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二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状况调查浅析

2019-12-25 01:12李靖杨佳洁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2期
关键词:旷课学业思想

李靖 杨佳洁

摘 要:大二学生在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座谈了解大二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状况并提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合理引导学业生涯规划、发挥学生党员干部带头模范作用和加强家校共育四个方面指导对策,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二学生;思想学习生活

一、研究背景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了解学生、爱护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的大背景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精神,了解现阶段高校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的现状并提出指导对策,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意义。

二、调查基本情况

本文通过网上问卷调查和走访座谈的方法,对大连某高校200名大二的学生进行调查,男生占59%,女生占41%,其中问卷发送130人,全部回收,有效率100%;走访座谈70人。调查问卷中的问题主要包括学习、生活和身心等方面内容,走访座谈主要是政治思想和三观等方面内容。

三、大二学生思想学习生活调查结果分析

(一)政治思想调查结果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开放和进步,现如今大学生价值观呈多元性特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分配方式、多种生活方式并存,形成多种价值导向。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再因当代大学生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特性,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71%的学生注重个人内心的追求,这是95后大学生最突出的特点,同时大部分学生也透露出对社会生活更多的宽容和理解,注重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提升社会价值。通过访谈也了解到部分学生价值观存在一些问题,过于追求自我,思想不成熟,缺乏独立能力,不能协调好学习和生活、同学和老师等各方面的关系,导致休退学等现象。

当前大多数大二学生政治思想是积极向上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对党和国家满意,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热点,道德品质水平较高,都能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基本道德规范,能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做人做事诚信友善。同时个别学生存在政治思想消极,沉迷网络,逐渐迷失自我,学习基础较差,经常旷课,不能及时调整消极思想,导致恶性循环。

(二)学习生活调查结果分析

学习生活是大学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而端正的学习态度和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形成良好学习风气的前提。从是否满意现在的专业来看,“满意”相对较多,比例为67.1%,因为有超过70%的学生选择所学专业为“兴趣所在”(如下图所示)。

从大二学生的上课状态怎样上看,大二学生有56.1%的人目前的上课状态是专业课认真,公共课不上心。这些想法的原因是他们对于专业课有较大的兴趣然而对于公共课不够重视,对公共课的学习满意度不够。

在学习生活中能够清楚了解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办法,会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由于大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适应了大学的学习环境,知道并掌握学校课程安排的规律,开始出现旷课现象,从对旷课的态度是什么的调查中,有58.5%的人认为旷课是不对的,从怎样可以减少大学生旷课来讲调查中,“老师改善原有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去上课”占比最高为56.1%,从调查如何提高学习满意度的问题上,30.5%的学生认为老师要多关心学生,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来提高学习的满意度。对旷课问题的处理,来提高学习满意度,学生能清晰认识到不但需要自己的努力,而且需要老师改进教师模式,增加课堂兴趣,从而增强学习风气。

(三)生活与身心调查结果分析

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是衡量一个国家强弱的重要指标。而大学生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重点,其身心健康不容忽视。大学生的生活态度、处理人际关系、管理时间的能力在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调查显示从大一到大二,大学生活态度是否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来看,有54.9%学生会选择“一直都很积极,更注重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只有7.3%的同学反映一直很消极。

从大一到大二,人际交往有变化情况来看, “朋友圈变大”相对较多,比例为51.2%,以及朋友圈不变的比例是31.7%。从和大一相比,认为自己更会有效支配自己的时间结果来看,有超过4成的为“是的,我会时间管理方法”,另外我有方法,但是還是不能有效管理自己的时间的比例是46.3%。进入大二生活,大部分学生生活态度积极上进,生活圈子保持稳定,小部分学生生活态度消极,主要原因是不适应大学生活方式,方向感迷失,内心脆弱等.

四、教育对策

通过对大二学生的思想、学习、身心生活等方面调查结果分析,大多数学生在以上各个方面表现是值得肯定的,他们能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发挥自身的优势,健康地成长成才,同时也存在不足,为了更好的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立德树人的要求,更好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对策。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多元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理想信念对高校大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大二时期,此阶段是大学生形成理想信念的关键时期。坚持马克思理论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把个人理想融入到社会理想中,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融合。

(二)合理引导学业生涯规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尤其大二学生在寻找自己的人生方向的时候,合理的大学学习生活规划对人生发展意义非凡。首先,根据自身的性格、兴趣、理想、家庭、社会发展等方面进行自我定位,然后确定职业方向和学业目标,分阶段去执行,最后每完成目标,对结果进行评估和调整。在梳理好学业生涯规划思路基础上,选择个体辅导和群体辅导两种方式对学生学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合理的学业生涯规划,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迷茫、动力不足、不良学习习惯等问题。

(三)发挥学生党员干部带头模范作用

在国家快速发展中,改革先锋、时代楷模、大国工匠等各行各业带头人起着先锋模范作用,同样,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在学校能够管理班级、组织活动、引领思想、传递文明、带头学习,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作为大二学生党员干部,经过大一一年的锻炼,已经掌握作为班干的工作模式,但更重要的是要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在思想上是引领者、学习上是榜样、工作上是楷模、生活上是典范,帮助一个特殊学生(学困生、问题生、经困生),带好一个寝室,做好一项工作。让学生党员干部影响身边的每一位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生活氛围。

(四)加强家校共育合力

家校共育是通过老师和家长的沟通交流,掌握学生在家和在校的学习生活状态,学校教师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家长参与学校学生教育管理,优化学校教育管理环境,配合家长全方面教育管理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学校老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家访、电话、微信等方式进行对话,家长把自己的家庭情况、教育理念、学生成长历程、性格爱好、生活习惯和身心状况等方面分享给老师,让老师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学生,同时,老师将学生在校的表现告知家长,实现家校共同教育,为学生成长成才发挥作用。

作者简介:李靖(1988- ),男,内蒙古通辽人,硕士,助教,大连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杨佳洁(1999- ),女,河南平顶山人,本科,大连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旷课学业思想
对社会失望,新西兰学生频频旷课
艰苦的学业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大学生旷课行为及原因的调查分析
大学生旷课现象多因素分析
——以重庆理工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