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模式下高校学生党建育人工作创新研究

2019-12-25 01:12李鑫谭霞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2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新时代创新

李鑫 谭霞

摘 要:新形势、新任务下,高校党建育人在党中央和高校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面对党中央提出的各项要求,高校党建育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调动全员力量,发挥全员作用,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模式是创新高校党建育人工作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党建育人在我国高校育人中的重要意义、深入分析当前高校党建育人工作现状、创新探索新时代高校党建育人新途径。

关键词:创新;新时代;三全育人;党建育人

一、党建育人工作在高校育人中的意义

在新时代全国教育大会召开后,我国对过去的2018年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所取得的成果做了简单的总结。认为2018年以饱满的状态绘画了“奋进之图”收获了累累硕果,形成了活力盎然,生动活泼的教育局面。2018年在十九大等会议召开的基础上,党中央对党建任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要求下,党建工作的展开也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大致可以概括为:

(一)党建育人为青年学生成为合格的接班人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全国教育大会提到要做好教育工作,首先要做好德育工作。德即道德、品德、信念等。良好的理想信念才会引领学生有优秀的思想品德、决定人才发展方向、为其发展综合素质提供动力。高校党建工作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信念为基本任务。高校党建以党的终身奋斗目标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以党的规范和纪律对学生进行行为约束;以党的历史、发展史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党主义教育;以党的性质和宗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以党的优良作风要求对学生进行修养教育等。帮助高校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党建育人为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

高校党建的核心工作主要是发展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我国共产党事业增添新鲜的血液和年轻的力量。青年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是需要经过严厉考察的。其考察具有真实性、全面性。真实性要求学生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为自己谋发展。通过说真话、干实事,带动其他同学比、学、赶、超,在青年学生群体中形成自觉学习、锻炼成才、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和谐氛围。全面性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一心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形成以学生群体带动学校形成高校全面发展的形势,促进高校可以培养出更加优秀、全面、创新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二、当前高校党建育人工作现状

(一)学生模范作用在党建育人工作中未得到深入体现

学生党员是经过党组织层层考察进入党组织的,应该在群众和集体活动中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但当前,个别学生党员加入党组织后,组织意识薄弱,身份认同感不强,责任意识较弱。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未能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生活上,与周围党员同志和群众联系不够密切,交流不够到位,未能有效地构建学生党员同志和学生群众的联系裙带。在学习上,个别党员同志思想学习态度涣散,党性修养欠缺,不主动帮助其他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共同进步。在工作中,有的学生党员在组织生活中的声音低,积极性、参与度不够,也未能在周围群众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二)学生党组织活动与开展方式落伍

首先,当前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仅凭“一支笔、一张嘴、一块板、一堆纸”的现象仍然存在。针对性很强的理论知识学习,存在未讲透,照本宣科单向传授的现象。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未深入学习、理解和掌握,存在临时补救、应付考核的现象。其次,组织生活会方式呈现出形式单调、内容单一的特点。党组织生活会缺乏生动、活泼的氛围,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专注力。同时活动召开时,成员間互动性不强,交流不到位,学生缺乏自主思考、反思和表达的意识,活动的开展存在形式化、娱乐化的现象,与党的原则性、政治性、严肃性相违背。最后,党建育人活动不丰富,存在缺乏创新性、实践性和拓展性的活动现象。

(三)各组织协同合作意识薄弱

随着国家新时代的发展,党建作为高校教育的核心,也必须要有丰富的载体。但当前,一方面有的高校的党建育人工作与班级建设、学生会组织、团委的工作的衔接性不高,协同性不高,关联度不强,没有较好的发挥不同工作版块强强联合的功能。另一方面,基层党委和各个党支部交流不到位,工作未能得带统筹规划和落实监督,同样其他各个支部书记与学生党员缺乏思想、工作上沟通交流,沟通机制不健全,协作共促党建发展的意识薄弱。

(四)党组织队伍人员配置不完善

长久以来,我国高校的党建育人工作多是由辅导员主导,学生担任支委,缺少党建专职人员,造成辅导员职能分工不清楚,职责不明晰,不仅要负担大量的学生工作,还要负责党建育人工作。辅导员工作时间和精力有限,学生支委思想政治水平偏低,党建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不足,未能很好的胜任党建工作。同时,教职工将过多的经历投入课程教学和科研创新,对学生党建的工作参与度和重视度不够。党组织队伍不完善,不强大,未形成合力共促党建育人工作的开展,学院党建育人工作质量大大降低,工作成效不显著。

上述现状可以看出高校党建育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针对当前的现状,我们应该从中多思考、多分析、多发现,顺应新时代党和国家的精神,因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因时代的发展而进步、因形势的改变而创新,探索解决途径,最大作用地发挥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育人的功能。

三、“三全育人”模式下高校学生党建育人工作模式创新研究

(一)全员相互配合、互相分工,构成全员育人下党建育人工作协同机制

1.积极发挥党员教师和党建工作者的主导、骨干作用

大学生党建育人队伍以任课教师起主导作用,思政课教师起基础作用,辅导员、班导师起骨干作用。学校每位党员教职工切实做好学生榜样,不仅在学生学业教育工作中下功夫,还要不断提高个人思想政治素养,从学习和思想上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党建行政部门人员应找准自身在教育、管理、服务学生总体格局中所扮演的角色,按时准确接收国家传达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内容和要求,切实将工作内容和要求传达给高校各学院的党建行政部门,各部门工作人员切实做好相关学生党建工作的实施、监督和总结。党员教师和党建行政部门工作者做到一岗双责,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岗位职责内为学生成长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土壤。

