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机要保密工作的思考

2019-12-25 01:12李璐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2期
关键词:保密高校管理

李璐

摘 要:高校机要保密工作是国家保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高校机要保密工作,是适应新时期机要保密形势的要求,也是提升高校管理水平的需要。文章希望通过对高校机要保密工作重要性及问题短板分析,来尝试提出加强和改进相关工作的可行性举措,从而使增强做好保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提高高校机要保密工作水平。

关键词:高校;机要;保密;管理

高校机要保密工作是国家保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学校的安全稳定发展,加强和改进高校机要保密工作,既是适应新时期机要保密形势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提升高校管理水平的客观需要。

一、居安思危,切实提高保密工作认识

保密工作历来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毛主席曾指出“必须十分注意保守秘密,九分半不行,九分九也不行,非十分不可。”做好保密工作,不仅直接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而且有利于积极促进各方面事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做好保密工作是党纪和法律的明确要求。保密工作伴随着党的建立而产生,并且卓有成效地保障了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不断取得胜利。在党的历史上,从“永不消逝的电波”到“两弹一星”元勋,无数先烈英模用鲜血和生命浇筑了保密工作的钢铁长城。党章要求党员应当严格履行保守党和国家秘密的义务,《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也对党员保密工作有明确规定,说明保密是党员的基本义务和政治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保密工作,要求克服麻痹思想,加强保密教育,严格保密纪律,完善保密措施并认真抓好落实,确保保密工作万无一失。可见,在当前从严治党和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下,要从讲政治、顾大局和强化“四个意识”的高度,进一步提高认识,树立保密就是保政治、保大局、保安全、保稳定的理念。

(二)做好保密工作是适应新形势的必然要求。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剧,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弱化的政治图谋和战略需求没有变,甚至更加强烈,窃密领域进一步扩展,保密防范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迅速发展,泄密渠道日益增多,窃密手段向“超微型、易操作、善隐蔽”方向发展,保密防范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回顾以往失泄密案件,很多是发生在基层单位和一些不起眼的地方,给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造成了危害,引发的后果不小,须引以为戒。高校是基层单位,基层是保密工作的基础和末梢,“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机要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增强做好保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准确定位学校的保密工作,提高保密工作水平。

(三)做好保密工作是单位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首先,保密工作体现了单位人员管理水平。一个单位若在保密上经常出问题,至少说明这个单位的内部纪律松懈、管理不严、作风不实。其次,保密工作体现了单位对信息的管控水平。严格对涉密文件资料、计算机系统等信息载体的保密管理,一方面可以有效保护国家秘密信息安全,防止泄密问题发生;另一方面,可以严格公文运转程序,提高公文运转效率,便利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明显地改进和提高效能。第三,懂不懂保密、会不会保密、能不能抓保密,直接体现了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感、政治敏锐性进和领导力、执行力以及风险管理能力,这已成为衡量领导干部能力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查摆问题,找准补齐保密工作短板

综合来看,当前高校保密工作还存在着一定不容忽视的隐患。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目前高校师生员工包括有的领导干部保密思想麻痹、保密意识淡薄,对保密工作存在一些错误认识,有的认为现在科技如此发达,设备如此先进,网络运用如此广泛,已经“有密难保”。有的认为高校既不涉及军工,又不是保密行政单位,既使有涉密的内容也仅局限在某几个部门,保密工作是保密部门的事,是涉密人员的事,存在与己无关、“无密可保”的思想。有的干部职工对信息化条件下的保密常识和技能不懂、不知、不会,对保密违规行为不怕、不在乎,以至于存在泄密的隐患。

(二)是保密制度不到位。目前,多数高校都已制定了保密规章制度,但对照要求来看,此类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制度的更新换代速度滞后,操作性较差。同时,在制度的执行中也存在不到位现象,比如,在一些秘密文件的传达学习过程中,有的同志保密意识非常淡薄,存在违规摘抄、翻印、拍照、传递的现象,从而导致有文件失控的风险隐患。

