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制造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9-12-20 12:41
新营销 2019年7期
关键词:成本核算核算环节

(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 新郑 451100)

成本核算指的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有产生交易的资源耗费进行统一归集分配,计算出产品总成本与单价的会计核算方法。企业成本核算是否正确,与企业成本预测工作与成本的管理工作效率有直接影响,还将直接决定决策,影响企业发展。

一、生产制造企业成本核算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水平

任何积极谋求发展的生产制造业均有其自身的战略成本管理法。即企业从战略角度出发,通过一系列生成、应用战略相关成本管理资源与信息的过程,为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科学体系的形成奠定基础。企业的成本核算是其产品价值链中非常基础的核算环节与单元,不但能确保总成本内产品得以研发、设计和制造,还能支撑员工培训,串联整个销售与售后服务工作,将各个项目环节的成本动态化的反映出来,并系统控制各个成本项目,最终拓展企业成本管理空间。由此可见,生产制造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能够大幅度帮助企业提高成本管理水平,优化发展战略。

(二)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进行成本分析,促进经营决策

生产制造企业通过生产管理环节最小核算单位的成本核算工作,记录和分析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关于物料消耗的实物流转,还能从整个过程的非实物流转中做好完善的记录跟踪工作,从而深度分析各环节成本核算数据,进一步挖掘生产潜力,辅助决策工作。众所周知,生产制造企业的经营决策需要将成本分析作为重要基础,而成本分析涵盖的数据又来源于成本核算,进一步证实了企业成本分析与经营决策的联系。

二、生产制造企业成本核算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人员流动性大,缺乏专业型人才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在发展大环境下先进的生产企业崭露头角,也由外而内带动成本核算人才的流动。很多情况下,市场发展是促成专业人才稳定发展的摇篮,尤其是一些基础性工作岗位。但结合我国实际的市场运营现实,如成本核算岗位中连续为同一企业服务超过3年的专业型人才偏少,人员流动性大,这必然影响企业成本核算的质量,在人员流动中很多新加入成员无法在短时间内达到专业水平。

(二)成本核算制度不完善,缺乏落实的过程

当前市场上,很多生产制造企业在开展成本核算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受传统工作方法与思维的影响,出现不同的操作行为。究其原因,如企业成本核算规章制度比较传统和滞后,无法与企业生产工艺流程相适应,使生产制造环节的运行毫无标准,更多以传统习惯方式进行。再如,管理层没能定期对生产制造环节的相关人员开展必要的培训,导致新入职的人员对操作流程不熟悉,或是不以规章制度办事。这些情况均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引发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企业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三)成本核算方法缺乏科学合理性

目前,我国有很多生产制造企业管理者对其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均缺乏实用性和科学性,导致企业高层无法拿到准确的信息数据,影响有效经营决策的出台。而长期沿用传统成本计算法的形式得出的产品成本与作业成本计算法,又与不同生产制造企业成本计算存在较大差别。

(四)监督检查工作执行不到位

很多生产制造企业在具体的实务执行过程中,出现生产环节质量监督检查和数据的复核形式化严重的情况,而复核遗漏的情况偶尔发生,导致产品成本核算质量受到影响。常见的情况通常有三种。第一种发生在产品质量检测环节。负责第一次质量检查的人员未及时标注某批有质量问题的半成品,导致这些质量问题的半成品直接流入第二环节进行生产,并且往往在第二质检员的工作中才发现,直接影响两环节串联过程的成本核算质量。第二种发生在数据流转环节。比如一些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应用到混合物水剂,在车间统计过程中只对该产品出产量和使用水剂的情况进行统计,未对混合物水剂以及混合物原材料的使用量进行记录,那么成本核算就出现不准确的情况。数据记录的不一致直接给成本核算和企业生产制造计算造成压力。第三种发生在数据复核环节。比如两种产品外观比较相似,但具备不一样的功能,工作人员进行产品产量核算过程中没能在车间统计层进行仔细的核对,错将两种产品混淆,使这些错误在入库进入到库房管理环节才被发现,就会严重影响成本核算的整体质量。

(五)信息化建设落后

如今,信息化技术已深入渗透到我国的各行各业,越来越多企业为了提升效率和自身发展,引进和应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辅助生产工作。但整体来看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信息技术功能与作用的情况不多,甚至还有一些企业依旧依靠复杂的手工处理和填制软件的使用上,无法利用更高级的管理功能进行辅助。

三、生产制造企业成本核算存在问题的有效改进措施

(一)稳定成本核算人员,积极培养专业型人才

企业管理者要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理性招聘专业的成本核算人员,确保其与工资待遇相匹配。定期对人员进行培训,灌输企业的文化、历史和企业性质知识。要求在职人员进一步明确职业发展方向,也让应聘者更深入认识工作环境,进行合理选择,为培养更专业、更稳定的成本核算人员奠定基础。此外,还要通过完善激励机制的方式予以工作人员鼓励,激发工作热情,提高工作积极性。

(二)完善成本核算制度,积极落实相关责任制度

企业要严格按照生产工艺的流程步骤和发展目标制定成本核算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补充,加以完善,用以指导企业的生产并顺利采集准确的成本核算数据。在监督成本核算制度的落实工作上,务必要丰富监督形式,渗透各个环节,如在人员培训过程中积极引入专业人士进行培训和考核,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度。

(三)采用适合的成本核算法,提高核算科学性

不同企业产品生产工艺不同,对应的成本核算方法选择也不同。因此,生产制造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核算方式。比如,针对多批、多步骤复杂产品生产工作,结合生产工艺流程,应用作业成本法,引导内部人员高度关注成本动因,解决传统成本法在中间环节产生不必要成本的问题,提高核算科学性。

(四)抓好各环节质量与数据流转记录,做好全过程管理监督

产品质量的保证是决定企业走多远的根本,对应的成本核算也要保证准确。相关人员做好各环节成本流转记录与检查核对工作,确保提供合格的产品和准确的数据记录,过程中积极应用检测标注、统计确认、复核校验等方式,严把质量关,检出真效益,全面提高企业产品质量。

(五)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核算水平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决定了生产制造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辅助。如今,ERP系统就是一套很好的管理系统,应用中能够将生产计划、需求计划、车间控制、制造标准等录入计算机中,减少繁复的手工统计环节,提高核算质量和效率,也确保信息化在促进生产制造企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价值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的生产制造企业在成本核算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相关管理者与工作人员要提高重视,加强监管,提升效率,确保企业在市场上更好地发展。

猜你喜欢
成本核算核算环节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对策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