2.构建学生党员“4+N”党建育人模式

“4+N”党建育人模式以一个学生党员影响其他学生的模式,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青年学生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做“贴心人”,解决学生忧难。安排学生党员全部入驻各学院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开展“一对一”朋辈帮扶活动,解决后进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思想上的个性化问题。

二是做“引导员”,壮大党员队伍。加强学生党员主动与班团同学共处共学,深入了解同学的个性特点、优点长处,积极向团组织推荐入党积极分子,把优秀青年吸收、引导至团组织、党组织旗帜下,源源不断为组织输送新鲜血液。

三是做“好室友”,带动社区建设。积极探索社区党建工作模式,将党员寝室设立为党员服务站,在社区培育一批以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为主体的社区党建工作骨干,发挥学生党员“好室友”效应,团结影响同寝室、同楼层同学,有效实现党建工作全覆盖进社区。

四是做“领头雁”,发挥模范作用。鼓励并支持学生党员争当先进、争创一流,每个学生党员确立做“学霸”、做“科技达人”、做“创业先锋”等目标,通过自身进步做好普通学生领头雁,并通过报告会、分享会激励引导普通学生勤奋学习、修身立德。

3.探索“互联网+全员育人”模式

创建“两微一端”党建育人阵地,建立“学院+学院”、“學院+家长”、“学院+社会”互联网阵地,鼓励高校领导干部、任课教师、辅导员和党支部书记积极沟通,积极发言发声。由学生党员担任后进学生家长和企业社会联络员,一对一与家长和企业保持稳定沟通,及时向学院反馈信息。坚持网上网下互动、线上线下融合,打造新媒体矩阵,实现与高校其他工作人员、学生全方位、零距离沟通。完善学院党建育人成员的沟通机制。

(二)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将多元化教育内容贯穿全过程党建育人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育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根据学生的不同时期的特点和需求,因材施教,要有侧重点和针对性。学院专业教师和辅导员队伍联合互动,形成合力,从学生入学直至毕业,以党建为依托,深入学生学习、生活各个领域,党建育人工作贯穿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精心设计各个环节,全过程引导学生发展。

大一阶段,高校可以加强道德教育、安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丰富学生思想形态。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开展相关素质拓展活动、文体活动、志愿者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和培养学生能够在“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并举。

大二、大三阶段是学生吸收专业知识,个人目标逐渐明确、心理逐渐成熟的阶段。高校可以着力抓学生学术竞赛和其他竞赛。利用好寒暑假时间,开展夏令营、国外交流,校外实习等活动。

大四阶段,大学生选择深造或是迈向社会,学院可以开展考研指导座谈会,让以往优秀党员和考研成功的学生分享实战经验;开展就业指导课,让学生能够应对初入职场的不适感,体现一定的职业素养。

四、构建三个”一体化“,打造全方位党建育人模式

在整体布局高度上,高校可以采取三个”一体化“方式。即学术和党建一体化、实践与党建一体化、互联网和党建一体化。

学术与党建一体化,则是可以将学生学术竞赛、学术交流活动融入到学生党员组织生活中。以党建带动学院学风建设,以支部作为单位,积极调动学生参与专业学术竞赛、学术交流活动,提升学生参与学术竞赛的热情度,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锻炼学生组织能力和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团结意识。同样的,可以开展党建相关的学术论坛,提升学生党员的党建学术修养。

实践与党建一体化,则是可以将学生实践活动融入到学生党员组织生活中。学生会、班级、团委等开展的志愿活动、班级风采展、运动会、素质拓展、歌唱大赛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与党建活动相结合,调动学生党员积极参加,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影响高校其他学生积极参与,促进活动的顺利开展,也可以加强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群众的密切联系。此外做好校外实践工作,与基层联系,去敬老院、贫困山区等做志愿服务;构建校外企业实习基地,以优秀学生党员带头其他学生去实践,增加学生实习机会,提升学生党员实践能力,增加学生就业机会。以实践为依托,不仅丰富了党建育人活动方式,还提升了学生党员的身份认同感、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力,丰富了学生的校内生活,达到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党建育人效果。

互联网与党建一体化,则是可以将互联网运用在党建育人建设中。严格规范利用“学习强国”类APP学习理论、时事热点,采用线上计分,较好的掌握学生党员的学习热情与进度。同时利用好信息化学习资源,让学生汲取多元化教育内容。针对毕业生等特殊群体,无法准时准点的参加组织生活会,可以开展线上组织生活会的方式等,切实落实好党建工作的开展,丰富党建活动形式。

五、结语

高校的党建育人工作在新时代又赋予了新的使命,党建工作在培养年轻的国家人才的思想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可以给青年学生一个正向的引导使其走向正确的道路。与此同时,积极探索新时代高校党建育人新途径,将高校的党建工作与当代先进教育理念—“三全育人”相结合,追求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党建育人工作真正落实到每一个年轻的祖国栋梁身上。

参考文献

[1] 许琛.基于“三全育人”视域下研究生党建育人模式研究[J].管理观察,2019(09):116-117.

[2] 韦顺国.构建以红色文化为依托的“三全育人”创新模式探究[J].百色学院学报,2018,31(04):126-130.

[3] 武娜娜,蔡金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三全育人模式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08):106-107+113.

[4] 陈亮.“三全育人”模式下的学生工作体制创新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37(09):130-133.

[5] 左盼盼.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以“三全育人”机制为构建模式[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1):152-153+155.

基金项目:2017年重庆理工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7DJ203。

作者简介:李鑫(1976- ),女,硕士,研究方向: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谭霞(1996- ),女,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新时代创新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