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2019-12-25 01:12魏艳孟琦王若男王燕萍吕凤滨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2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教学改革互联网

魏艳 孟琦 王若男 王燕萍 吕凤滨

摘 要:互联网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信息共享平台,在推动《采气工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融合分布式教学资源,利用便捷的信息化教学方法,探索了基于互联网+《采气工程》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同时对传统的课程考核与评价方式进行改革,通过建设师生互动网络平台,加强师生课后的交流与合作。实践表明,这些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采气工程》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教学改革;教学效果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体现了国家和政府最高决策层对互联网推动社会转型的高度重视,其中“互联网+”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创新教学模式刻不容缓[1-3]。本研究通过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融合分布式教学资源,利用便捷的信息化教学方法,探索了基于互联网+《采气工程》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效率的效果。

一、教学模式设计

(一)基于分布式资源的教学模式设计

在教学活动中,分布在不同地点有利于教学活动开展的资源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形式为教学服务,包括静态资源和动态资源。针对《采气工程》的课程特点,选取了此种教学模式的两种实施方式进行了研究和实践。一种是基于互联网充分利用工作现场真实工作过程开展的教学活动;一种是发挥其他高校高端人才的新技术新理论的传播作用,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在《采气工程》课堂教学中,采用腾讯QQ同步视频连线方式与华北油田山西煤层气分公司樊北作业区采气一线技师互动。采气技师在现场通过他人协助用手机端同步采气工作现场,对整个采气流程设备进行现场介绍,同学们有不懂的问题可以实时提问。此外,邀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相关课题组通过互联网方式开展非常规天然气开采远程讲座。此种模式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基于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设计

项目化教学采用分组合作,团队共创,小组汇报,答疑讨论,云班课经验值和物质奖励等方式方法。课前教师在云班课中推送有价值的资源,让同学们完成基于资源的部分学习,在课堂中,团队再针对任务集中查找资料,开展讨论和ppt制作,并进行小组展示。小组展示后,老师进行关键知识点的点拨和答疑,并对小组合作整体情况进行打分,综合权衡后,对每个小组进行经验值和物质奖励,同时对小组汇报个人也进行经验值和物质奖励。

项目化教学的开展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开始转向对知识的主动建构,相比教师控制型的“替代性”教学过程,“生成性”的教学过程所占比例更多。此外,小组合作的形式很好的培养了同学的团队精神,使得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更强。总之,这种教学模式这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基于讲授和问题的教学模式设计

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方式,讲授都是必备的教学手段。讲授的目的是通过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形成自己对知识的建构和认知,重点在思考能力培养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学会某一知识点。在《采气工程》基于讲授的教学模式设计中把具有激发思考的特质放在首位,会设置很多问题进行教学引导。同时,也注重过程性的结果导向的教学设计,在每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进行随堂测试的教学活动。这种随堂测试会有力的激发同学们上课的认真程度,提高课堂效率。

二、基于互联网的移动交互式教学软件的应用

在整个《采气工程》教学过程中,具有移动交互性的蓝墨云班课APP为教学提供了很多便利。云班课功能丰富,涵盖了资源推送、点名、课堂提问、头脑风暴、讨论答疑、随堂测试、分组任务、学情分析等多种功能。突出优点如下:

(一)考勤便捷高效。云班课签到快捷高效,可以在几秒钟完成上百人班级的签到,并可以进行病假、事假、缺勤的标注。签到可以设置手势密码,不在课堂中,很难异地签到。

(二)资源分享便捷。云班课的资源分享功能可以提供视频、word、pdf、网页链接、图片等很多形式的资源存储和分享。并且可以对学生的浏览情况进行记录和反馈,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

(三)随堂测试即时反馈结果。随堂测试几分钟完成一次测试活动,即时反馈结果,自动成绩分析。通过在web端建立题库,可满足不同情境测试需求。自动分析每位学生的成绩排名和正确率。通过随堂测试,老师可以一目了然学生哪一方面的知识还较薄弱,可以再重点讲解。

