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义对大学生消费观的影响

2019-12-20 12:41
新营销 2019年7期
关键词:消费观消费主义价值观

(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 大连 116000)

消费主义是以毫无节制地占有物质财富及物质资料作为日常的生活理念和价值观念。伴随着消费主义思潮在我国的蔓延,我国部分国民的消费观受到了很大冲击,尤其是思想还不完全成熟的大学生,这种过度崇拜消费、盲目追求社会财富的思想,使盲目跟风、过度炫耀、崇尚享受的现象逐渐严重。

一、消费主义的内涵

在讨论如何应对消费主义的消极影响前,必须了解消费主义是什么。消费主义是一种集崇尚超高消费的生活方式、消费现象以及价值观念于一身的社会思潮,产生于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消费主义主要是一种心理意识综合表达形式,其表现在特定环境的社会心理及社会意识中,主要推崇高消费。

消费主义者把“生存即消费”的态度作为生存的主要追求,把人生的终极目的与“消费”挂钩,把人生追求与“占有更多的社会财富”相对等,把“消费后的外在表象”用作炫耀自己的社会地位,从而达到满足自己虚荣攀比的贪婪欲望,提高内心潜在意识的愉悦感。

二、消费主义对大学生消费观的影响

“消费主义是到目前为止最强有力的意识形态——现在,地球上已经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够逃脱我们的良好生活愿望的魔法。”近现代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渗透与扩张,资本主义国家采取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不断加强文化意识形态层面的软渗透,消费主义思潮也随之渗透到当今世界的各个国家,其危害性不仅侵蚀当代青年的主流价值观,扭曲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同时也阻碍着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一)侵蚀大学生主流价值观

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始终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字方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宣传与弘扬,但消费主义所倡导的是对物欲和享乐的追求,在此影响下,有些大学生在构建自身价值观体系时逐渐出现偏差。一些大学生为了超高质量的物质生活忘却了身为学生的主要任务,过度追求娱乐休闲,把享乐至上作为人生目标,把无限占有财富作为人生价值。

(二)扭曲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

从小我们就知道勤俭节约是传统美德,在这一词中,“俭”是美德的中心,“节约”是责任,完美地诠释了科学的、绿色的消费观。然而,消费主义崇尚奢侈享乐,受其影响盲目的攀比消费和过高的时尚娱乐消费现象存在,“勤俭”被忘至脑后,甚至遭人嘲笑,可见奢侈的消费主义在不知不觉中扭曲着正确的消费观。

(三)阻碍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无论是生活中的为人处世还是追求成功的人生目标,都需要我们有健全的人格。大学是人一生中最好的时期,是稳扎稳打形成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然而随着消费主义的肆虐,大学生人格的形成也受到一定的冲击。大学生还处在一个充满好奇心、渴望探索世界的阶段,他们好奇很多听说过但却没有接触过的“世界”,渴望达到更高的消费水平,在欲望大过自身能力的情况下,很容易失控,利用不正当方式去满足自身的贪欲,短暂的满足依旧会渴望再高层次的物质生活,如此循环往复,最终会陷入消费主义的泥坑中,脱离正确的人生轨道。

三、消费主义影响大学生消费观的原因

(一)大众传媒是消费主义的助推器

当前,各种传媒方式以信息承载量大、传播无形且快速等优势,将各种思潮传播到人们身边,毫无疑问它也加快了消费主义的传播速度。一些媒体在利益的驱使下会利用各种手段制造“热点”来博取关注度,在发布信息时往往会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将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类媒体接收信息,发表言论等,在没有一定辨别能力的情况下,势必会受到某些媒体所宣传的消费观的影响。再者,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崇尚物欲和享乐的影视剧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些作品宣扬奢侈拜金的生活,正是消费主义的体现,大学生们受到这些不良影视剧的影响,盲目追求享受。

