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建设的创新路径研究

2019-12-25 01:12赵飞王嫣宓才裕张代宇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2期
关键词:党内政治生活高校党建基层党组织

赵飞 王嫣 宓才裕 张代宇

摘 要:党内政治生活是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和整体发展状况的综合反映,创新党内政治生活是高校在新时代中贯彻落实从严治党的要求,全面提升高校党建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文章从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建设的重要性出发,以绍兴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例,结合绍兴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具体阐述了如何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建设。

关键词:高校党建;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创新路径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建设的重要性

党内政治生活是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和党组织整体发展状况的综合反映,加强党内政治生活建设是新时代中提升高校党建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严谨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有助于在基层党组织中形成健康良好的政治生态,为党的作风建设提供基础,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提供条件。做好党内政治生活建设,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前提。在具体实践中,做好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建设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证正确的办学方向

我国高校不仅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使命,还是我国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发展壮大基层党组织,推进党的事业的战略阵地。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正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要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因此,保证我国高校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始终跟随党的领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真正保证正确的办学方向,首先就要做好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做好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建设。同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还应当特别重视保证高校在改革过程中始终遵循正确的前进路径,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贯彻落实从严治党的要求,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教育前沿阵地的作用。

科学、规范、严谨的党内政治生活,有利于锻炼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能够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意识水平,强化高校党员群体的政治素养。

(二)强化精神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在新时代中,高校师生和工作人员所面临的环境也日趋复杂。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党员们日常能够接收到的信息量持续增长,将不可避免的对年轻的党员,特别是学生党员的精神理念产生影响。如果年轻党员不能够抵抗消极信息带来的负面作用,就会对他们的未来成长和发展造成损害。通过创新党内政治生活,能够有效的强化年轻党员们的精神理念,从而促进高校整体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提升。

(三)培养人才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人才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对高校而言,无论是教学的开展,还是承担科研任务,都离不开人才。高校开展教学工作的目标之一,也是为国家尽可能的培养人才。有效的党建思政工作能够优化人才成长的环境,在培养人才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党内政治生活,能够充分发挥高校在青年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導青年人才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来进行自我提升。在充实党的队伍的同时,为其他高校教职工和学生群体提供可以学习的典型事迹和模范榜样,发挥优秀党员的带头作用,为高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育更多的人才。

二、绍兴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建设的现状

绍兴的高校主要包括绍兴文理学院、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等。近年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各高校均十分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努力创新党内政治生活建设,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部分党员积极性不高

由于部分党员缺乏正确认识,还没有能够深刻领悟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建设的重要性,在参加党内政治生活时敷衍了事,心存侥幸,认为加强高校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管理是一阵风。这些错误的认知削弱了部分党员的积极性,导致部分党员对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党内政治生活随意化、平淡化

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的创新是摸着石头过河,因此也出现了一些党内政治生活不够严肃,随意化、平淡化的问题。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时,仅仅通过读报纸、念文件、听报告的形式进行,没有真正解决党员,特别是年轻学生党员群体的思想困惑或其他实际问题,极大的削弱了党内政治生活的作用。

(三)效果不明显

部分高校党员之所以不重视党内政治生活,正是因为现阶段高校基层党组织开展的党内政治生活针对性不强,党员参与活动所获得提升效果不够明显,导致部分党员的参与积极性不足。但党内政治生活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想要获得良好效果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付出努力。

三、如何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建设

要解决现阶段依然存在的问题,并且有效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建设,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一)加强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必不可少的精神内核,在新时代、新形势下,高校通过创新、有效的方法在党员群体,特别是年轻学生党员群体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高校党员系统的学习党的先进思想和先进精神,有利于帮助党员树立并巩固正确的理想信念,同时有利于帮助党员正确认识党的作风建设和从严治党的严肃性、真正了解到党内政治生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高校基层党组织还可以通过开展定期的党建培训和专项学习活动并进行适当的考核等方式,来强化高校党员的精神信念,提高其思想认识水平,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积极性不足的问题。

(二)充分发挥网络等信息媒介的作用

在新时代要进行党内政治生活的创新,首先应当考虑借助网络等信息媒介,充分发挥各类新兴媒体平台的作用。在4G网络广泛分布并即将进入5G时代,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数据终端大范围普及的环境中,网络媒体平台对党建工作有着良好的辅助效果。高校基层党组织可以通过各类群聊、两微一端等媒介开展党的先进思想和精神的宣传教育工作,还可以通过官方开设的专门的党建学习网站,比如宣传部主管的“学习强国”网站,来组织党员们进行党建思政学习和党内政治生活。

(三)强化规矩意识,避免随意化

规矩意识是中国共产党纪律严明的体现,也是从严治党的要求。强化规矩意识,不仅能够严肃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还能够有效避免党内政治生活随意化。守规矩、有纪律是一名共产党员的政治素养的体现,通过系统的学习党章、党规和党纪,能提高党员的思想认识,帮助党员,特别是年轻的学生党员们更好的坚守正确的政治理想和信念,站稳正確的政治立场,并进一步提高其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增强其参与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党内政治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创新活动形式,避免平淡化

避免党内政治生活平淡化也是高校基层党组织进行党建创新的目标之一,要达到这个目标,可以采取创新活动形式的方法。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的基础上,重视主题和内容的创新,在制定“三会一课”主题和内容时,注意与高校实际情况相结合,重视时效性、实效性和针对性,并将活动的内容同党员们的日常生活、个人感悟与体会、实践和疑问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对高校党员群体的吸引力,让高校党员群体真正从党内政治生活中有所收获。

(五)组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

高校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组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而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有助于高校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对高校整体党建工作的推动作用,并发挥优秀党组织的带头作用和先进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具体来说,高校基层党组织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督促高校党员,特别是学生党员群体坚持学习党的方针路线,学习最新的理论知识和文件精神,并定期开展一些研讨活动,做到紧跟党的步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同时鼓励高校党员们在实际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践行学到的知识和理论。

2.对高校教职工中的党员定期进行业务知识和理论知识的考核,同时通过在学生党员中开展学习竞赛、技能比拼和展示类的活动,利用竞争的激励作用,在高校内营造学习氛围。

以绍兴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例,可以发现目前仍然存在着部分党员积极性不高,党内政治生活随意化、平淡化等问题。因此,应当通过加强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充分发挥网络等信息媒介的作用、强化规矩意识、创新活动形式和组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等方法,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有效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建设。

参考文献

[1] 宁锦峰.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严格党内政治生活的路径[J].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理论学习),2019(06):53-55.

[2] 陈晔.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建设的创新路径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07):154-155.

[3] 汪德莉,王廷中.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建设的路径探索[J].世纪桥,2019(03):43-44.

[4] 王雷.高校基层党组织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实践探索[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4):58-59+63.

基金项目: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绍兴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方法探究(项目编号:135S005)。

作者简介:赵飞(1987- ),男,浙江绍兴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绍兴文理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党内政治生活高校党建基层党组织
基层党组织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堡垒
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从严治党的逻辑必然
全面从严治党开启“三点攻”新模式
新媒体成为高校党建“新武器”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员教育管理路径探析
理解“党内政治生活”的三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