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来华留学生对外汉语听力教学质量的思考

2019-12-25 01:12朱翠红葛晶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2期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对外汉语听力教学

朱翠红 葛晶

摘 要:随着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文中简称学院)来华留学生项目的实施,提高和保障教学质量成为当务之急。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还有很多需要解决和研究的问题,文章来华留学生听力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听力教学的现状及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提出适合有效的解决途径,提高来华留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质量,保证项目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对外汉语;听力教学

“听”是语言输入的形式,是人们进行交际的主要方式之一。听力包括接收信息和转化信息两部分,人们对语言信号进行接收、解码的过程为听力理解。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开放,大批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学院于2014年招生来华留学生,在教学中不断摸索,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的培养方案,为留学生开设了综合课、口语课、听力课和写作课,听力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基本技能,通过听力课的学习使学生基本能听懂正常语速的短文,能够理解一定范围内真实语境下交际活动和对话,听力课程学习的效果直接影响留学生对汉语的掌握,学院高度重视听力教学的教学质量。

一、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现状分析

听力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学院从来华留学生入学第一年开始,开设没周四学时的听力课。初级听力教材主要是语音方面的练习,包括辨别声韵母、声调、音节、重音、跟读等等,设置理解性练习,如听后选择答案、根据对话填空等等。但听力课程具有一定的难度,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听力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对外汉语听力教学都是教师反复地用录音来呈现课本上的内容,教学方法一般都是先看问题、按照录音一项一项地听录音、学生作答、讲解答案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传统的通过基本词、系统的语法的教学,造成留学生亲身实践少、感知性的东西少,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学,缺乏师生交流、互动,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教学效果欠佳。

(二) 缺乏真实言语环境

对外汉语教学是要培养留学生的汉语言能力,目前,听力教学课堂上留学生听到的材料,没有真实的语境,而且语速是否正常,音量是否合适,留学生感受不到。究竟听力材料出现在什么场合,留学生自己体会不到自己的角色以及和别人沟通的情况,留学生也很难产生积极、主动性,从而没有学习的信心。

二、影响听力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一)留学生掌握词汇量的大小

听力是通过听、理解、记忆、运用的过程,基本知识包括语音、语法、词汇、句子和段落等。词汇量是听力理解的基础,初级听力课堂要配合汉语综合课,加大词汇的训练,扩充相关词汇,让留学生短时间里掌握的词汇量,增强听力理解的准确率。

(二)听力教材是否适合

教材的合理运用对听力课的教学效果起关键作用,教材内容要难易适中、由简入深,语料素材生动有趣,既能达到教学大纲要求,又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三)留学生学习状态是否积极

在对外汉语学习中,留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心态是影响听力理解的重要因素,听力的学习需要积极主动的心态,需要参与意识,听时才能集中注意力。

三、提高对外汉语听力教学质量的建议

(一)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

让留学生掌握敏锐的听音、辨声调的技能,在教学内容从声母、韵母和声调基本知识入手,涉及日常生活、学习和社交等各方面,包括问候、数字、时间、购物、交通、饮食、爱好、方位、住宿、天气、服装、人物描写以及计划和安排等交际活动。以听为主,让留学生听大量的语料,题材要广泛、语言实用性强,先听懂,后会说,适当降低说的要求。随着课程的深入和留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留学生听力的也从听懂字、词、句意,到能够理解段落、概括文章大意。

(二)教师要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

听力教学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调整教学进度、攻破教学重难点。目前,听力课上使用的教材是和汉语综合课相配套的,大部分语法、生词在综合课里面已经学过,听力课上教师可以只是稍稍加以讲解,尽量留更多的时间让留学生们去思考、去练习。另外,将比较难的语法点和生词也可以让留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教师需要认真研究教学方法,课堂上,让留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可以采取训练和游戏相结合的形式,例如:听读音然后选图片,教师读描述图片的单词,学生选择对应的图片;听后复述,教师说学生重复或者一个学生说另外一个学生重复,这些方法能躲让留学生练习。对外汉语教师应该不断依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改进教学方法,一般来说,留学生在真实生活中听到的语速,比教材中的材料要快,教师可以将课堂上的语速调整得略快一些,有意识地缩小课堂书面语和真实语言之间的差异,提高听力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教师实施课堂提问艺术