(四)头脑风暴提高学生参与程度。课堂提问有时候学生参与度低,发言人数有限,头脑风暴功能会大大提高课堂的参与度。

(五)讨论答疑有趣高效。针对每次课内容都可以开辟答疑专区,对相关内容进行答疑讨论,互相点赞激励,深化所学知识。同时,在答疑区可以沉淀出优秀的问答,称为课外学习的记录本。

(六)作業批改互动性强。采气工程几乎所有的作业都是从云班课上交,教师进行批改,对出现的问题在云班课中进行回复,学生可以随时在云班课中针对自己作业的疑惑进行咨询。

三、采气工程教学改革成效

(一)学生认可度高

通过云班课调查,同学们对采气工程的课堂教学给出了个人意见。同学们普遍认为上课形式新颖多样,创新性强,课堂幽默,能充分调动大家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二)学生学习竞争意识增强

选取开采2班班级最终经验值前7名为研究对象,选取不同时间段6次经验值累积值对经验值增长过程进行分析,第一名和第二名经验值几乎是并驾齐驱,仅仅有微小的差异,竞争异常激烈。其余五名同学,也一直表现了强劲的经验值增长势头。同学们积极上进勇争第一的学习劲头是显而易见的。

(三)注重过程考核,学生成绩较好

研究者同时负责开采1班和2班的《采气工程》的教学任务。2班采气工程实施的是教改教学,考核方式为云班课过程考核占50%,期末考试占50%;1班实施的是传统教学,考核方式为过程考核30%,期末考试占70%。从最后的考试结果来看,差异很大。2班采气工程挂科率是0%,1班的挂科人数仅为11人,挂科率仅为20%。

(四)手机服务学习的时间增加

无论是使用云班课,还是团队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都得依靠手机和互联网完成课程任务。所以,传统课堂上学生一直用手机聊天看视频的现象会较大幅度的减少,手机服务学习的时间逐渐增加。

四、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不同层次学生对教学模式认可度不一

部分同学认为问题启发式的讲授式教学更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而项目式教学在小组合作环节会浪费时间,组员参与度不够,学习效率降低。课程设计是教学活动的关键,同学们之所以对不同的教学模式有不同的喜好,除了学生个人的适应性之外,更多的应该是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有待提高。

(二)教师课堂把控能力有待提高

有些教学模式执行效果不是很理想,一方面跟教学设计有关,另一方面跟教师上课的把控能力有关。作为一名教师,课堂中要争做一名严师,严格把控每一个教学环节,严肃对待每一个学生。

(三)远程视频教学实施难度大

在课堂植入“互联网+一线”实时现场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年青教师自身一线经验匮乏的缺陷,弥补了学校在某些课程上实训基地建设的不足,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但是,年青教师可利用的一线资源有限,限制了实施效果。建议成立一线技师专家联络小组,发挥集体力量助力远程一线微课堂教学。

(四)软硬件亟需跟进

无论云班课还是远程教学,处处离不开网络和先进的教学设备,如果教室内有高速的网络覆盖和先进的教学设备辅助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五、结语

基于“互联网+《采气工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成效显著,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应该是教学实质的问题,“互联网+教学”是改革大势所趋,无论如何改革,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牢记教学本身的任务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如果过多的搞形式主义,而忽略了教学的本质,一切都是枉然。教学的本质不会变,教学手段的变化只是起到提高效率和效果的作用。“互联网+”归根结底还是一种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 王友.互联网背景下《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 广州化工,2016,14:210-211.

[2] 宦成林,余华平.“互联网+”时代的课程教学变革[J]. 內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04:71-73.

[3] 吴秋凤,徐璐.“互联网+”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改革探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06:33-35.

基金项目:本文为天津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18年度课题“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服务教学的探究与实践”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XVⅢ4015)。

作者简介:魏艳(1988- ),女,山东滕州人,石油工程系石油工程专业教师,讲师,研究方向:石油工程方向相关的技术和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教学改革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