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体育生活化的必要性及其实现途径

2019-12-22 14:09孔岳曹立全通讯作者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天津300000天津体育学院天津300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19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身体素质体育锻炼

□ 孔岳曹立全(通讯作者)(.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 天津 300000;.天津体育学院 天津 300000)

引言

青少年体育生活化即是指将体育运动以更好的方式方法添加到青少年的生活之中,让体育融入青少年的生活,使体育成为青少年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体育生活化是现代社会发现过程中对于健康追逐的理性需求。体育运动越来越多地充实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也越来越愿意将运动作为业余的娱乐消遣方式。体育运动能够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身体骨骼成长,适度的体育运动既能增强身体素质,又能帮助青少年学生排解在学习中积压的学习压力。现代青少年身体素质普遍呈下降趋势,站立稍长时间便会晕倒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还出现了学生猝死的严重结果,能从根本上改善这一现象还是得通过青少年自己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

1、当代青少年体育运动现状

1.1、参与体育锻炼时间少

在素质教育还没有大力提倡之前,学校多部分进行的是应试教育,这也就导致了学校教育时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时间安排花费在课本知识的教育,忽视了体育在青少年的成长历程中也有着与学科知识相等的重要性,甚至体育锻炼会对青少年的成长有更加直接的积极影响与作用,这样的思想意识不到位导致的直接结果是,青少年在学校的时间90%或者更多都用于了课本学习,体育锻炼的时间少之又少,体育锻炼的机会微乎其微。再加之家长想让自己的孩子在将来的社会竞争之中占有优势,固有的思想教育观念认为学习成绩就决定着未来的好坏,也就在生活中忽略了青少年的身体锻炼,忽视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的真谛。有的家长甚至还会让孩子去参加各种各类的课外学习班,从而青少年的放学时间可以自由分配给体育锻炼的几乎没有,青少年的生活就这样被安排满当。

1.2、参加体育锻炼机会少

青少年的成长时间几乎都是在学校和家庭里度过的这样一种两点一线的生活模式,这样的生活模式和上述学校与家长的观念意识导致青少年很少有能够自我自由安排的时间,时间一少能够接触体育运动的机会也就随之减少了。再加之我国虽然国土面积广阔,但人口基数同样也很大,人均可以用于体育运动锻炼的场地小,所以某些运动方式也受到了限制。对于接触那些被限制的运动方式更多地是参加开展的集体活动,通过集体活动去进行体育锻炼,然而集体活动并不能确保每个人都能有很好的运动体验,这样就有可能导致青少年降低了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1.3、青少年参加体育运动兴趣主动性低

兴趣是做任何事情最好的动力源头,由于平时生活规律的按部就班和学习任务的繁重,青少年接触了解体育相关的讯息和相关专业知识较少,这样就容易造成青少年对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主动性降低。甚至部分家庭在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给孩子灌输了一种 “除学习以外做的任何事情皆是无用功”的片面思想观念,导致学生并不愿意主动进行体育锻炼,而家长也听之任之,最后造成孩子身体虚弱,抵抗力低下等后果。

2、体育生活化给青少年带来的积极影响

2.1、增强青少年体质,提高青少年免疫力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械操作和人工智能解放了人们的双手,电子产品和电子系统的不断进步吸引了青少年的注意力,科技是把双刃剑,在解放人们双手的同时,也无形之中剥夺了人们身体锻炼的机会,青少年对一系列电子产物的痴迷也导致了他们对生活的感知降低,忽略了应当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虽然现在的生活水平相较于2、30年前提高了很多,但经过研究对比发现现代青少年的身体免疫力整体还不及2、30年前同年龄的青少年,究其原因在于现代青少年参加的体育劳动相较于之前简直是少之又少。身体免疫力的低下也导致疾病年轻化,青少年患重大疾病的新闻报道在日常生活中早已屡见不鲜,体育生活化的提出就是为了解决这一现状,将体育融入到生活之中,无形地提供体育锻炼的机会给青少年,以此来增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免疫系统的抵抗能力,拥有良好的身体状况才能更好地成长和学习。

2.2、增进人际情感,牢固人际关系

人类本来就是一种社会型群体,而体育运动又是一项非常好的增加人与人之间联系的方式。青少年有着强烈地渴望与他人建立社交关系的心理,平时紧凑的学习节奏占据了他们很多可以与人交谈交流的机会,所以这种强烈的与人交往,跟其他人进行情感沟通的心理得不到满足。体育运动的种类很多,可供锻炼的选择方式也五花八门,但多数的体育运动是团体合作性的,所以在体育锻炼的整个过程中可以提供很多青少年彼此之间进行语言交流和情感沟通的契机,在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的同时提高了青少年与外界环境的交流效率。并且团队合作型的运动方式可以让青少年在锻炼的同时学会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协作,也让他们懂得“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领略到团队合作解决问题、达成目标的方式的独特魅力之所在,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可以更好的利用这种解决方式去解决所遇到的棘手问题。同时在合作之中加深彼此之间的联系,也能更直白地了解对方的人品,以及发现他人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利于青少年寻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增强青少年的自信心。

