算使用的科学性不足,制约了预算管理的内部执行。很多单位预算编制前的数据收集工作仅仅是向各个部门下发各通知要求上报计划,然后财务一汇总就算完成了。这看似没有问题,但是由于各个部门对预算的重视程度不够,基本上就是照搬上年度收支明细,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具体业务需要和新的政策变化,使单位当年的资金使用不断变化调整。有些项目因为资金不足,只能追加预算;有些经费由于预算过高,根本不可能使用完,最后突击违规花钱。这给单位造成很多不必要工作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在今年监察法发布、国家纪检监察部门定期巡视、督导全覆盖的背景下,对于这种违规突击花钱的情况,是一定会严查到底,这将会是给单位安装了一颗定时炸弹,给单位风险防控造成隐患。

2、内部管理不规范、岗位设置不合理

事业单位受岗位编制影响,不能像企业一样随时补充人员。由于人事与内控的脱离,造成单位少岗、空岗、缺编现象比较严重,这制约了事业单位内控的发展。由于岗位安排不合理,致使兼岗问题严重,一个人担任几个职务成了比较普遍的现象。比如记账会计和出纳为同一人,这容易造成资金与实际不相符情况,但又无法进行账实核对,很多单位私设“小金库”“白条抵账”问题便是由此而来;资产管理员与记账人员一人兼任,容易出现资产不入账或者入账不及时问题,很可能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严重后果,新的会计制度下,对于需要对资产计提折旧和摊销也对此提出了新的要求;记账会计与审核人员不分离,致使不能及时发现账务的问题,极易产生营私舞弊,造成挪用公款、假账错账情况,给单位带来管理风险。

(三)单位内控的监督机制不健全

再好的制度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监督监管来保障,一样会沦为废纸。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也需要加强监督执行力度,不然也会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我们必须要用无处不在的监督来为制度的执行保驾护航。财务会计的监督体系按照流程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由于事业单位监督机制的弱化,单位领导缺乏必要的认识,使得预算编制和资金使用过程中的事前监督和事后监督成了摆设,没能发挥任何作用。而作为事后监督的自查内审行为也往往走走形式,谁也不愿意查出问题给自己找麻烦,大家睁只眼闭只眼就过去了。除此以外,按照监督主体的不同,又可以将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就是刚才所说的自查内审行为。外部监督是由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纪检部门对单位的监督检查,虽然外部监督能极大地提高单位对内控的重视程度,但打铁还需自身硬,不能总是将单位的改变提高寄希望于一次外部检查,这样不仅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效果也不会持久,等风声一过,一切又会照旧。

三、新制度下加强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方法

(一)提高内控意识是做好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思想保障

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一定会受到加强,其重要性也水涨船高。这就要求整个单位具备良好的内控意识,才能心往一起想、劲往一块使,使内控制度的执行顺利开展。

一是加强事业单位主要领导和管理层内部控制的意识和理念,单位负责人是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对本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内部控制流程的完整性、有效性负有主体责任,只有领导者带头执行,将内部控制纳入单位管理中,并且对内控流程上的相应责任人和执行者给予最大力度的支持,才能带动单位全体人员都树立起良好的内控意识。

二是要加强财务人员尤其是财务负责人的内部控制意识,财务人员在单位内部控制流程上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不仅仅是制度的制定还是执行都是从财务开始的,制度是否完善,执行起来是否顺利,作为第一线的财务人员一定是最先感知的。加强财务人员内控意识的培养,使财务人员在工作中严格遵照法律法规和内控制度,坚持原则依法依规办事,才能促使内控制度得以顺利实施。

三是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全员对内控制度的思想认识,在单位领导的带领下,树立“依法合规、谨慎稳健、内控优先、制度先行”的理念,加强全员爱岗敬业、社会责任等基本素质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实现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

(二)加强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控制度体系建设

1、事业单位必须要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在内部控制中的关键作用。

预算是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单位年度集中性财政收支计划。它规定单位财政收入的来源和数量、财政支出的各项用途和数量,反映着整个日常业务规划的范围和方向。要想进一步加强预算控制,就需要从源头抓起,首先要科学的编制预算,坚持量入为出和"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根据收入和财力的可能安排预算,做到量力而行,收支平衡;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切实做到收支计划积极稳妥,杜绝瞒报、虚报的现象。在此基础之上,部门预算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标准编制,分门别类在预算中罗列清晰,并要详细说明预算金额和支出标准,事业发展和建设项目按轻重缓急排列。其次要加强预算的执行力度,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和批准的预算进行具体实施,这是整个预算的中心环节。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预算执行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办事,避免盲目随意来看待预算,当年度预算下达时,应当确定预算项目实施过程,按阶段落实到人和部门,对预算项目从编制、下达到资金拨付、使用都要有规可循,有法可依。

2、合理规划岗位设置,强化流程控制

单位人事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设置岗位并报编办批准。按照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要求,在每个关键流程上都应当有必要的岗位设置,避免缺岗少岗。每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应当划分清楚,相互制约,互相监督,相互制衡。尤其是新的会计制度下,财务会计的岗位职能将更加细化,双分录的工作量将是前所未有的,所以更应当将岗位设置科学合理,细化。有效的岗位分工制度和清晰的岗位工作职责将是单位内部控制的保障,使单位内部工作有章可循、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内部控制流程的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经办人员,也可以快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落实责任,对事业单位的风险防控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3、事业单位应当加强资产管控制度的落实

随着社会事业的发展,事业单位改革正在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也在告别原来那种慵懒的工作作风,而变得更加专业化和高效化。与此同时,国家对事业单位的资金资产的管控也在进一步加强,而信息化的发展和电算化的普及,为事业单位加强资金资产的管控创造了良好硬件环境。所以,单位应当重视资金管理,制定资金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收支管理程序,减少现金收支。对资金的使用应当严格按照预算管理,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和报销流程,对每一笔支出都要层层把关,相互监督。对资产要有专门的部门负责,财务要将购入资产及时入账,对报废或者减少的资产应当按照财政部门的规定,严格审核,落实责任,避免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

(三)健全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监督机制

内部控制监督,是对单位内部的监控互动,强化内控监督,会使单位财会工作具有规范性,加强单位对各部门的控制并提升管理效率。首先有条件的单位应当设置专门的内审部门,没有条件的单位应当财务牵头,设置专门的内审岗位,并与其他岗位分离。加强内审人员的学习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对内控每个环节都了然于心,并且实时监控,从预算编制就开始监督,防患于未然。单位领导应该提高重视程度,对内审人员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内部监督做得好,是对单位风险防控最好手段,是对单位的保护,应当给予内审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四、结语

完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是防治经济腐败的有力支撑,在新的会计制度下,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干部的警惕性,不断强化自身素质,从源头上减少或杜绝事业单位经济腐败问题的发生;也是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需求,推动事业单位机构深化改革,进而促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上的透明化、公开化,让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控制有效开展;也是提高事业单位财务水平的重要表现,是财务工作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避免财务工作中的数据造假、徇私舞弊行为的发生,进而也大大提高了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

猜你喜欢
内审会计制度财务会计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
切合实际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研究
ERP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及价值探索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