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2019-12-24 07:33
新营销 2019年7期
关键词:协整贵州省基础设施

(吉首大学商学院 湖南 湘西 416000)

一、引言

贵州省是我国西部的贫困地区,欠发达和欠开发是现阶段贵州的基本省情。此外,贵州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使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3900多座大中型重点水库防灾减灾能力的投入。在“十一五”期间,为了提高农村的供水质量以及供水能力,我国加强了对农村饮用水工程的建设。目前,6000多万农民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在此基础上,我国大部分农村公路都得到了修缮,从省到乡几乎都建成了水泥公路,村与村之间来往更便利,乡村道路的硬化率在50%以上。加快全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城市与乡村用同样的电网,支付同样的价格也不再遥远,农村家庭的用电问题也得到了解决。保证了每一户家庭都有一部移动电话,广播电视网的建设也得到了改善,每个农村家庭都能够收看无线网络覆盖的广播电视节目。尽管如此,我国农村文化站、中小学建筑以及诸多农村供电空间网络设施依然存在布局不科学、生产供电设施缺乏、老旧电网电压不稳定、安全性能不可靠等各种问题,使农村用电无法正常供应,严重制约了当地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故本文采用定量分析来研究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贵州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经济总量大幅度提升。跟着国民经济发展的步伐,贵州省经济也随之发展起来,经济总量和人民平均收入都明显增长。但贵州省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差距仍然较大,贫富难以消除。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村经济落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很不完善,严重阻碍贫困地区农民的收入来源,使贫困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一直跟不上城镇的步伐。贵州省属于落后山区,各项基础设施的发展都很滞后,致使贵州省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但贵州省农村地区的经济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最近几年,贵州省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在逐渐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贵州省农村社会公共事业的进步,使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农村的地域风貌得到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种类偏多、描述起来篇幅较长,从历年的数据分析可知贵州省教育和交通的投入更为重要,故本文选取农村教育设施投资、农村道路交通设施投资展开研究。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一)变量定义及数据来源

本文基于相关研究,分别对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考虑,选取农村道路交通设施投资以及农村教育设施投资。农村经济增长(Y)用第一产业增加值代表。本文选取指标时间段为1994—2016年,数据来源于《贵州统计年鉴》、贵州省教育厅。表1为各项产出指标与投入指标。

表1 各项产出指标与投入指标

注:师资水平指包括普通高等学校、普通中学、小学的专任教师人数。

为了尽可能消掉存在的异方差以及使走势趋于线性化,本文对各变量即Y、X1、X2取自然对数,变换后的变量lnY、lnX1、lnX2对协整关系不构成影响。

(二)单位根检验和Johnston协整检验

格兰杰和恩格尔在20世纪研究出了一种对不是平稳的时间序列展开分析的理论即协整理论。协整理论是基于经济变量数据中所表现的关系来证实经济模型中各变量间的理论关系,然而传统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理论关系是通过对某类经济活动或者经济理论的剖析来确定,这两者之间是存在差别的。运用协整理论探索两个以上的非平稳变量之间的平衡关联,协整理论旨在探究两个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尽管两者存在不同的长期均衡规律,若各变量之间是协整关系,则二者必定存在一个长期均衡的稳定关系。本文首先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在确定变量属于同阶单整后进行协整分析,然后进行因果关系检验,最后做回归分析。

为了检验模型中lnY、lnX1、lnX2序列的平稳性本文采用的方法为ADF单位根检验法。检验结果见表2。

表2 ADF平稳性检验结果

注:▽2表示二阶差分。

由表2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原始变量都是非平稳的,在经过二阶差分后,都变为I(2)的平稳序列,接下来就可以对二阶差分后的序列做协整检验,判断各变量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协整检验有两种方法,即E-G两步检验法和Johnston检验法。综合各项考虑,本文采用的方法为Johnston检验,且根据Trace-统计值来进行判断。表3是Johnston协整检验结果。

表3 协整结果

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置信区间里,迹统计量中两个数值拒绝了原假设,这表明各变量间至少存在着一个协整方程,同时表明各变量之间保持着长期均衡发展关系,本文主要分析农村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故仅列出如下相关协整方程

lnY=-lnX1+0.187 3lnX2+μ

(1)

由式(1)可得Y与X1、X2呈长期稳定的正向均衡关系,教育设施投资,道路交通设施投资的系数分别为1、-0.187 3,研究结果证实了变量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但这也不代表二者间存在因果关系。因此,需做一个因果检验来验证因果关系,根据SC和AIC准则确定最优滞后阶数为2。

(三)Granger检验

表4 Granger检验

表4表明,在5%的置信区间内,农村经济产出是农村交通设施投资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农村基础教育增长又是农村经济产出增长的单向格兰杰原因;而农村教育投资是农村道路交通设施的单向因果关系。故长期看来,农村教育设施投资,农村道路交通设施投资与农村经济产出存在着因果关系。由以上检验可知,各变量之间平稳协整且存在因果关系,说明在计量分析中不会出现伪回归现象。

