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高职高专教育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019-12-25 01:12邓家涛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2期
关键词:教育研究高职高专传统文化

摘 要:高职高专院校是社会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高职高专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全民实施素質教育的现实需要。通过新生入学军训,以及开展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活动,寓教于乐,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软实力”,有助于学生达到进入社会的“硬要求”。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能推进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素质教育,切实有效地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职高专;教育研究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洗礼与沉淀,尤为博大精深,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当代学生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1]。而高职高专院校作为培育高级技能人才的摇篮,更应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背景之下,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最佳切入点,有的放矢,由理论到实践,从根本上推进高职高专院校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内涵修养。

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化教育理论

高职高专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的同时,社会经济也随之发展,人才竞争的程度明显加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高专院校是以技与能的培养为优势的,着重点是放在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教育上。重技能、轻涵养,重专业教育、轻人文素质教育是各大高职高专院校常有的现象[2]。由于目前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对人才在专业技能方面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所以院校普遍过高重视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在传统文化方面,然而学生具备良好的优秀传统文化非常重要。在高职学生中,西方节日中圣诞节、愚人节学生过得有滋有味,而对我们传统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却没有重视和了解真实意义。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应该将素质教育作为另一个核心紧紧围绕、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势必将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才能营造有特色、有底蕴的校园文化氛围,更好地丰富学生校内的精神生活,切实地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深入地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进一步弘扬校园文化的精髓灵魂,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3]。

动态、静态相结合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点。“静”是指“硬件”,静态文化。完善校园文化的设施和建设是静态文化的基础,大致可体现为校园雕塑雕像,景观造型的寓意以及命名,宣传栏中传达的主题思想。这些都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校园文化特点的彰显。“动”是指“软件”,动态文化。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精神文明生活,推动了动态文化的建设。静态文化是动态文化的基础,而动态文化又影响着静态的发展方向。针对大学生热衷西方圣诞节、情节人、愚人节等节日,组织学生开展与传统文化节日如清明节、五一节、端午节、国庆节、元旦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动,让学生更多的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有更高度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情感。

提升学生道德素养是高职高专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针对当代大部分学生个性十足,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生子女的通病,应该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学习,先从思想上着手,例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的自身修养得到长足的进步。同时,作为教育工作者,具有孜孜不倦的耐心,细致入微的关切,才能将这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完成得更加出色。

二、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强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力度

在大学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通过自习的严格考勤和考核、寝室卫生的高要求规范、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深化学习,同学们有了根本的进步。缺少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或者是正确的引导是学生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在日常管理中,在团结同学、尊敬师长、诚实守信、孝顺父母等方面对同学们进行教育,并让他们对以前的行为习惯、思想认识进行反思,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把优秀的传统文化根植于学生心中,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去落实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开学时可以开展“感恩的心”主题班会活动,让同学们明白要感恩身边的每一个人。通过主题班会活动,同学们的内心变得更加细腻和柔软。号召每位同学给父母长辈发爱心短信并经常与父母沟通,表达对父母长辈的感谢和爱,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虽然这种教育不是几天就能够形成的,通过开学的学习和教育,同学们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也对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在老师的引领与学生的努力下,才能使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才能将其能动作用发挥到最大化[4]。

三、全面优化传统文化在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效果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中有很多以自我为中心,特立独行,不服从管理的学生。利用传统文化与日常规范相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教育,同学们有了很大的进步。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耐心细致的教导和榜样力量的引导。作为国家兴盛、国力强大的后推力—教育,毋庸置疑是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石,而且教育在巩固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责无旁贷,因此全面优化传统文化教育效果至关重要。

(一)开展多种多样的素质拓展活动

素质拓展训练目前广泛应用于团队建设、开发潜能以及激发学生的抗压抗挫折能力。开展多种多样的素质拓展活动,将这些素质拓展训练及拓展游戏应用于刚入学的大学新生,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素质拓展训练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让学生参加到素质拓展训练中去,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优化传统文化教育效果。

新生入学军训可以磨砺学生坚持不懈的意志,提高学生自控自律的能力,培养学生艰苦耐劳的品行,也是从另一方面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虽然在军训过程中,个别新生找借口不能坚持完成军训,作为高职高专的教育工作者,应及时沟通、鼓励,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军训,优化传统文化教育效果。

为了磨练同学们的团队合作意识,我们让同学们进行了“数字抱团”、“萝卜蹲”、“信任背摔”等活动,加深了同学们的相互了解和信任,消除了同学们之间的陌生感。同学们尽情地投入到活动中,虽然欢声笑语中也有埋怨,指责,但这正是开展活动的意义所在,这些都将成为教育过程中难得的契机,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寓教于乐的优势,让同学们体会到竞争的真正意义,即不断地挑战自己,并战胜自己。让同学们学会承担责任,学会欣赏同学,学会谦让,而不是在团队合作中去抱怨和指责。

(二)多渠道深化传统文化教育

在教育途径上,可以考虑多渠道,可以通过文化讲座、社团活动、知识竞赛等。现代社会科技文明,给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工具、手段及方法,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注意利用好与现代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专题网站、博客、微博、朋友圈分享、论坛等方式可以让同学们讨论问题、交流学习心得体会。以寓教于乐为主旨,不拘泥于渠道与形式,用更灵活的方式为同学们营造了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让同学们在活动中接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让学生主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思想与文化修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便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5]。

四、结语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历史的积淀,千锤百炼,铅华尽去,在高职高专学生的思想教育中的位置是不可替代的。正确有效地启发同学们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并让学生把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到具体的言行举止当中去,是高职高专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重点不仅仅是学生立足于社会的专业能力,更是学生立足于社会所展现的优秀传统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 高竞男,张鹏.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相结合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35):50-52.

[2] 刘洪英.高职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5,17(1):31-33.

[3] 胡惠庆,徐涛.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与对策探析[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5,27(1):91-94.

[4] 刘敬.高职院校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5,13(1):45-46.

[5] 曲洋,陈赞.关于高职院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调研与思考[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52-55.

作者简介:邓家涛 (1992- ),女,四川人,硕士研究生,四川长江职业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教育研究高职高专传统文化
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探析
民族舞蹈的研究前沿与热点的对比分析
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