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车载一体化检测系统中储能电池的日常充电及维护方法

2019-12-20 05:36
建材发展导向 2019年17期
关键词:端电压环境温度串联

王 勇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储能电池是指使用于太阳能发电设备和风力发电设备以及可再生能源储蓄能源用的蓄电池。它拥有自身显著特点,例如,使用的温度范围比较广,一般在-30℃-60℃环境下可有效运行。低温性能好,能在低温环境下保持良好运行状态。同时,容量一致性好,在串联和并联中使用效果良好,且具备良好的充电接受能力,即使在不稳定的充电环境当中,也具备良好的充电接受能力。目前在车载一体化检测系统运行中,其作用也愈加明显。同时,为促进储能电池更好发挥作用,掌握正确的充电方法,加强日常维护是必要的。

1 车载一体化检测系统中储能电池的日常充电方法

为保证储能电池有效发挥作用,应该重视日常充电工作,主要方法如下。

1.1 交流充电方法

充电前要检测电池电压,对电池电压有详细了解。交流充电在具体应用中,使用电源箱内部的充电电路,进而实现对电池充电的目标。接上交流电压后,将分站主板开关打开就对电池进行充电,然后测量电池电压,并进行放电。关停电源箱的交流电压,电池转为放电状态。电池电压达到放电终止电压时,自动停止放电,从而结束一个充电循环。

1.2 直流充电方法

利用外部直流稳压电源,来实现对电池充电的目的。首先要测量被充电池的空载电压,将直流电源连接到被充电池,缓慢增加充电电压。需要注意的是,充电电流不得超过500mA,如果充电过程中电流出现下降,有必要将其上调,但不得超过500mA。经过数次调整之后,充电电流控制在400~500mA 之间,充电5~6h 可认为充电已满,然后再进行放电。对充电已满的电池进行放电时,一定要监测电池的端电压,避免电池过度放电而导致电池受到不必要损坏。

1.3 直流脉冲激励充电方法

电池空载电压在20-23V 时,可认为电池轻度过放,采用直流充电方法进行充电。如果电池空载电压低于20V,认为电池深度过放,如果不及时充电,电池可能会被损坏,可用强制恢复模式激活电池。对于深度过放的电池,初始充电的电流激活比较困难。因此,有必要给电池间歇加上瞬间高压冲击,通常冲击3~5 次即可,等电池状态恢复可充电时,按照正常方法充电。

1.4 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

即使是规格型号相同,但剩余电量不同的电池,不能将其串联起来使用。应该将电池充电充满之后,才能将其串联起来使用。电池放电达到终止电压时,应该停止放电,避免对电池造成损坏。要掌握正确的接线方法,不能将电池极性接反,避免损坏电池。不能自行拆修、分解电池,防止电池内部硫磺铅影响周围环境,或者对人员造成不利影响。新旧电池不得串联起来使用。

2 车载一体化检测系统中储能电池的日常维护方法

在掌握储能电池充电方法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储能电池日常维护工作,主要策略如下。

2.1 保持良好运行环境

储能电池应放在干燥、通风、清洁环境当中,防止阳光直射。环境温度20℃-25 之间,湿度15%-80%之间为宜。储能电池使用寿命长短与环境温度联系紧密,因而必须加强环境温度测控,确保环境温度适宜、合理。如果温度过高,储能电池的放电容量会增高,最终缩短储能电池使用寿命。

2.2 正确进行参数设置

合理设置电池参数,主要内容包括浮充电压、均充电压和终止电压。浮充电压对储能电池性能的影响是直接的,必须根据厂家说明书合理设置浮充电压。均充电压是常用的传统充电方式,一般平均端电压为2.3V 左右比较合适。储能电池输出过程中,两侧电压降低。达到终止电压时,需要切断能量输出回路,避免储能电池过度放电,防止影响电池寿命。终止电压过程中,需要采取低电压保护措施,通常切断储能电池负载,防止过度放电。

2.3 加强日常巡视检查

为保障电池稳定性和有效性,加强日常巡视和检查是必要的。日常维护中需要重视清理工作,测量电池端电压和局部温度,确保连接端没有出现腐蚀和松动现象,电池壳体没有变形和渗漏,明确单体电压和电池组端电压数量,校对电压并确保其达到标准。

2.4 及时更换落后单体

为确保电池综合性能,使用过程中要加强检测并了解单体性能,发现个别单体存在缺陷时应及时更换。电池检测主要内容是电导和放电,检测电池内阻时,通常使用电导测试方法,进而准确判定电池实际容量。还可以采用放电测试来了解储能电池容量。储能电池在放电过程中,需要记录环境温度,并测试端电压、放电电流。对于存在缺陷的单体,有必要将其更换成性能符合要求的单体。从而确保电池综合性能,让储能电池更为有效的发挥作用。

3 结语

车载一体化检测系统运行过程中,应该提高思想认识,掌握储能电池正确的充电方法,并加强日常维护。作为工作人员,也要提高思想认识,把握工作要点,做好储能电池充电工作,并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从而保证储能电池有效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使其在车载一体化检测系统中更好发挥作用。

猜你喜欢
端电压环境温度串联
Review of a new bone tumor therapy strategy based on bifunctional biomaterials
串联法写记叙文的概括
励磁调节器PT回路故障后机端电压变化分析
人工心脏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动机非导通相端电压分析
审批由“串联”改“并联”好在哪里?
我曾经去北京串联
雷克萨斯CT200h车环境温度显示异常
通信机房不间断电源蓄电池的应用与维护
环境温度对连续刚构桥模态频率的影响
环境温度作用下沥青路面热粘弹性温度应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