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人格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2019-12-25 01:12张增明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2期
关键词:思想教育中职学生核心

摘 要:思想一直与教育紧密相连,或者说教育就是思想的教育。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独立个性,其中最重要的就要养成独立的人格。可以说具有独立的优秀人格是人格教育最重要表现,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确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地位。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如果在逐渐脱离家长关照和教师庇佑的这个大环境下,形成独立的人格,并且合理地发展自我,形成自律且优秀的人格品质,才可以在日益环境和人际关系复杂的大环境中谋得一席之地。而发展独立、优秀的人格教育,会更好地完善自我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会让学生们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只有让学生接受明确的人格教育,明确自身的人格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才可以让他们在日后的无论是学业发展还是日后的能力培养上具有自我独到的特点和优势。

关键词:思想教育;人格品质;中职学生;核心

中职学生作为初中毕业后因为无缘高中学习被分出的人群,具有很明显的个性特点和生活作息特点。他们普遍个性较为内向,性格比正常高中生较为乖张,且他们对待老师家长具有很强烈的叛逆心理和抗拒心理,在学习生活中,对待老师和家长的态度较差。而这些形成的原因是源自他们的较差的自律性,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态度和作息习惯,让他们无法在初中的生活环境中具有较强的优势,进而学习也没有跟上学校的步骤,时间一长就导致他们抗拒学校的生活,进而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他们的内心敏感,且对待外物刺激具有很强的抵触和反抗心理,在中职学校里,将这样的被分流出的学生聚集在一起,是较难管理的,他们已经形成了自我的初步意识,并且中职学生长期以来的懒散态度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消极怠慢的态度都会间接地影响到其他的学生,长期的融汇让他们之间是老师无法涉足的,并且他们还会形成集体排斥老师的态度。

魏书生认为,每个人都是存在着个体差异的,并且我们应该尊重这种差异,并且对他们普及必须的教育。因为他们的一些特质不应该成为他们被嫌弃的原因,并且他们仍处于需要接受教育的年龄段,是有希望改变其作息和心理态度的。让他们回归正常孩子的心理,拥有良好的作息和人生态度,并且带来更好的未来前景。这些都是教育可以带来的。

一、人格与人格教育的定义

人格是一个外来词,最早是出现在古代的希腊和罗马,它指代的是人们所戴的面具,时间一长就发展成为了现在的含义。现当今社会认为,人格是社会化的结果,是一种由外在特质个性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特征,这种特征与人的成长环境和后天习性的养成也是密不可分的,并且它同时与自身的文化素养相关,是一种个性化和共性化共存的标着,也是一种双方面和谐的统一。它不仅与个性挂钩,甚至还与民族因素相关联,所以说一个民族的个性普遍都有相似之处。

人格教育是把握住受教育者的心理和认知素养,把种种因素的综合指标提上来,让受教育者可以更好地适应这个外在的大环境,同时让他的内部心理环境可以更好地适应各种外在的人际交流和人文因素。总的來说,它可以分为几个方面。首先就是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就是日常的礼仪教育,这与每日的教导密不可分,并且同时也包含了从小生活环境的影响,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就是日常的健康生活方式的引导,它包括了人生观和健康的价值观的形成,在食物的取用和日常作息方面是最能得到体现的,如果孩子无节制地谋取某种东西,那么必定是这个方面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第三就是心理素质的培养。众所周知的是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直接影响一个孩子的未来发展,它(心理素质)是一种综合因素,它关系到教育的层层方面,并且指导孩子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甚至包括毅力,受挫折能力和抗打击能力等等因素,它也是从小贯穿在生活中,并且需要由家长和教师协作来帮助其形成的。在现当代的教育界,普遍认为,并不是一味的顺从、忍让就是好的,并且要有自己的观点,要做自己。最后,需要有合理地与人交往的能力,和谐地和人相处,善于与人沟通、妥协和合作,在人际交往中谋取共同的利益,并且达成共同的目标,合理地养成成年人的思维和成熟的思想意识,才是具有真正的人格素养的成熟表现。