(三)是监督管理不到位。主要是涉密管理教育不到位,涉密人员管理不到位,没有严格落实定岗、定密、在岗教育、离岗脱密管理等措施。涉密文件管理还存在一定的漏洞。计算机和网络防护薄弱,存在泄密隐患。

“保密工作无小事”,上述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就可能出大问题。目前,全国上下都在查短板、补短板,高校作为国家高校是国家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科研资源的集聚地、创新发展的孵化地,机要保密工作的不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努力消除隐患,为高校科学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三、把握重点,切实推进保密任务落实

近年来,自上而下对保密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日益加强,高校面临的保密工作责任也与日俱增。升本以来,学校被列为省委发文单位,涉密文件数量逐年增加,与此同时带来的保密管理责任也极大地增加。保密工作要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与时俱进,把握工作重点,抓好关键环节,确保党和国家重要秘密不泄露。要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管理工作。

(一)是以制度建设为保证,积极推进依法治密工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高校机要保密工作要以制度为保证,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把机要保密工作列入部门考核和领导干部考核當中,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认真按照中办、国办下发的《手机使用保密管理规定(试行)》要求,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手机、涉密电脑、移动存储介质以及复印、打印、传真等设备使用的保密管理。要严格执行秘密载体保存与销毁制度,在做好纸质涉密文件管理的同时,重点加强U盘、硬盘、光盘等各类非纸质涉密载体使用、保管、销毁的管理。同时,要研究制定泄密事件报告和查处制度,形成管理的闭环。

(二)是突出抓好涉密人员的管理。一要严格涉密人员审查,要严格按照《保密法》和《涉密人员管理制度》要求,明确机要人员工作职责,签订保密责任书。二要加强对机要人员的宣传教育。要不定期组织机要人员培训,在培训教材选择方面,既要重视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也要根据时代特点,与时俱进加强对计算机、互联网、涉外关系等相关内容的学习,切实增强机要人员保密意识和保密本领。三要加强对机要人员监督管理。要将年度考核和不定期抽查结合起来,转变重任务布置轻监督检查的工作现状,有效加强对机要人员监督管理。

(三)是突出抓好关键部位和关键环节的管理。关键部位和关键环节是保密的重点,保密工作能否做好,能否确保不出问题,主要看这些地方的工作做的好不好,能不能不出问题。要按照《中央辦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管理的规定》,对要害部门进行严格管理,对涉密公文的流转、存档、销毁实行全方位管理,确保关键环节不泄密。

(四)是突出抓好网络信息安全的管理。网络泄密问题已成为保密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把保密工作作为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一环,严格上网信息严格保密审查制度,加大对互联网泄密和涉密信息上网的检查力度。将开展网络保密安全专项自查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四、强化责任,努力为保密工作提供保障

(一)是强化责任落实。《中共中央保密委员会关于党政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的规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对保密工作领导责任制有明确的要求,高校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树立保密意识,落实保密责任,切实把保密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强化设施投入。要加大对保密工作的投入,争取设立机要保密工作专项经费,确保对保密要害部门、部位配备必要的条件设备予以保障,必要的经费保证落实,不断提高保密工作的水平。

(三)是强化队伍建设。要切实加强保密机构队伍建设,抓好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业务培训,准确把握新形势下保密工作特点和规律,着力提高协调服务、综合防范、科学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

综上,高校机要保密工作是一项政治性、保密性、专业性、时效性很强的业务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作为高校,要进一步统一思想,不断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努力提高保密工作水平,为维护国家安全和推动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云雷,沈芳.新时期高校保密工作问题及其对策浅析[J].办公室业务,2014(21):239-240.

[2]邹建辉.探析高校办公室如何加强机要工作[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09):76+79.

[3] 康占芯.信息化条件下科研单位的保密管理问题研究[J].河南科技,2016(17):36-37.

猜你喜欢
保密高校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多措并举筑牢安全保密防线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征稿函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论中国共产党的保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