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2019-12-25 01:12王伟亚王新超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2期
关键词:习近平思政特色

王伟亚 王新超

摘 要:高校承担着培养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落实高校大学生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文章从创新方法推进“三进”工作、课程思政形成协同效应、资源整合构建“三位一体”模式和发挥思政课教师引领作用四个角度,探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高校承担着培养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力的回答了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校要牢牢的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一、立足学情、创新方法,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为开展课题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旨在探究山东省内高校大学生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态度。针对山东省内在校大学生,于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滨州职业学院、山东体育学院、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济南大学、青岛大学和青岛求实职业学院9所大学发放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517份。

从上述调查结果分析看,高校大学生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了解上和对思政课的评价上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概括问题如下:

(一)思政课依然存在着以下问题:第一,与学生思想发展需求实际联系不够紧密;第二,内容单调枯燥,教学方法单一;第三,理论空洞抽象,很少与实际相结合;第四,没有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促进作用。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应当拓展,学生对讲座和报告评价较高,大学生更倾向视频教学、微电影教学、网络学习等创新性教学方式。

(三)高校大学生有理论提高的需求,大学生的入党积极性极高,应当利用好大学生的积极性,做好党性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养。

1.创新教学方法,做到内化于心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运用新媒体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高校在思政课程理论教学中,对于先进的教学方法有待完善。 SPOC教学模式,把校园课堂教学与在线教育形式的有机融合,课前学习网上教学资源,课堂进行合作探讨、课后进行网上自由学习,提升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入自媒体时代后,思想政治理论课微博LCD教学模式,利用微博LCD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的与学生达成互动,掌握学情。MOOC教学模式,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慕课是以连通主义理论和网络化学习的开放教育学为基础的,慕课的形式也是便于学生进行思政课学习的有效形式。

2.加强实践教学,做到外化于行

学生通过思政课堂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核心要义、形成逻辑、核心内涵,特别是“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掌握理论的精神实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的探索新方法和新路径。高校定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讲座或论坛,聘请专家讲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运用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文化,塑造民族精神,做到理论与实践合一。

3.强党性教育,提升政治站位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指出:高校党组织必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同时规定“大学生党的支部委员会要成为引领大学生刻苦学习、团结进步、健康成长的班级核心”。大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密切联系大学生的桥梁。加强大学生党支部建设,提升大学生的入党积极性,定期开展党课和实践活动,积极开展学生党支部活动,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党性修养。

二、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

高校是意識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要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高校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每一门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不断推进课程思政改革,不断挖掘和提炼专业课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从而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知识传授中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指引。

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课程是实施人才培养工程的基本单元,每一位老师在讲授课程和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探索知识传播和价值引领的途径。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改进过程中提升水平的有效方法,是深刻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满足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三位一体构建联动机制和育人模式,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资源整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放在首位,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增强“四个自信”,让“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根植内心,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构成三位一体联动机制。高校党委应带头发挥融入主体作用,高校党委必须站在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和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战略高度上,把思政课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党务工作者、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构成三位一体联动机制。充分发挥辅导员的协同育人作用。辅导员的协同育人,是对线上和线下教育的补充。一方面,辅导员可以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方向,对学生思想预先干预。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水平高的辅导员可以兼职思政课教师,促进辅导员队伍理论水平的提高。

构建三位一体育人模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打通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培养空间的隔阂,加强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高校发挥三者之间的桥梁枢纽作用,成立专门负责小组进行无障碍沟通与交流,充分吸纳优秀家长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加入,做好大学生从家庭迈入学校和走向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指导与辅助,并建立相应的社会评价机制作为三位一体育人模式的考核,真正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体系。

四、亲其师、信其道,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引领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们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思政课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和引领者,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养、理论修养和教学修养,深刻影响着学生的接受程度。

(一)思政课教师应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信仰。政治意识上要把握好思政课方向,政治本领上要准确辨别政治是非。

(二)思政课教师应不断提升理论素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包含多门学科知识的学科,思政课教师知识体系单一、实践不足,不能满足学科要求。加强思政课教师的科研能力,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思政课教师要做理论方向的引导者,理论知识的传播者,理论素质的榜样。

(三)思政课教师应不断提升教学素养。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好价值引领,做到明确的政治站位,直面各种错误思潮。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具体思想状况,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和教学管理。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学习出版社,2019,6.

[2]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2018,5.

[3] 韦洪发,张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几点思考[J].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2018,5.

[4] 蒲清平.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校辅导员,2018,4.

[5] 孟东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年第5期.

[6] 王建国.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12.

[7] 顾海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指导和发展理念——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第1期.

[8] 李芳.習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4.

[9] 杨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思政教育路径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5.

[10] 牛田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略论[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山东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编号:2018—SIP—00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伟亚(1985.01- ),女,山东泰安人,讲师,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山东大学公共管理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王新超(1986.08- ),女,山东滨州人,助教,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研究方向:高校德育工作。

猜你喜欢
习近平思政特色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特色种植促增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医的特色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完美的特色党建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