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需求调查与思考

2019-12-25 01:12杨蕙羽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2期
关键词:祖辈养育教养

杨蕙羽

摘 要:在当今社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家庭对0-3岁幼儿的教育和养育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例如新生妈妈职业发展、教育与养育的成本、教育与养育的压力、新生父母教育背景、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社会机构的支持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家庭教养孩子。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2015年生育意愿调查的结果,因为经济负担,太费精力和无人看护而不愿生育第二个子女分别占到74.5%、61.1%、60.5%。[1]

关键词:0-3岁婴幼儿;教养需求;已有基础;调查与思考

本文基于临沂市 A县B家庭主要教养人的个案访谈,根据父母养育子女的社会支持理論对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需求进行调查与思考。社会支持是家长养育婴幼儿过程中获得的外部支持,充分的社会支持有助于激发家长的教养信心与自我效能感,缺乏社会支持则可能对家长身心健康、儿童发展及亲子关系等方面造成不利影响,处境不利儿童家庭尤其需要社会支持才能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一、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社会支持理论

一般而言,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考察,基本框架为:

(一)功能性社会支持

(1)信息支持

帮助家长获得婴幼儿教养所需的知识信息,包括关于儿童卫生保健、疾病护理、饮食、睡眠、游戏等相关信息。

(2)工具支持

向家长提供婴幼儿教养的直接帮助,例如帮忙照顾孩子、带孩子去医院、购物、做家务、提供金钱支持等。

(3)情感支持

提供教养0-3岁婴幼儿所需的情感关怀,包括来自外界的关心、爱护、安慰与鼓励等。

(4)评价支持

指的是有助于教养人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外界反馈,例如交流关于育儿的期待、教育观念的探讨等。与情感支持的区别在于,评价支持不一定全是积极反馈,也包括严肃和挑战性的讨论。

(二)结构性社会支持

(1)正式支持

来自专业人士、政府和正规机构的婴幼儿养育支持,例如幼儿园、托儿所、保健医生等。

(2)非正式支持

来自家庭成员、亲戚、朋友的婴幼儿养育支持。

二、研究调查目的

研究目的是为了解家庭在孩子0-3岁期间教育和养育方面困难和所需支持,为改进我国3岁以下儿童保教支持政策以及学前教育立法提供依据。

2019年7月22日在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关延平就《山东省学前教育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作出说明,提出了学前教育立法的重要性,尽快制定出台《山东省学前教育条例》十分必要。《条例(草案)》明确各级政府应当落实在学前教育规划、投入、教师队伍建设、监管等方面的责任,要求将学前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学前教育发展规划,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合理配置学前教育资源,构建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口政策调整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给学前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挑战、新要求,学前教育面临的形势、任务更加严峻、紧迫。例如,普惠性学前教育的体制机制未完全建立,优质资源供给总量不足,经费保障缺口较大,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社会地位和待遇保障有待改善,幼儿园管理和保育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规范和提高等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我省学前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亟需从法律层面予以规范和解决。

自2016年国家颁布实施“二胎政策”起,生育率并没有大幅度的提高,二孩生育意愿持续低迷,已有研究表明0-3岁托幼公共服务体系直接影响到家庭二孩生育意愿,此次将通过教育立法基地所提供的科学的理论指导进行调查,为改进我国3岁以下儿童保教支持政策以及学前教育立法提供依据。

三、0-3岁家庭教养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根据研究及实地调查,0-3岁家庭教养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育儿时间和责任分配不均

一些家庭因为教育背景的限制,以及没有得到一定的社会支持,无法科学的进行育儿,科学育儿对妈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除了花时间陪伴,最大限度在场之外,掌握科学喂养、安全陪伴、早期教育等方面的知识也变得非常重要。[2]

育儿责任分配不均,大部分责任都落在妈妈头上,妈妈必须担负起工作和育儿的双重责任,妈妈们以超长的努力来维持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平衡,这样的妈妈被称为“超级妈妈”,儿童照顾主要依赖于“超级妈妈”的付出,虽然“超级妈妈”的付出和家庭支援的微观机制,有效填补了儿童照顾的社会福利赤字,但“超级妈妈”现象存在的可持续问题,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因为能力、资源、家庭关系等条件差异而产生极不平衡的问题[2]。

(二)隔代照顾带来的影响

隔代照顾从广义上来讲,分为祖辈照顾孙辈的劳动和孙辈照顾祖辈的劳动,我们这里以祖辈照顾孙辈为例。在我国农村,农民工进城浪潮导致大量农民涌入城市,从而出现了大量农村留守儿童和老人,隔代照顾也成为必然;在城市,随着前几年少生优生政策的实施及家庭成员减少,家庭规模的缩小,城市家庭在儿童照顾方面精力减少,以及有限的公立幼儿园和托儿所等正式照顾资源等无法完全满足城市家庭的需求,父母又忙于工作又无力照顾子女,这就迫使许多家庭中的祖辈承担起了照顾孙辈的责任。[3]

但因为现在社会政策领域对隔代照顾研究领域研究匮乏,至今没有一个具体的理论体系给与祖辈照顾孙辈科学的指导,祖辈在照顾孙辈问题上出现了很多问题,尤其是在对孙辈进行教育和培养活动上,一方面因为大部分祖辈的受教育程度有限,缺少科学照顾儿童的知识,另一方面因为随着经济条件的提高,一些祖辈想把对儿女无法“富养”的遗憾弥补到孙辈身上,一些祖辈对儿童的溺爱会给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猜你喜欢
祖辈养育教养
祖辈-父辈共同养育冲突对祖辈抑郁的影响:祖辈个人掌控感的中介作用与长辈价值感的调节效应
天下有“完美的养育风格”吗
养育宝宝 专家团来帮你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养育宝宝专家团来帮你
教养方程式
养育孩子 只需温和助推
助教带动“夕阳”之爱
教养,就是选择做个更好的人
熊孩子的超市教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