二、人格教育的内涵和重要性

人格教育是一项综合的因材施教的综合性教育,它有确定的内容和目标,并且让教育渗透到了学生生活中的各个层面和角落,是一种融汇性的综合性教育。而它的实质,就是让学校在各方面各部门的人才选拔和技能培训中将每个方面都融入人格教育的内容成分。这需要将人格素养安排在教育之中,并且强化人格教育的重要性,增强教育人格的塑造力和可塑性,让学生和家长相信这种教育模式,并且支持这种教学模式。同时,中职教师把人格教育融入总体教学规划,统一安排并且将思想政治工作也作为其中的一项教学指标和教学要求,并严格实施。在现当代的教学过程中,有许多的干扰因素。在改革开放发展至今,许多低速恶趣味的文化伴随着进入了校园,它们给校园带来了种种不良的风气,并且学校的单纯环境滋养着这些风气的滋长,让学生在行为取向不明确的时候就干扰其行为准则,并且使其思想和行为陷入冲突和矛盾之中,这种意识失衡和人格‘变态的做法会让学生们的价值取向混乱,同时与教师所教授的思想价值相违背,这是极为不利于学生未来发展的。他们可能会发展成为‘垮掉的一代,并且在不良作风的影响下,作出一些极端的事情。

教育是灵魂的工程,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是对学生的人格和心理重塑的过程。而中职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要让学生的不良作息和心理得到升华和改善,是他们的内外都达到平衡,并且完善其心理素质和心理认同,让他们具有正常的成熟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思维,对美丽的东西懂得取舍和珍惜,而不是一味地索取。而加强中职学生的人格教育,就是要让他们从内在的发展的需要,达成共同的和谐的内外联系,从自主自律性不强的当下,性格孤僻叛逆等等的脆弱表现达到成熟、稳定和平和的状态,让他们在学生专业素养能力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状态,而这对于他们的整个人生来说都是极为具有积极意义的。在中职阶段,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已然具有成年人的特征,而他们的心理还属于冲动和不稳定不成熟的阶段,在这种意识特征下,轻微的激怒和言行举止就会让他们产生冲动的想法,导致无法避免的事故甚至是事件。所以要对中职学生进行人格素质教育的意义是明显而必要的。

从国家发展的需要来看,中职学生的人格教育的价值,可以推动整个国家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所在,它具有巨大的动力和强大的作用效果。我国是人口大国和文明古国,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良好的美德和文化,同时这些良好的美德是可以在中职学生的身上发扬光大的,他们是祖国发展的未来,只要有心有毅力改变自我,是可以改变人格素养,发展成为一个新的优秀的未来继承人的,由此可见中职教育是多么的必要和重要,并且祖国的发展战略是深远而且积极的。

三、中职学生的人格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中职学生的人格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并且也是整个思想建设和健全人格发展的考量和核心。它让思想教育发展,并且让人格教育找到了教育的归宿。教育的本质就是发展人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让人格成熟且富有责任感,可以承担其日后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且培养正确的积极的人格教育,在某些方面是全面构建道德品质,让道与德共同交织在一起,编织出美丽的道德意识,为和谐社会谋划发展。健康而完备的心理素养和人格是科学价值观的建立基础,价值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评价和偏向的核心,它可以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内心选择的倾向,而让道和德来掌舵,是和谐社会的主要要求之一,这也就意味着让道德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纳入教学指标中,让学生具有良好成熟的价值观和参考点,不同于往日的中职生,让他们在未来的发展途径中具有更好的起点和期待。

良性的人格是形成良好的成熟人格的必要前提,并且是三观的调测器,它在对人生价值和目的理想等等因素中起到了指导的目的,把良好的内在转化为人生观,同时让这种稳定的内化人生观来指引外在的行为规范,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视所要求的。在整个环境中,具有良好的人格观念,可以间接地影响别人,同时在道德倾向中对其他人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着就表明了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构建和谐的环境因素的重要性。

教育是以人为本的一项工程,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它的核心内容,贯穿始终,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就是要让人的因素在其中起到引领作用,挖掘学生的潜力,在教学过程中求同存异,并且建立自由而全面的人文发展的特殊意识,是构建人格教育存在的意义所在。这需要在培养学生专业优先化的同时让学生们达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和内心的认同,正如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所说的,完善人格就是教育,这也是为什么人格教育是中职教学中独到且占据一定地位的教学方法和案例了。

四、结语

把握人格教育,把握思想政治理念,让教育不再复杂,让中职学生也可以具有光明且美好的未来规划和未来职业期待,让他们在人格教育的今天,同样可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養和内在素质,并且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谋得良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刘雨婷.要重视人格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5,12(31):135-137.

[2] 吴刚平.教学思想和人格教育[J].教育研究,2017,15(42):175-179.

作者简介:张增明(1968- ),男,重庆人,汉族,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学生人格教育。

猜你喜欢
思想教育中职学生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