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军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军民深度融合的影响研究

2019-12-20 12:41
新营销 2019年7期
关键词:军品两用民用

(湘潭大学商学院 湖南 湘潭 411100)

一、引言

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了新时代。我们要实现新时代的新目标,就不能继续简单地追求经济增速,而要更多注重经济质量的提升和经济效益的增长。促进军民深度融合作为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抓手,符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在推动军民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军民之间还存在着标准规范壁垒以及限制准入壁垒等各种阻碍因素,使我国军民融合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融不进”“融不深”和“融不好”等问题,严重掣肘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军工企业是推动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的重要支柱,军民融合战略的实现需要以军工企业为载体推进(李海海等,2018)。推动军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增强军民之间的交流沟通,有利于破除军民之间存在的各种壁垒限制,促进军民之间要素流动,推动军民两用技术及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促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另外,根据《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实施暂行办法》(科工改〔2007〕1366号 )、《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国发〔2015〕54号)等政策文件和相关研究,军工混改主要形式有军工企业相互持股、非军工国有企业参股军工企业、非国有资本参股军工企业三种。由于社会资本和国有资本之间差异较大,资本在相互持股方面有巨大的差别。本文的军工混改主要指非国有资本参股军工企业这一形式。在此基础上,我国学者张丽娜、王爱国(2014)从不同体制资本的融合路径出发,将军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分为了非国有资本直接进入军工企业、国有资本直接进入非国有企业、新设平台融合不同资本三种表现形式。

二、军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军民深度融合的影响分析

(一)推动军工企业成果的产业化并将其应用于民用领域,促进“军转民”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科技与质量司司长表示,当前,我国军工企业先进的军用技术仍没有和民用产品充分结合,大量优质的军工成果还处于沉睡状态,没有实现军品技术成果向民用领域的转换,军工企业对经济的贡献有限。军工企业作为国防科技工业的骨干力量,肩负着服务国防军队建设、保家卫国的重要任务,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得到国家政策在资金、技术以及人才等方面的大力支持。经过长期的发展与积淀,其已积累了大量的军工成果,但是由于我国军民领域的长期分离,许多优秀的军工成果没有充分应用于民用领域。这使一些军工成果长期处于闲置状态,不仅降低了军工企业科研成果的产业化率,而且造成民用领域的重复建设,从而导致资源的浪费。推动军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非国有资本参股军工企业,有利于军工企业了解民用领域当前技术需求、产品特点以及发展需要。对那些可以直接应用于民用领域的成果积极地进行产业化,并根据民用企业所提供的在市场上的生存经验对产业化后的产品进行包装与销售,提高利润率,提升企业效益,增强军工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对那些无法直接应用于民用领域的科技成果,可组建军民领域的专家团队对该项成果进行评估测试,在技术以及经费支持允许的范围内,可对该项成果进行改造,使其能够应用于民用领域,满足民企需求。因此,军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推动军工企业成果的产业化并将其应用于民用领域,促进“军转民”,推动军民深度融合。

(二)推动军民之间要素流动,鼓励民企参与军品生产,促进“民参军”

推动军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军工企业,可以将一部分社会资本注入军工行业,促进资本要素在军民领域的流动,有利于进一步打破军工企业相对封闭的状态。由于平台建设的缺失,使我国军民领域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壁垒,许多民营企业无法获得军工企业对军品生产标准、规范及采购需求,阻碍了“民参军”的进一步发展。允许军工企业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军民之间组建新的子公司,建立军民之间的信息共享平台,有利于破除军民之间的沟通壁垒,促进信息在军民领域的流动,为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生产创造良好的条件。另外,尽管部分民企在政府支持以及自身的努力下,不断提升技术创新水平,但相对于军工企业来说,由于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起步晚,技术积累相对薄弱,其对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能力较弱,使很多民营企业不具备研制现代信息化军工装备的能力。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军工企业,使军民之间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利益共同体,有利于破除军民之间的技术壁垒,促进技术要素在军民领域的流动。这一方面有利于民营企业向军工企业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并将其应用于民品生产过程中,提高民用产品质量;另一方面有利于民营企业在先进的军品生产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创新,促进技术的升级改造,使其生产的装备产品满足军工企业对军品的标准要求,从而有利于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生产。因此,军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推动军民之间要素流动,鼓励民企参与军品生产,促进“民参军”,推动军民深度融合。

(三)推动军民两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促进“军民一体化”

在发展过程中,军民之间可以通过新设平台融合多元投资与主体来实现军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而多元投资与主体是军民两用技术推进的核心要求(刘威,2018),因此推动军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将有利于军民两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通过融合多元投资与主体,一方面,可以汇集平台发展所需要资金、人才及科研成果,这为平台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支持。平台中所涉及的军民两方可以共同使用这些资源要素,实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将多元投资与主体纳入同一平台中,有利于各主体之间进行沟通交流与互动,了解彼此之间对技术标准及技术规范方面的要求,通过聚集双方的顶尖人才组建专家团队进行军民两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并进一步促进军民两用技术在军民之间相互转移。军民两用技术的研究、开发与转移有利于实现军民之间的资源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军民之间的连接更紧密,进而有利于与构建军民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从而能够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因此,军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军民两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促进“军民一体化”,推动军民深度融合。

三、结语

军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实现军民融合的重要路径,有利于推动军工企业成果的产业化并将其应用于民用领域;有利于推动军民之间要素流动,鼓励民企参与军品生产;有利于推动军民两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从而促进“军转民”“民参军”“军民一体化”;最终将有益于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促进我国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因此,各地方政府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有序开展军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试点工作,并逐步完善军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的法律法规,充分发挥其积极影响,进一步提升我国国防建设的水平,促进我国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军品两用民用
晴雨天两用鞋
民用直升机在反水雷中的应用探讨
军工企业军品单机配套立项风险评价浅析军品
某横向军品项目快速集成研制的创新实践
药食两用说食姜
“安分”才能“安生”——为民用权,须知边界
以“肥”杀虫 药肥两用 一举多得
民用安防的新势力
民用GPS自主式欺骗技术与应用
第四届军品防护与包装发展论坛暨成果展示征文通知(第二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