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现实困境与创新探索

2019-12-25 01:12孙雪薇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2期
关键词: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

摘 要:研究生党员是高校中的精英力量,也是青年群体的思想领袖;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支撑,也是高校研究生培养的重点工作;推动党的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但由于研究生党员群体的复杂性,又面临来自社会、高校、支部等层面的机遇与挑战,新时代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创新探索已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文章将坚持问题导向,在内容、过程、方式上的探索,以期拓宽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思路,实现研究生党员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高校;研究生;党建;思想政治教育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的不断扩招以及培养质量的提升,相较于本科生党员,研究生党员在数量上呈现出年龄大、数量多、比例高的特点;在思维方式上,他们具有更加成熟的逻辑与思辨能力,思想观念更加多元。研究生党员的成长关系党员先进性、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对我国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不断成为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实效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重要课题。

一、研究生党员群体的特点

(一)年龄跨度大,思想多元化

从个人阅历看,既有应届毕业生,又有具有若干年工作经验的往届生;从年龄梯度上看,当前我国研究生多以80后、90后为主,但也存在较少数的70后群体;从婚姻状况看,已婚与未婚交织共生。因此,在这个庞大群体中,他们有着不同的特点与诉求,在信息发达的互联网时代,他们同样面临着受拜金主义、普世价值等思潮的影响,思维变得多元。

(二)專业技能强,理论基础弱

大部分研究生的集中学习时间较短,实有课程一般为2个学期,除此之外的时间大多在教研室中,在导师团队的指导下从事科研学习或课题研究或实习训练。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成就了其专业技能较强的优势,但同样也存在一些弊端,自主性较差的同学很难全面深入了解党的基本理论和政策,政治理论储备不足,难以学到党的精髓。

(三)科研压力繁重,支部活动参与率不高

由于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从入学之初便根据导师研究领域进行专业学习,为完成科研任务、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生面临着繁重的科研压力。他们往往会因为课题外出调研、也会因为实验数据夜以继日、更会因为科研没有进展导致严重的心理焦虑。在此情景下,当研究生面临党支部活动时,有时会以科研繁重、身体不适等为由逃避党员责任与义务,致使党支部活动效率低、党员凝聚力弱化、党员参与率不高。

(四)人生目标明确,爱党奉献意识薄弱

处于研究生阶段的青年,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基本形成,他们对社会的认知较为全面,且有自己的见解,在可塑性上较差。对于入党动机,小部分人是因为从众心理和为简历增光添彩出发,他们的人生目标较为明确,或通过研究生学习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科研工作者、或提高就业选择空间和资质,他们的情感需求也相对清晰,对社会期望较高,期望社会能为其发展提供更多优惠。因此,少部分的党员只考虑自身的发展,只求回报不求付出,爱党奉献意识薄弱。

二、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现实困境

(一)社会层面

国际层面,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但仍有国外敌对势力趁虚而入,借西方推崇的自由、民主等观念输出其“自由理论”,借先进的科学技术、电影推行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理念,在其干扰之下,研究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国内层面,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网络上带有伪科学性的、迷惑性的、封建主义色彩的也夹缝中生存,试图以各种形式迷惑研究生党员的眼球。

(二)高校层面

高校是研究生党员生活与学习的最重要场所。就其育人功能而言,高校培养仍重智轻德,在课程设置和评奖评优标准上也主要以学习成果为参考依据,甚至以科研论文等事务管理弱化校园文化建设,对研究生党员的思想素质教育不够重视;在教育手段上,课堂上仍沿袭本科教育的理论灌输方式,对其思想现状少有重视,不利于掌握研究生党员的思想现状,更无法深入研究生党员之中;在保障机制上,很多高校重科研轻思想,忽略了研究生党员的学术道德和思想道德的表现,支部及学院也缺乏完善的管理、培养、监督、奖励制度,这直接导致了研究生党员思想上的滑坡,不利于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开展。