2.3、释放心理压力,营造积极阳光的心态

日益增加的社会竞争压力反映到还处于学习阶段的青少年身上便是繁重的学习任务,和高远的学习目标。现代青少年的学习不再是自己一个人学习的事情,更多的还受到了来自教师和家长的关注,这样无形之中给青少年的心理树立了一堵高大的围墙。这样过于高大的围墙容易造成青少年心理承受的压力过大,紧张的学习氛围又不能使他们很好地排遣这种压力。巨大的学习心理压力,导致青少年对学习成绩十分敏感,近年来全国各地新闻媒体报导青少年因承受不住心理压力而选择轻生的新闻时有发生,事后究其原因才恍然大悟是给青少年施加的心理压力过大,然而已经为时已晚,事后才追悔莫及。曾有研究专家表示过,人体出汗能够帮助排除身体中的部分毒素以及释放大部分的心理,所以通过体育运动锻炼让身体出汗的方式是可以很有效的排解青少年在学习之中挤压在心底的压力。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体育运动也可以宣泄掉部分负能量,从而达到让人身心愉悦的效果。

3、青少年体育生活化的实现途径

3.1、改变学校的课程安排以及家长的思想观念

想要改变青少年所处现状,营造一种更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首先应该从社会层面做起,让青少年摆脱那些不必要的学习压力,让体育生活化成为常态。学校可以针对年龄尚小的学生尽量多地开展一些趣味运动会,增加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感,从学生的内心根本深处去对体育产生兴趣,让他们更多的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之中。针对高年级同学可以举办运动交友会,或者各种球类运动,主要侧重于团队合作型体育运动的开展,让他们可以在锻炼身体的同时结交到更多的朋友,寻找属于他们自己的契合灵魂。另外还应安排一些与体育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课堂,以科学的理论知识作为增加学生体育锻炼的指导方针,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过程中受伤。作为家长应该更加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将更多的课余时间安排主动权交还到青少年自己手中掌握,家长在课余时间做好辅助工作便好。甚至有条件的家庭可以举行家庭式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进行身体上的锻炼,还能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加深,让家长更了解孩子,让孩子更信任家长,一举两得。

3.2、政府提供更多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更多公共锻炼场所

当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体育锻炼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时,意味着人们会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并且也会有更多的人选择进行体育运动来锻炼身体素质,此时政府原设的一些锻炼场所和提供的体育设施设备可能已经满足不了人们平常的锻炼需求。在如今提倡全民运动、全民健身、提高国人身体素质的大环境下,政府应当注意到人们的社会生活需求本质,尽可能完善公共锻炼场所设施设备的配置,并且可以出台相关政策规范人们的锻炼方式。例如现如今十分流行的广场舞,历年来都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主要还是因为其音乐过于凡俗和嘈杂,对此就需要政府出台一些规则制度来改善和规范。公共锻炼场所和公共器材的推广能够将全民体育运动的理念宣传落到实处,让每个人都感受到体育运动对于身体的好处,更要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青少年的生活习惯,引导青少年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

3.3、体育场地器材的生活化

体育生活化并不是单一地指让生活中添加更多的体育锻炼机会,而是应该让体育在我们的生活中触手可及,让体育真正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传统固有思想观念认为体育运动应该是有专业的设施设备作为基础,但是青少年更多的时间都是待在学校里面,这样的要求难以达到,所以就需要将体育场地和器材生活化,例如可以将身边的一些日常常见物品形比成一些体育器材,矿泉水瓶可以当做小型哑铃来使用等等,让青少年可以在例如课间休息的碎片化时间内也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体育运动,利用简单的日常生活用品通过想象力将其发展成为我们进行体育锻炼的器材,放松因为学习而紧绷的大脑思维。在家中也可以通过简单的跳绳,或者是配备一些简单专业的体育器材来进行锻炼。青少年甚至可以利用帮助家长做一些日常家务劳动来达到锻炼的效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花骨朵,学习学科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身体的健康,体育生活化可以让青少年更好地利用自由时间和日常生活空间去进行体育锻炼,增强青少年一代的身体素质,为未来祖国的伟大建设提供坚实的身体基础。身体上的锻炼和心灵的放松,青少年以更健康的生理状态去迎接更美好的未来,因此将青少年体育生活化十分有必要,并且应当受到重视和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身体素质体育锻炼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体育运动
锻炼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呆呆和朵朵(13)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体育锻炼也重要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