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Z理论融入高校双创教育体系的探究

2019-12-25 01:12柴宗曦田苗黄志东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2期
关键词:TRIZ理论双创教育创新方法

柴宗曦 田苗 黄志东

摘 要: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双创教育已成为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TRIZ理论作为体系化的创新方法,在双创教育中具有独特优势。文章从双创教育体系的基本模式出发,探究将TRIZ理论融入双创教育全过程,分析了TRIZ理论的应用情况,提出了在双创教育体系中融入TRIZ理论的路径和方式,进一步提升双创教育质量。

关键词:TRIZ理论;创新方法;双创教育

面对全球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智能时代的重大机遇和挑战,国家出台了系列双创教育改革指导意见,意见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标志着双创教育质量已成为衡量高校高水平教育的重要指标之一。TRIZ理论,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其核心一是澄清和强调系统中存在的矛盾,完全解决矛盾,获得最终的理想解;二是成功地揭示了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原理,工程系统的演变客观趋势,不是一个随机的过程,而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1]。将TRIZ理论融入双创教育中,完善双创教育服务体系,是促进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一、TRIZ理论的应用情况

TRIZ理论在前苏联创建后,显示出独有的、强大的生命力,在苏联有500多所学校用这种独特的解决问题方法,1989年随着前苏联解体,TRIZ理论开始走向世界。1993年,TRIZ理论正式进入美国;2000年,欧洲TRIZ协会成立。1999~2004年,欧美、日、韩的TRIZ理论从专家级研究应用发展到大规模行业应用,并走向教育普及。如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康涅狄格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开设了TRIZ相关课程。

我国TRIZ理论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1985年TRIZ初次进入中国,但并未引起大家的重视。2004年,TRIZ国际认证进入中国,中国开始教育与行业应用探索。近年来,国家科技部高度重视TRIZ等创新理论方法的研究推广应用,要求在企业中开展技术创新方法的培训。2008年,全国性的技术创新方法的培训工作正式启动。随着TRIZ的进一步推广,我国少数大学和企业的一些专家学者开始引进TRIZ理论。走在前列的大学有河北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企业有亿维讯科技、中兴通讯公司及中国船舶、中国航天等制造业公司 [2]。目前与TRIZ研究相关的高校上百所,开设情况主要有以下五种:一是将TRIZ理论作为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一章来讲授;二是作为创新创业课程中的一章来讲授;三是作为公选课或限选课独立设课;四是以讲座或短期培训性质普及TRIZ理论;五是以学生社团的形式开展TRIZ理论的普及与应用[3]。

二、TRIZ理论融入双创教育体系构建

双创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为进一步提高双创教育的质量,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我们以双创人才培养为目标,以TRIZ理论的应用和实践为手段,以创意→创新→创造→创业的训练阶梯为主线,通过创新型教师和创新工程师的联合指导模式,建立TRIZ理论融入双创教育体系的培养链条(见图1所示),将TRIZ理论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中,形成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可持续发展的双创教育模式。

图1  TRIZ理论融入双创教育链条

三、TRIZ理论融入双创教育的方法

教育部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中指出: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思维培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按照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调配师资、改革教法、完善实战、因材施教,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有机融合。TRIZ作为公认的最系统的创新方法工具,在双创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和缺少的部分,融入双创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简单的叠加一门课程,而是要实现融师资、融方案、融课堂、融实践、融实战和融创业的“六融机制”。

(一)融师资

目前,双创教育在各个高校的基础水平差距不大,现有的专业教师受自身创新能力的限制,将不再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因此,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师资队伍建设成为双创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的首要任务,其方法是:一是学校要积极分批次的培养具有TRIZ思维的专业技术教师队伍,全面提升专业课程教师的创新能力和水平,推动创新思维的课程建设和课堂教育;二是引进一批具有实战经验的TRIZ创新工程师,全面引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和实战训练。

(二)融方案

在学校课程建设中,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将创新方法和知识产权保护纳入新的课程建设体系。一是积极引导创新型师资开发基于TRIZ创新思维的相关课程建设,开设不同层次的TRIZ理论课程,初级基础课程可设定为必修课,与高数、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程一样,让每一位学生都学习和了解TRIZ创新工具,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中级和高级TRIZ理论可设定为选修课或研究所学习的必修课,指导创新创业实践和实战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理念学习,有效的应用TRIZ理论实现产品的专利布局和技术规避,激发师生的創新潜意识和创新动力,进一步提升双创教育效率。

(三)融课堂

创新意识是靠教育、培养和训练激发出来的,在专业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训练,一是在讲解专业技术定理和相关案例的过程中,充分融入40个发明原理,学生在学习专业技术原理的同时学习了发明原理,间接引导学生学会应用发明原理;二是在课堂上充分应用TRIZ的核心思想,寻找专业技术的物理矛盾和技术矛盾,启发学生根据需要提出问题,并采取发散思维解决问题;三是在专业学科实验中,依据TRIZ理论的分割、抽取发明原理,把实验内容分割成细小的部分,抽取重点,结合专业学科实际,高效的完成实验操作,时刻潜意识的激发创新意识,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四)融实践

TRIZ理论融入实践训练的核心是将TRIZ理论应用于真实项目开发中,重点是在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实践项目中,充分发挥TRIZ理论中的发明原理和技术系统进化法则,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爱好自选题目进行开发,通过学习运用新技术解决一些疑难问题,让学生体现其“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4]。

(五)融实战

学校积极鼓励师生参与校企合作承接企业外包项目或承担的科技项目,运用TRIZ理论的技术系统进化法则、功能分析、因果链分析、资源分析等手段分析矛盾,通过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方案,优化项目工艺等手段,实现跨专业联合创新训练,拓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学校服务社会的水平,促进高校双创教育教育高质量发展。

(六)融创业

一是学校开发或购置双创模拟沙盘和TRIZ创新方法计算机辅助软件,为学生提供一个模拟双创的工作环境,为优质项目提供一个检验测试的场所。二是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中心等机构,鼓励师生注册公司,深入学习也研究TRIZ理论在企业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上的应用,只有技术创新及商业模式创新之间实现有机结合才能够更好地将创新转化为利润,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5],同时,也可实现市场检验创新项目成果,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水平。

现阶段,TRIZ理论融入双创教育全过程的模式还处于探究阶段,TRIZ理论融入双创教育体系是顺应了国家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的时代机遇,是双创教育快速发展的有益补充。通过分析提出了把TRIZ理论的创新思维方法融入到双创教育体系全过程的构架和方法,不仅为双创教育体系的完善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将全面推动教育改革,促进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孙永伟(美)谢尔盖·伊克万科.TRIZ打开创新之门的金钥匙[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11.

[2] 徐克庄.国内外TRIZ理论研究和应用情况[J].杭州科技,2008(4):50-56.

[3] 付敏,范德林.基于TRIZ理论的高校创新教育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7):104-106.

[4] 赵永辉.基于TRIZ理论的课程体系重构和课程内容重组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9(4):137-140.

[5] 林海涛,许骏,基于TRIZ理论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协同创新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9(4):37-42.

*通讯作者:柴宗曦(1985- ),本科,工程师,兰州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猜你喜欢
TRIZ理论双创教育创新方法
社区教育促进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从提升科学水平角度分析高校党建工作
试论森林分类经营的创新
“双化”视角下培养高职双创型护理人才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