(三)支部层面

在支部设置上,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多以学科专业为依据划分,但由于不同导师负责的缘故,在时空上党员同志难以集中有效的开展活动;在组织生活上,多以传统的讲座、文件解读、参观为主,甚至有些流于形式,导致组织生活数量少、不严肃等问题时有发生,缺乏新意和时代性;作风建设上,研究生党支部多由学生任职,往往只能在课余时间进行党支部工作,因此其业务能力和思想意识都有待提高,另外由于换届交接,甚至导致党建工作连续性不强等负面影响。

三、新时代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创新探索

(一)内容探索

1.结合专业内容,加快课程思政建设

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同时,高校也应将目光放在课堂教学上,转变其原有的教学思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之中,将专业发展与当前形势、国家命运相结合,加快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如通过将学科前沿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联系加以解读,坚定其崇高的理想信念;通过经常性的学术道德考察,净化学术空气,进行道德素质教育,保证其纯洁性、先进性,不断培养研究生党员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2.探索个性需求,因材施教

研究生党员不仅专业特点不同,其接受能力也各不相同,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发展的今天,高校应合理利用科技优势,通过数据分析了解研究生党员的个性需求,推进研究生党建课程体系改革。首先,为增强研究生党员的自主性和选择空间,高校应将党建课程设置尽可能模块化,满足研究生党员的不同需求;其次,为了解研究生党员的学习状态,还应将课程设置等级化,由易到难,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优化党建工作个性化。

(二)过程探索

1.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导师第一责任人作用

研究生期间,导师团队与研究生接触最为密切,导师应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的统一,在科研学习中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将研究生党员的思想困惑消除在源头;同时,为更好地发挥导师第一责任人的作用,高校应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发挥其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力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学与指导中,培养研究生党员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研究生党员的先进性。

2.建立信息资源库,完善党员成长档案

为使研究生党建工作合理化、规范化,高校可利用新媒体技术建立研究生党员信息资源库。首先,借助信息库整理和考察研究生党员的活动出席、资料学习、評奖评优、先进事迹等情况,使衡量党员先进性有据可依,有效提升研究生党员队伍素质;其次,与高校相关部门开展合作,整合并利用学校资源加以完善资料库功能,使研究生党员通过资料库进行理论学习和分享,促使其学习和思想的提升。

3.完善支部体制机制建设,激发基层党支部活力

为增强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实效性,提升研究生党员的主动性和凝聚力,基层党支部的作用不可忽视。因此,高校应创新支部体制建设,首先,应优化管理机制,保证支部党员党性强、素质高;其次,应优化辐射作用机制,充分调动支部党员积极性和率先垂范作用;最后,应优化考核评估机制,以量化的指标从制度上约束党员行为,从而以各项体制机制为保障,激发研究生党支部活力。

(三)形式探索

1.重视实践教学,深化德育实践

高校除课程教学外应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将实践锻炼纳入培养体系中,使研究生党员通过生动丰富的实践活动感悟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首先,可根据学科专业的不同开展专业学习加以引导;其次,研究生院应经常性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如走访调研延安、绵阳两弹城等实践活动,在德育实践中净化心灵,接受爱党爱国教育洗礼,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与使命。

2.善用新媒体平台与技术,拓宽党建阵地

运用新媒体开展研究生党建工作不仅增强了党建工作的时代性,也大大提升了互动性。首先,利用新媒体平台开拓党建新阵地,如开设公众号创新党建栏目、传播党建信息、共享党建资源;其次,依托“学习强国”等平台满足研究生党员的个性化需求,增强党建工作的亲和力;最后,加强新媒体队伍的建设,实现党建和业务工作“两手抓、两手硬”。

新时代下,人才培养显得更为重要,我们要积极探索研究生党建工作的新内容、新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研究生党建工作中,充分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化解研究生党建工作难题,提升研究生党员质量。

参考文献

[1] 郭正平.“三个融入”破解企业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难题[J].四川党的建设,2019(08):74-75.

[2] 游灶群.从严治党下的高校研究生党建策略[J].学理论,2018(03):163-165.

作者简介:孙雪薇(1995- ),女,汉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研究生,法学硕士,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