(四)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与农村经济产出回归分析

从上文可知二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满足条件,故本文采用C-D生产函数进行如下分析,模型方程如下

lnY=m1lnX1+m2lnX2+C+U

(2)

方程(2)式中,作为研究对象的变量Y指农村经济产出,说明变量X1指师资水平,X2指农村公路总里程,m1、m2指各类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村经济产出的影响系数,U是误差项,C表示起点值。接下来则是回归分析,如表5所示各变量之间存在着显著关系。

表5 回归分析结果

本文用Eviews7.2对各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如下

lnY=-53.580 69+4.307 159 lnX1+0.533 549 lnX2

(3)

回归式(3)估计了农村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增长的投入比例。由回归方程可知,取对数后的农村教育设施投资的系数约为4.307,P值为0.000 0,小于0.01表明教育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农村道路交通设施投资取对数后的系数约为0.534,P值为0.001 6,小于0.01,说明农村道路交通设施投资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性作用。由表5也可得R2=0.986 289,调整项的R2=0.984 917,再者F值很大,综上分析该方程的显著性极强,拟合优度很高,模型的综合解释水平较强。综上所述,由回归方程的系数分析可得农村教育设施的投入对农村经济的产出影响较大。因此,若国家在此方面的投入力度能继续加大,则农村经济的发展会更加迅速。

(五)模型结果分析

本文为了研究农村交通和农村教育对第一产业增加值即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首先做了平稳性检验,观察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平稳性,结果显示原序列并非平稳,在经过二阶差分后,全都平稳了;其次是协整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各变量之间有长期均衡的关系;再次为因果关系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显示各变量之间确实存在因果关系;最后是回归模型的构建,结果表明F值较大,说明方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R2=0.986 289,调整后的R2=0.984 917。因此可得,不管是原始的R还是调整后的R都很大,说明模型的解释能力较强,各变量之间隐含着很大的关联。综合分析可知,农村教育设施投资以及农村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增加可推动第一产业的发展。此外,各类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突破了以往贵州省农村信息封锁以及交通不便的困扰,给农民增收带来福利。同时也加快了农村多余劳动力的移动,加速了城市与农村公共场所的建立。贵州省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乡镇企业生产成本的下降主要在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此基础上提高了企业的收益,进而使农民收入大幅增加。随着乡镇企业发展越来越快,税收也自然会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预算将进一步增加,不断进行这个过程,这将是一个利大于弊的循环。

四、加大贵州省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政策建议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具有重要意义。由以上实证结果可知,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增长。在此,特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加大贵州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增加财务支出,明晰政府投资主体身份

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由此确定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主体身份的政府在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投入的情况下,有以下三个方面需要考虑。

首先,要充分发挥政府公共财政的作用,切实实现“全民族聚众”的目标。一切决定必须坚持以农民需要为主,探索百姓对公共物品的需求。政府应该通过科学有效的途径,如预算民主化,从而来理解和尊重农民的想法。如西部地区地貌主要属于丘陵地带,在发展农业和种植业时,要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特色来加速经济的发展,给地方乡村旅游推广带来必需的财政支持。例如,铜仁市江口县的梵净山景区,铜仁市思南县的石林景区,每个季节都会吸引众多游客来参观,进而也增加了周边农民的收入。

其次,要统筹平等和效率准则。所谓的公平原则意味着农民可以通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对其投资,从而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的相等质量和相同数量,达到改善农民的生活和生产条件,真正促进农民经济收入。

最后,应该明确各级政府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中的范畴以及责任。在投资建设中,应当关注权力和责任的互相协调,根据技术原则和获益准则,按照基础设施的层级性和获利程度,避免农村基础设施投入职责的变动,提防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而加重农民负担。

(二)打通投融资通道,构建稳妥向上的出资系统

明确各级分层和分类的输入系统。在中央的财政权力变革和地方的支出责任分工的系统里,确定各级政府的权力以及责任,建立权力和责任统一、权力明确的农村基础设施的体制。农村公路和其他“无利可图”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主体主要是政府,应激励百姓加入,鼓励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联系,从而带来潜在的收益。当地政府以及基层人群对农村供用水、脏水和废物垃圾处理等此类可以获利的基础设施,鼓励百姓积极参与投资。对乡村供电、通信系统等以营利性为目的的农村基础设施,以企业为供应主体,且对重点扶持地区和贫困区域实施相关的补贴政策。

(三)大力推广农村职业教育,施行科教兴农政策

实证结果显示,贵州省的基础教育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逐步提高,但是目前的边际产出依然低于政府提高单位教育的边际成本。贵州省主要以基础教育为主,缺乏职业教育的熏陶,基础教育的投入无法直接转换为生产力。因此,当地政府应当加强职业教育方面的投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使教育可以更多地转为生产力,从而从整体上提升贵州省农村经济。

猜你喜欢
协整贵州省基础设施
贵州省种公牛站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