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视域下“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实践发展路径探究

2019-12-25 01:12陈菡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2期
关键词:创新与实践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在这一新时代背景中,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大步迈进,“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主动适应这一时代形势与工作要求的变化,积极探索新时代视域下“互联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与实践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与新举措。

关键词:新时代;互联网+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与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要精心培养和组织一支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队伍,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做到个人。这是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在这一新时代背景中,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大步迈进,“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当代大学生作为“数字原住民”,网络学习生活已成为他们的常态。“互联网+”时代,谁掌握了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谁就掌握了青年。这一变化,既给我们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问题、新挑战,也为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条件。

一、新时代视域下“互联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实践发展的必要性

(一)适应全球网络化与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抓住机遇、超前布局,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总体部署和战略设计”。

(二)实施依法治校和创建“平安校园”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5年9月22日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书面采访时就曾提到:“互联网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把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具有高度全球化的特性。但是,这块“新疆域”不是“法外之地”,同样要讲法治,同样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大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对信息的获取、分享和利用意识比较强,这也对依法治校和创建“平安校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和素质能力的需要

大学生网络生活和现实生活存在巨大的差异性,正是这种差异性导致各种不健康的网络文化潜滋暗长,对数字化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对学生思想引导的复杂性增強。我们要分别对学生在现实生活和网络生活两个不同环境下的思想表现进行引导,也要对二者的差异性、变化性、反复性等表现进行原因分析和针对性引导。这就迫切需要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全面发展,增强教育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提高对数据信息的敏感性。

二、新时代视域下“互联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权威性被弱化

在“互联网+”背景下,教育主体的权威性被弱化。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再拥有权威的信息优势,思想政治工作话语的权威性受到了重大冲击。大学生对网络技术的熟练程度往往超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水平,大学生还可获取非常广泛的数据,从而保持了相对宽广的知识面。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正确性被冲击

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通过手机就可以自由地发表或接收到各种观点。对于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尚未成熟的大学生来说,很容易受到网络上不良言论的影响,削弱思想教育的效果,对思想教育工作者传达的教育观点的正确性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冲击。

(三)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效性被质疑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事关党的前途命运, 事关国家长治久安, 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然而,网络上却时常出现一些极端的错误观点。部分网民从个人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狭隘的解读,不仅歪曲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而且还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在互联网思维的牵引下,需要深入推进自媒体、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合创新,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效率和实效性,增强学生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新时代视域下“互联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创新与实践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建设学生喜爱的校园APP

当前许多高校普遍以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来加大对学校的宣传。但学生一般只会将其作为一个浏览校园新闻的一个通道,并不会对其产生较大的吸引力。这就需要我们在“互联网+”背景下,利用强大的网络平台,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将思政教育渗透进学生生活中。解决手机与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多元主体评价的结合问题。积极开展富有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的校园APP建设,投入精力研发和使用系列 APP 项目,方便大学生随时掌握最新学习资源及相关资讯。坚持科学导向,采用多元化形式的活动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时代特色和相关要求,不断更新APP内容,增添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可以围绕思政教学信息资源进行传播,将大量优质教学课程、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并以视频及动漫形式展现在网络上供学生学习。这些形式新颖、内容生动的教学实践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突破原有教学方法的局限性,使用不再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调动起大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热情。教师也可及时掌握学生动态并对疑问进行解答,既节省时间又提高效率。

(二)培育网络骨干队伍及名师

教师队伍是思政教育方法创新实践的主导者,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理解并运用“互联网+”思维的能力事关教育方法创新的质量和效果。在“互联网+”平台下,给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去接触、了解学生和读懂学生。不断地培育一批网络骨干教师队伍和名师队伍,是贯穿于思政教育工作者工作的一条主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要把握时代机遇,打破以往的思维定势,积极主动地学习并掌握网络技术,利用网络平台提供的便利条件充实自身的知识储备。在现有的工作思维和模式的基础上,融入网络的元素,借助最新的发展成果与创新思维,打破原有思维定式。可以构建和培育具有权威性的学校新闻发言人、网络信息通讯员、网络文化宣传员、网络舆情研究员、网络意见领袖、网络文明志愿者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共同体。

(三)提升学生网络技能和素养

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主体需求,以他们合理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要求和建议作为开展工作关注的焦点和重点,利用网络积极探索、不断尝试不同的工作方法,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可以通过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文化创意工作室、电子月报期刊等形式,扩充思想政治教育的网路空间。当学生真正的能够参与并融入其中,他们的行为就会更加贴近教育所要求的目标,增强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意识和观念,提高对知识学习的热情及创造力,实现从依靠教师进行学习到利用网络运用多种学习方法的转变,这就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对大学生的整体能力和素质有了极大地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谈到,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 一代。我们面临的新时代,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关键时代。对广大青年来说,这是最大的人生际遇,也是最大的人生考验。广大青年要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新时代青年要乘新时代春风,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我们的奋斗中梦想成真!

参考文献

[1] 陈秋玮.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问题探讨[J].智库时代,2019 (3) :166-167.

[2] 胡晓娟.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7 (2) :90-93.

[3] 冯淑萍.“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17 (8) :113.

[4] 赵庆寺.“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化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 (4) :69-70.

作者简介:陈菡,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创新与实践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好习惯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