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2019-12-20 12:41
新营销 2019年7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权力监督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24)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提出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改革总目标后,引起了审计学术界和实务界关于国家审计参与到国家治理之中的关注和思考。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们对审计工作越发重视,对于国家治理越发关注,故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国家审计工作、使国家审计更积极地参与到国家治理之中,并对改善国家治理发挥积极作用,成为国家审计学界面临的现实课题。

一、国家审计和国家治理

第一,国家审计的含义。国家审计,又被称作政府审计,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所实施的审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所述,国家审计是指国家设立的审计机关在各级政府领导下,对其部门和各级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计监督,考评其经济责任,维护财经秩序,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宏观调控的合理性。

第二,国家治理的含义和本质。国家治理一直以来是我国传统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和构成部分。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是指国家为了实现政治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目标,通过设计完善和健全政治体制、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利用权力,着力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实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康、社会和谐的过程。

当前我国国家治理的内容具体分为五个方面,包括政治治理、经济治理、社会治理、文化治理和生态治理。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些治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

二、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关系

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具体地说,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审计的范围和重点是由国家治理确定的。

第一,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审计在系统中承担监督控制作用,其作为国家经济监督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完善国家依法治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宏观经济的状态还起到强大的信息反馈及预警功能。

国家审计同时也是国家治理的自我评价机制,是有效治理的重要基石之一。因此,国家审计是一股推动国家良治、增强国家公信力的力量。在国家治理大系统中起到一个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功能。

第二,国家治理决定国家审计的范围和重点。国家审计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根据国家治理的需要制定,不同历史时期,具体的目标、任务、重点和方式等都会不同,国家审计的范围和重点也会随着转变,以适应时代需求,并且始终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家治理决定国家审计的范围和重点,不同时期国家治理的目标、重心不同,直接影响国家审计的范围和重点。

三、国家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作用

国家审计参与国家治理之中发挥重要作用,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推动国家财政政策的落实,完成经济目标的实现评判。国家治理好坏的主要标准之一是市场经济秩序是否运行有序。市场经济秩序的核心是财政经济秩序,国家审计通过推动国家财政政策的落实,促进经济目标的实现以有效维护我国财政经济秩序。

第二,积极反映体制、机制、制度中的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改革不断深化。国家审计自身具有独立性强、涉及领域广、明晰政策法规等特点,可以从监督和建议的角度,发现体制、机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从改革全局出发提出改进建议,进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改革不断深化。

第三,揭示经济社会运行中的潜在矛盾和风险,保障经济运行安全。保障社会经济运行安全是国家治理机制中所有部门的共同责任。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利用自身所掌握的准确、可靠、客观的审计信息,为保障社会经济运行安全、提高国家治理水平做出重要贡献。

第四,查处违规违法违纪行为,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国家审计参与反腐倡廉建设,这既是民主政治的要求,同时也维护着国家法律的尊严。国家审计在审计工作中通过对贪污腐败领域的资金运行过程进行审计,发现其中的违规违法违纪行为,检举揭发有关当事人利用职权贪污腐败的行为,惩治腐败。

第五,监督和制约国家权力的运行,推动阳光政府建设。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权力运行过程的审计监督,实现对国家权力的有效监督和制约,避免权力滥用,推动阳光政府建设。

四、国家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路径

第一,以政府宏观调控为中心,关注经济社会运行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积极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伴随着国家审计逐步深入参与国家治理之中,在审计工作中要着力关注政府财政资金收支结构和财政资金拨发使用实际效果,推动财政资金科学、合理、高效地运用;时刻防范政府性债务问题,有效化解由债务结构引起的潜在风险;加大对经济社会运行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的发现和揭示力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应对措施,确保政府的各项财政经济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积极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第二,重点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民生大项目,及时公正审计,公开结果,维护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推进民主社会建设。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审计工作中着重推进对涉及民生的工程和资金进行专项管理与审计,积极开展对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审计调查,为国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合理可行的审计建议。

第三,全面推进绩效审计工作,以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质量和效率。国家审计要坚持经济、效率、效果、合法性、合规性的评价标准,始终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放在审计监督的中心位置,全面开展绩效审计工作。积极将绩效审计同常规审计相结合,在财政审计、金融审计和民生审计中融入绩效观念,建立起涉及所有行业的绩效评价、绩效监督和绩效责任追究综合体系。

第四,继续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推动廉洁政府、阳光政府建设。未来我国国家审计应继续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推动廉洁政府、阳光政府建设。具体来说,先要拓展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由传统的审计监督财政财务收支向科学评价宏观经济行为转变;然后要建立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的监督问责追究机制,对领导干部的违法违规、不作为行为依法问责追究,加大问责力度,并将处理结果作为领导干部未来选拔任用的依据之一,以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约束力和威慑力。

五、结束语

当前,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是世界各国审计界共同关注的主题。国家审计作为国家依法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行为,积极参与国家治理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能够促进国家实现良治。从国家治理的视角来看待国家审计,能够深化对国家审计本质的理解,更精准地把握国家审计的未来发展方向和长远目标,为国家审计发展提供更宽广的视野和平台。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权力监督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
唤醒沉睡的权力
监督宜“补”不宜“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