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纺织业的影响
——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视角分析

2019-12-20 12:41
新营销 2019年7期
关键词:技术性纺织业贸易壁垒

(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30)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纺织业的现状

纺织业曾经是我国贸易出口的主力军,在世界范围内始终承担着主要份额。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增加,经济环境的不断改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国的纺织行业也逐步转型升级。

自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由点到线再到面,逐步推进。截止到2019年,沿线涉及的国家多达60余个,共同建设交流。中国纺织业也加入其中,一起推动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2017年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内在需求一直保持稳步增长,继续充当纺织行业平稳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强劲的内生动力。同时,我国的纺织行业出口增速也在连续2年负增长后成功复苏,呈现正向增长。当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2 745.1亿美元,比2016年增加1.6%。但是,纺织业出口价格整体却呈现下滑。

截至目前,我国纺织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总投资约占同期对全球投资的82%,累计在海外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纺织服装工厂和设立产品设计部,覆盖了几乎全部的纺织工业生产链。在亚、非、东欧等地呈现出区域辐射的模式。总体来说,我国纺织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业务协作进一步加深,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深化垂直分工体系,我国纺织业的国际影响力得以提升。但是一些国家为了限制进口,开始实施贸易保护主义,进而使用技术性贸易壁垒来限制我国商品的出口,达到贸易保护的目的。

二、我国纺织业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

1.纺织品出口贸易方向集中

我国纺织品的主要出口方向为日本、美国和欧洲,占到了全部出口总额的74%,而这些国家又是世界上主要推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家,这些国家提出了大部分的非关税壁垒。因此,由于产品的出口方向原因,我国纺织业不得不遭受技术壁垒。

2.贸易政策受限

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由于最惠国待遇原则,各国之间原本取消的纺织品服装限制,同样必须也对我国取消。传统的贸易壁垒在受到限制时,国外改变策略,采用看似更加符合规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来加以限制。

3.进口国对本国市场的保护

中国由于劳动力价格低,在纺织品的出口上具有价格绝对优势,这对于进口国的国内纺织品企业来说是难以抗衡的成本竞争。因此,进口国必须使用非关税壁垒来对中国纺织品加以限制。

4.贸易逆差的不断加剧

纺织业出口额一直占我国总出口额的很大一部分比例。大量的出口额带来的是贸易顺差的不断增加。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持续的贸易逆差,会影响一国的福利水平。因此采用技术性贸易壁垒,可以减少产品进口从而减少外汇的流出,防止贸易逆差的进一步加大,改善贸易条件。

(二)内部原因

1.产品生产技术低

我国企业在纺织业的技术投入和研发不足,大多依靠几十年的熟练工人的劳动力来降低成本,但已经达到瓶颈。我国纺织产品的质量相较发达国家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仍有不小差距。

2.行业标准不严格,绿色环保意识不够

我国纺织品大规模标准化程度相对滞后,产业无法做到标准化,同时标准体系也不严格,没有强制实施。企业在制造时,由于绿色环保意识不足,没有从本质上改进技术,吸收外国经验,导致产品质量和标准上都很难达标。无法出口到有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家。

3.质检技术与设备落后

我国纺织品服装的检验技术与设备精度要求不高,流程较为简单,没有及时同世界一流的质检技术交流学习,导致不仅在制造上,在后期的检测上与发达国家标准存在很大差距。

三、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业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目前,我国的纺织品主要依靠劳动力来节约成本,提高竞争力,但是这种方式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已经日益衰退。这些压力和竞争会迫使国内企业做出改变。企业在关注产品外观的同时,还要注重内在价值,提高纺织品的附加值,在设计和营销环节加大投入。并且,企业会改变现有的营销观念,更加注重消费者的体验和感受。在企业不断进步、求新的过程中,来自国际竞争的压力会迫使我国纺织业产业结构改革,加快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步伐。

(二)消极影响

技术性贸易壁垒会使我国的纺织品出口额下降,成本大量上升,削弱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减少贸易顺差额,贸易条件下降,国内福利水平降低。同时,由于竞争力的衰弱,我国企业在全球纺织品市场上的份额会逐步降低,造成全球纺织品市场的供给不平衡。

四、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纺织业应对贸易壁垒的对策

(一)提高自身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合理认识

在世界范围内,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普遍存在的,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是如此。其中有些国家设立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初衷是好的,旨在促进环境保护,推进可持续发展。但是也有一些国家借此设置不合理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通常称作绿色壁垒),妄图挑起贸易摩擦,限制进口。对此我们应当有充分的认识。国内企业应该顺势改变观念,积极学习环保意识,提高技术,改进检测,注重可持续发展,推动纺织品的产业升级。

(二)加快技术改进的步伐

从本质上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的有效措施是改进技术,重视研发的投入,提高产品质量,扩大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企业务必改进当前相对落后的生产技术和设备,积极开发环保材料,吸收国外先进的工艺技术,不断改良工艺,在产品的质量和舒适度上给予消费者最大的体验感,把产品的质量和用户体验放在重要位置。同时,应当了解各国最先进的技术标准,研究政策,保证不会被动陷入技术性贸易壁垒中。

(三)改进纺织业组织结构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随着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企业会被诱发进行组织结构制度的革新,从而提高企业内部运行效率,使企业在组织、战略、经营管理上都能应对潜在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出现。在与发达国家进行交易的基础上,能够吸收发达国家现成的组织管理经验和维护方法,减少自身研发、维护的成本,同时结合国际先进组织管理经验,积极适应现代贸易壁垒的变化。

(四)利用好WTO的争端解决机制

当我国纺织企业在出口遭遇进口方不合理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时,不应忍气吞声、放纵不合理的贸易限制,应当利用好WTO的争端解决机制,与国外企业磋商谈判。利用多边贸易体制,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公约和技术性贸易壁垒设置的条款,加强合作交流。

综上所述,我国纺织业在国际贸易不断加强、国际合作更加密切的背景下,即使会遇到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也应当积极面对这些挑战,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深化改革,不断进步,重视技术创新,提升我国纺织业在国际中的地位。

猜你喜欢
技术性纺织业贸易壁垒
纺织业两人入围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二轮
丹东纺织业新引擎
贸易壁垒破解策略分析
国际贸易中的环境贸易壁垒问题及对策
论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
关于吹牛的一些技术性问题
纺织业觅路
科尔:“走出去”带动纺织业升级
边柱制栓锁技术性破坏痕迹的检验
新时期技术性人才的意义人才交流服务中的培养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