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中国化中实事求是的地位论述

2019-12-25 01:12梁丽超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2期
关键词:实事求是中国化毛泽东

摘 要: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一句话来形容,根据中国当时革命情况,以及当时建设的实际情况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理进行相应的结合。从而走出来一条适合中国国情专属于社会主义中国化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建设道路。其中“实事求是”作为当时的重要纲领以及内容,它是理解整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钥匙和基本准则。它更是毛泽东思想必不可少的一环,是它最核心的思想。毛泽东当年曾亲手提笔写下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并在后来被放在了延安中央党校的山墙之上。其实也正是像邓小平所说的那样:实事求是既作为无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基础,也同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基础。在我们过去的革命中,实事求是取得胜利的基本。而在如今,只有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带领下,我们才能更全面准确的了解我国国情,解决我国所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文章就实事求是的中国化来进行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中国化;实事求是;地位

所谓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对所占有的丰富的材料进行科学抽象,从中找出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引出正确的结论,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我国发展历史中多次证明实事求是的重要性。也用实践证明了从前和今后我国应采用实事求是的原因。

一、实事求是的历史出路和引用

(一)汉代时,“实事求是”的最早记载是在班固所编写的《汉书》之中,它通过讲述河间献王刘德关于“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的故事,这里所描述的“实事求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实事求是”不谋而合。自那之后,“实事求是”成为那时许多人的行为依据。因此实事求是也从那时延续至今。直到后世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也曾提过实事求是。

(二)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最早没有完整的思想理论系统,毛泽东同志通过吸取俄国十月革命所经历的历史过程,和其中的经验教训。才了解马克思主义核心思想的内容,并将其引入中国。在毛泽东的艰苦努力下,打造了以无产阶级领导,马克思主义为核心思想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建立了符合我国中国国情的,并将我国当时国情作为基础,结合马克思主义,终于确认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指导以及纲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将我们当时国情得以舒缓。使我国人民群众的思想得到升华。

(三)正是因为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使得我国越发强盛,飞速发展。也正是由于毛泽东同志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我国国民思想更加进步,为今后更好的解放思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吸取了毛泽东当时的指导思想,并结合马克思列宁主义,进一步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补充和拓展。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又一伟大的思想理论,邓小平理论。继续为我国思想建设添砖加瓦。而“实事求是”作为这三大理论的重要核心指导思想,照亮了中国未来的道路,为之后中国发展的扬帆起航提供了船桨。

二、实事求是的确立过程

别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我国有着很好的发展,但实事求是的形成和确立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国内党权出现矛盾争夺时,毛泽东主动指出红四军的思想错误之处。之后更是结合当前形势,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决议》中毛泽东总结了主观主义存在的问题。1937年,毛泽东在他发表的多个著作中,主要提出了实践和理论之间的关系、以及特殊问题和通常发生的问题之间的联系。增强了实事求是的内容。次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再次提出我国不单单要实现实事求是的中国化,更借用我国古代典故“实事求是”的内涵来提出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是检验的标准的作风要求。就是为了使全民族思想得以升华和发展。邓小平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说过,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有自己的中国化的指导思想,就要坚持“实事求是”。并将实际联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在那之后,江泽民同志不止一次在一个会议上提到了实现实事求是的必要。胡锦涛同志作为总书记时,同样也是继续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继续为我国发展奠定基础。“实事求是”的核心指导思想,不止一次解放我国国民思想。它在每个阶段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实事求是的地位和意义

结合我国每个时间段的各个国情,实事求是都做出了相应的贡献。再结合理论的同时,从实践出发、从实际出发。要求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我国共产党对抗国内斗争改革时,我国共产党擅于运用实事求是,使得理论不再是理论,而联系了当时的实际情况。由此才获得了胜利。在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共产党依然将实事求是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与时俱进的运用实事求是理论解决各种重大问题。其中,领导的作风最为扎眼,实事求是的理论思想的提出要求领导人必须提高领导能力,不谎报,不虚报等。真心实意在自己的岗位上办真事,办实事。习近平也指出领导人物应真心为人民着想,真正为人民做事。這更加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运用到实际中。

总而言之,“实事求是”作为我国思想纲领,它在每一次重大决议时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指点了许多迷途的人的迷津,使得我国少走了很多思想弯路。正是因为坚持“实事求是”,我国思想建设才得以如此丰富。从国内政权斗争,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改革开放,我国用多年时间证明了实事求是的为何如此不可或缺。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想要表达的核心意思,它是毛泽东认为的“思想救星”,他同样是邓小平想要延续下去的认为正确的指导思想。时代改革时历经风雨,见证风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仍然矗立在人们心中,屹立不倒,任尔东西南北风。我们中国几代人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事求是,是我国思想建设的基础,时我国作风建设的基础,时各项决策的基础。“实事求是”的提出使得我国在解放思想的道路上永葆活力,开拓思想,为中国更好的发展继续奠定下一个良好的开端。先放下“大我”。就“小我”而说,其实事实求是与当代大学生人生发展也有着很大的联系。实事求是运用到实际的平时情况中时,或者换一种意思来说就是脚踏实地地做事。就说而言,在我刚进大学的时候,踌躇满志,想着大一的时候一定要多拿一些证书,将能参加的考试都参加一遍,可是在实际过程中,我并没有付出相应的努力,没有做到脚踏实地,导致最后的结果与当初的想法差的很远,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我想有很多大学生也有类似的情况吧。还有的大学生对自我的人生定位不对,把自己放置于一个较高的位置。不从基础基层做起。错失自我充值的大号良机,最终一无是处找不到工作。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可能是我们从未想到过的,但是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从实际做起,相信总有会解决的办法。但是你如果老想着坐享其成,自己什么也不付出就想把什么事情都解决掉,那到最后你就会什么也收获不到。当代大学生越来越多进入艰难的山区教学生活,其实这都体现了大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我们何尝不去向这些人学习一下,即使在日常的小事中也要做到实事求是,或许我们会有很大的收获。永远要切合实际,坚持实际。我们在处理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坚持实事求是,不要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例如:市场营销,可能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会教你一些营销的技巧,可能另一方面还会提醒你销售固然重要,可是在销售的过程中不要脱离实事求是。在生活中我们何尝不需要事实求是,提高个人修养,做一个诚实的人。其实在人际交往中,实事求是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中,不能脱离事物的客观事实,要诚恳的对待身边的人。在大学,各种活动很多,我们会不断认识新的同学,不论在与谁交往,都不能脱离实事求是。

四、结语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经过初步确立、正式确立再到重新确立与发展的过程, 充分体现了它对社会的重要意义。要想使国家发展,就必须从实事求是出发,不畏惧任何困难和风险。继续使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前进。只有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继续发展实事求是。我们才能一直立于不败之地。也可以一直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继续发展和我国人民思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

[2]《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 毛泽东选集 (第1-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 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 “三严”与“三实”作风建设大家谈编写组.“三严”与“三实”作风建设大家谈[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4.

[7] 辜堪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02.

作者简介:梁丽超(1992- ),男,汉族,河北邢台人,研二在读,法学硕士,黑龙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基层党建。

猜你喜欢
实事求是中国化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关于后真相时代秉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考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实事求是”定乾坤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