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高校青年团员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究

2019-12-25 01:12潘崇帅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2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

潘崇帅

摘 要: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兴起,对共青团工作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运用广泛的信息平台向广大团员青年群体传输正面积极信息,弘扬正能量,同时又充斥着大量的负面信息,污染着团员青年的思想观念,青年团员是共青团的骨干力量,把新媒体作为青年团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探索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途径和新方法,引导和帮助青年团员更好的成长,不断扩大共青团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关键词:新媒体;青年团员;思想政治教育

一、新媒体对于高校青年团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

(一)网络新媒体发展的优势

网络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用网络新媒体的门槛日益降低,使用方式日益便捷,传统式的大众媒体都是单向式传播,但新媒体则突破了单向式传播, 增强了信息发布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交流互动,互联网新媒体以其新兴技术新兴,特别是“互联网+”快速发展,随时可以与任意用户建立网络连接,达到共享网络信息资源交流的目的,实现网民之间跨越时空的交流与沟通。互联网的个性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互联网新媒体自身硬件与软件的“个性化”。另一方面,互联网新媒体根据用户的需要,可以随时发布不同的信息内容,甚至可以根据特定的群体和特定的用户需求,实现定制服务,满足个性需要。[1]

(二)新媒体对高校青年团员引领的机遇

新媒体时代是信息资源、信息传播进入网络媒体时代多元化的一个体现,不仅强化了青年团员作为传播个体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受众主题自我选择的空间,媒体是青年团员之间、青年团员与组织之间有效交流的平台,学生对媒体信息的接收、传播的活跃度极高,社交网络服务、QQ、微信、微博等传播手段,应用特别广泛,信息的传递不受时空的限制,就这方面来说,新媒体对于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是一个机遇。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可以增强共青团员的兴趣与积极性,也让我们的思想引领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且,如果我们大力推广微博、微信,可以使同学之间、好友之间等实现及时有效地沟通和交流,增强互动性,极大地拉近了广大团员之间的距离,提高了有效性,同时也使团员们不再是以一个永远的接受者的身份对待各种思想。他们有更为广阔的平台来发表自己的言论,加强团员与老师的互动,让我们老师也能更加了解同学们的想法,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思想引领活动,提高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群众参与性。这样在无形之中,他们便能时刻与共青团保持联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改变了大家原有的学习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家的思想和观念,长此以往,共青团的思想引领工作便会简单化。

二、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新媒体对学生的影响

随着信息化社会建设的逐步推进,新媒体传播方式的普及,學生之间直接交流少了,如今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新媒体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此背景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受众点发生了改变,共青团工作也面对着新的挑战,网络信息的零散、片面和矛盾,一时让广大学生难以一下子明辨是非,时学生沉迷于虚拟的自我满足感和成就感中,最终产生心理危机、人格障碍等心理问题,这种形势对高校共青团的思想引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

(二)学生对共青团工作的需求不断提高

学生在学校学习或者参与活动时,对学校的生活、学习条件的需求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会考虑共青团组织的各类工作对其自身能力的提升和未来发展是否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学生对共青团工作的需求不断提高,共青团工作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三、新媒体下高校青年团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和改变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利用新媒体技术

充分利用网络,构建团员意识教育工作网站,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同时,建立一支以共青团干部为主的高素质思政网络引导队伍,在团支部QQ群、微信、大学生论坛、新浪微博等网络阵地开展团员意识教育与引导工作,教育和引导学生坚定政治理想信念和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传统节假日及重大活动,加强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失时机地将团员意识教育融入精彩纷呈的学生活动,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搭建平台。此外,通过组织团员青年广泛开展“学雷锋”、“暑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强化团员的先进性意识,增强团员的光荣感和自豪感,努力把广大团员培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实践者。

(二)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加强团员队伍建设、提升团员素质是增强团组织凝聚力的基础。首先,要着眼与实际,对团员进行文明意识的教育,帮助团员全面认识党的基本路线,掌握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承担起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和义务。[2]其次,要开展适合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文化娱乐等的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多方位提升团员整体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再次,要发挥优秀团员的模范作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梳理优秀团员意识,做一名合格的共青团员,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最后,要注重对教育效果的强化,建立联动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扩大团员与团委活动的时空领域并提高参与频率,从而达到增强团员思想进步性的作用。

(三)高校共青团自身建设

辅导员和专职团干作为开展团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应将自身建设作为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工作过程中应该摆正心态,克服浮躁和功利的心理,准确定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必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通过不断地学习武装自己,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和追求,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时代发展。重视共青团的工作,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在工作上切忌投机取巧和敷衍了事,要认真完成工作,要注重工作的实效。[3]

(四)建立网络交互平台,引导思想转变

为进一步探究运用新媒体开展青年学生思想引领的方式方法,加强和创新高校共青团基层建设和基层工作,推动团组织现实网络化。共青团应积极参考、借鉴团中央、全国试点高校团资质微博的建设禁言,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明确的工作思路,制定具有可操作性强、方便易行的全院基层团资质微博体系的建设方案。共青团思想建设主要采取的是教育和管理的方式,之后再实践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逐渐的完成向思想引导方向的转变。这种思想建设方法和理念的改变,不仅对青年群体的参与、评价予以高度的重视,同时也为共青团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多更为灵活多变的工作方式,最大限度发挥了思想引领的作用以及青年团员的自我能动性。

(五)高校共青团在青年团员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作用

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在国家政治层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大当代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加深青年对共青团组织的认同和理解,才能在思想引领的过程中,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与大学生群体紧密的融合在一起,最终为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社会生活的个体化,将会导致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出现偏差的现象,而这种偏差将会对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产生严重的影响。高校共青团必须肩负起引领大学生形成爱国守法、团结友善、敬业奉献等各方面的基本道德规范。而这也是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开展所追求的目标。高校共青团在引领大学生重新塑造自身道德品行的同时也最大限度的将隐藏在青年群体中的道德负能量消除掉,根据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实际要求,将大学生内心的优秀品质充分的激发出来,为我国传统民族美德的继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六)加强新媒体建设实施

高校团员思想教育工作的完善,必须在新媒体建设工作上要加强,能够从校园的文化环境优化的角度出发,对高校的网络新阵地进行占取,这就是比较有利于团员思想教育工作的进一步优化。从具体工作实施方法上,要充分注重思想导向的引导以及对文化內容的科学化选择,再就是要注重对新媒体网络文化建设的作用充分化发挥。在这些层面得到了加强,才能有助于团员思想教育工作的良好实施。

四、结语

在新媒体“大爆炸”时代,高校共青团面对着社会发展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引领青年团员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形式,让青年团员能够普遍接受工作方法,才能从根本上引领广大青年团员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素养。要通过理论学习平台、素质拓展平台,有机融入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夯实学生的政治理论基础,真正全方位提升综合素质,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品学兼优的精英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宇晗,樊春光,金敬涛.论网络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1):157-158.

[2] 刘长溥,吴济龙,刘百奥.新媒体时代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机制创新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5):27-31.

[3] 邓果果.高校团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常态[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7):87-88.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