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引导学生在课上积极主动地思考,一个好的老师更应该是教学的组织者,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问题调整其学习方向。及时获得学生的真实学习信息、选择好的设疑时机是相当必要的,可以在教学重点、难点处提问,也可以在留学生厌倦、困顿时提问,都能引导他们跟着教师的思路,不断地思考、发现、研究、解决问题,同时也给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对于学生的回答,应当遵循肯定为主的原则。也可以进行快速问答,使留学生的精神高度集中,努力跟着教师的节奏要求,同时也可以实现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创造力的培养。初级听力教材中有很多判断对错、选择正确答案等练习题目,教师要在留学生在练习做完后公布正确答案,更重要的是要问问他们为什么?题干及材料是什么意思,对正确答案的由来做深一步的探讨,最好让留学生自己的话来回答问题,回答的过程中引导他们思考和理解。

(四) 运用信息化辅助教学手段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将信息化教学得到广泛应用,信息化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听力教学中注重使用多媒体辅助手段,能改善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例如:多媒体集中了文字、图像、声音、影像并将其灵活运用,增加课堂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初级听力教学中,在播放听力材料前通过音频资料做些背景知识的介绍、真实语境的创造,更加有效地提高留學生的切身体验及对教材语料的理解和掌握,积极探索情境式教学、互动式教学。课件的制作也是个很关键的工作,并不是单纯、机械地将所有要教授的内容都做到PPT中,课件严格按照教学目标及大纲要求要经过思考、设计,突出难点,将教材内容进行生动地展示,辅助教师实施课堂教学。

(五)教师要深入了解留学生

不同国家、不同年龄段的来华留学生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教师要重视留学生的心理,了解他们的文化、风俗习惯,多和留学生交流,建立一种友好、信任的关系。课堂上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能把握整个课堂的节奏。帮助留学生树立信心,多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理解语言中的文化内涵,进而喜欢汉语言文化。教师要在课下了解留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教师授课时讲授教材内容的同时,找到一些难度适当、生动有趣的相关话题,或者找一些贴近留学生生活、他们比较关注的现实材料作为补充内容,调动留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加强课堂汉语实践教学

听力课程依据学院留学生项目的人才培养方案,针对教学对象的需求,充分考虑课程实用性和实效性,进行教学活动。听力课要突出课程的实践性、注重技能训练,在初级阶段,通过大量辨音以及声调练习,提高听觉器官的灵敏度和适应能力,培养留学生听的能力,为提高听力理解打下基础,通过各种有效的练习帮助来留学生听懂材料,达到顺利沟通、交流的教学目的,扩充与留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交际等方面的活动关系紧密的话题和语言要素进行教学,通过不同话题选择听力材料,帮助来华留学生掌握与本课话题相关的生词、结构、表达方式,既要进行书面语言的操练也要进行口头语的练习,培养留学生在社会交际中应用汉语的能力,在训练中除了听之外,还要多复述、多说、多读,结合口语练习,实现交际目的,使留学生在每次课结束后都有进步,都能看到自己的学习效果。

在来华留学生对外汉语教学中,听力课处于听、说、读、写的首要位置,听力水平的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上不断努力提高教学水平,探索有效方法,在实施过程中逐渐修正、完善,与其它基础课程相互配合,实现听力课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金吉华.留学生汉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基于两种汉语教学模式比较视角[J].长春大学学报,2017(07):116-119.

[2] 陈秩忻.对外汉语初级阶段听说课程的实践与反思[J].科技视界.2017(19):125-128.

[3] 沈曦,胡新.“一带一路”背景下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保障策略[J].世界教育信息,2017(22):18-22.

[4] 夏燕妮,廖锦锋,邹先琼.多种教学法在留学生汉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及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8(12):144-145.

基金項目: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XY-SK-18-10)。

猜你喜欢
来华留学生对外汉语听力教学
提高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策略研究
浅论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热身环节中中文歌曲的应用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