(二)高校消费教育的不足

消费文化教育是我国高校教育领域的薄弱部分,系统的消费知识专业课程开设不多,部分学生不能快速且正确地辨识消费主义,缺乏对消费主义主动说“不”的意识及能力。各高校在大学生的消费教育方面缺少系统性和针对性,“现有的消费教育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大学生的需求”。消费观如果缺少有针对性的、系统的教育,教育成效就会大打折扣;没有科学消费观的指导,很多大学生消费就会缺乏规划,盲目地超前消费。

(三)家庭消费观的影响

家庭是当前社会最普遍的一个社会群体表现形式,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风及家教,把家庭作为重要基点推动社会建设,家庭对意识形态的积极作用更应该落实到家家户户的实际行动上。家长是孩子最早也是最好的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始终影响着孩子。家庭的消费观和消费行为深深影响着每一个家庭成员,这也是“家风”的一个方面。虽然说进入大学校园,大学生就开始了独立生活,但很多学生还没有经济独立,消费行为依旧带有家庭影响的痕迹。

(四)大学生自身心理因素的影响

第一,近现代经济研究表明,青少年在当前消费结构中占比日益加重,加之青少年普遍乐于接受与创造新鲜事物及思想,大学生作为青少年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若无法树立完善健康的消费认知观念,不能正确认识消费主义的危害,将会无意识地接受甚至盲目追逐消费主义,会对我国的发展造成不可预估的影响。第二,大学生既有着独立的人格,又有着角色多样性,他们渴望进行自我认知探索,对很多问题的看法是理想化的,从而导致在价值选择上存在迷茫和困惑。第三,大学生处在渴望表达个性、彰显自我、追求品位的阶段,而消费主义以一种社会时尚潮流的面貌出现,势必会受到大学生的盲目追捧。

四、应对消费主义不利影响的对策

(一)加强媒体的正面引导

要应对消费主义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就势必要规范大众传媒的传播内容,提高媒体的责任意识,为大学生价值观的建立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方面,要在传统媒体上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科学的消费观。另一方面,要利用自媒体优化传播,开辟新的舆论阵地。比如《人民日报》,不仅要充分利用好实体报纸,也要搭乘自媒体潮流做好官网、官方微博及官方微信的信息互通互达。传统模式与新兴自媒体并驾齐驱的方式,会潜移默化地向当代大学生传播主流思想,宣扬主流文化,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绿色的、理性的消费观,有效抵制消费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二)强化消费教育

首先,学校应该重视大学生的消费教育方面,让学生对消费观和消费主义等概念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其次,积极组织绿色消费、理性消费、合理理财等相关的校园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各类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劳动中接受绿色消费观。最后,及时进行活动总结,通过学校广播、校报、微信公众号等各类媒体,从实践活动联系所学理论知识,正面宣传和积极引导科学的消费观和消费行为,促进大学生们抵制消费主义。

(三)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环境和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影响着孩子,家长要引导孩子树立科学的消费观。一是让孩子有正确的金钱观,让孩子对金钱有一个清晰正确的认识,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二是培养孩子良好的消费行为,要让孩子养成为生活需求而消费,而不是为了满足自身贪欲的消费习惯,合理对待消费欲望,让孩子慢慢形成科学的、理性的消费观。三是帮助孩子学会理财规划,让孩子从小就认识到钱财的来之不易,从小培养理财能力和消费能力。

(四)加强自我教育

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除了受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外在因素影响,还有他们自身积极努力加强自我教育的内在因素。一是要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树立主人翁意识,正确认识我国国情,把个人与社会联系起来,把当前与未来联系起来,树立可持续消费理念。二是要有规划地消费。要把握好自身的经济能力和消费水平,适度消费、合理消费,谨慎超前消费。三是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各类社会实践体会人生百态,体验挣钱的艰辛,深刻反省自身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将消费主义的不良影响最小化,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猜你喜欢
消费观消费主义价值观
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
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
我的价值观
Film review:WALL·E
基于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消费观
消费主义视角下传统集市贸易的现代化解读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新媒体时代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消费主义文化逻辑与文学的欲望叙事——论《嘉莉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