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城市行道树选择及应用探讨

2019-12-25 01:24谢少杰
南方农业·上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行道树城市绿化

谢少杰

摘   要   分析福建省漳州市中心城区行道树的品种、特征等基本情况,阐述行道树选择的标准和量化指标,以及树种的应用及功能要求,最后对目前存在的不足,提出今后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    城市绿化;行道树;量化标准;城市特色;福建省漳州市

中图分类号:S687.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31.013

福建省漳州市自2006年被正式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以来,不断加大园林绿化建设力度,不断巩固和提升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努力为人民群众打造优质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建设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宜居城市。近年来,漳州市大力践行“生态+”城市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发展定位,着力推进“抓生态比城乡环境”活动,以由碧湖、西湖、西院湖、九十九湾湖、南湖和荔枝海、香蕉海、水仙花海、四季花海组成的“五湖四海”项目和九龙江畔“百花齐放、百树成荫”绿化工程为抓手,推动各县(市、区)努力实现“城中有林、城中有花、城中有湖”。2016—2018年来累计投入10.27亿元,新增绿地面积88 hm2,新植、补植、更换行道树

4 300株,灌木276万株。截至2016年末,漳州市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为41.50%,绿地率为39.68%,人均公园绿地为13.59 m2。一座“开窗山青水秀,出门鸟语花香”,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宜居城市正展现在人们面前。

道路绿化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网络和骨架,成为系统连续性的主要构成因素,直观反映城市风貌的作用十分突出。行道树作为绿地系统中道路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可以完善道路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还可有效改善道路及其附近地域的小气候,起到降温遮阳、滞尘减噪、防风防灾等作用。因此,选择怎样的行道树对于城市绿化而言十分重要。

1 应用情况

1.1 漳州市概况

漳州市地处“闽南金三角”,地处东经117°~118°、北纬23.8°~25°,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温度21 ℃。每年6—9月属于台风多发季节,最大风力可达13级,对城市树木影响较大。漳州市陆域南北长187 km,东西宽127 km,面积

12 607 km2。漳州市是中国“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

1.2 应用现状

漳州中心城区管辖行道树行道树里程185 km(包括芗城区、龙文区、圆山新区70多条道路),共计

38 462株,主要行道树品种有芒果树、白兰、凤凰木、美丽异木棉、盆架子、火焰木、小叶榕、高山榕、大叶榕、香樟、天竺葵、腊肠树、菩提等30多个,分属15个科23个属,其中乡土树种14种、外来引进树种17种。

1.3 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行道树的发展虽然进入了快速期,但树种选择、应用不均衡等原因也使得存在的不足日益显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3.1 树种选择应用方面

在绿化方案的审批、树种选择方面没有制度约束,尚未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致使很多行道树在树种选择上缺乏科学性。由于早期未对方案、树种应用等进行有效地管理,目前中心城区行道树树种仍较为单一,分布不均匀,有些相邻的几个街区栽植同一个树种。栽植的树种以漆树科和桑科榕属的为主,主要有芒果树、高山榕、大叶榕等,其中芒果树占全部行道树总数的17%。

1.3.2 适地适树方面

垂叶榕、大叶榕等浅根系树木占比较大,目前中心城区种植此类树种的道路有12条,占行道树总量的8%。此类树木容易倒伏,其侧根或不定根辐射生长易造成人行道拱起,对地下管线造成较大安全隐患。

1.3.3 树木生长空间方面

在规划上未嚴格把控。道路两侧的构筑物应严格按照构筑物与道路红线的退让距离进行审批。目前,中心城区(特别是老城区)的很多邻街构筑物直接建在道路红线上,行道树的生长空间受到限制,多数出现偏冠、倾斜现象,若遇台风天气极易出现倒伏。

2 城市行道树选择标准

行道树应根据道路的建设标准及周边环境,以方便行人和车辆行驶为前提,做到适地适树适种。选择能够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特点的要求,易繁殖,易管养,寿命长[1],并具有地方特色的树种。树的规格要适宜,能够与道路两侧建筑物景观协调,能够融入城市立面空间景观;同时做到不妨碍行人的正常行走和车辆的正常通行。近年来,随着漳州市绿地系统规划修编的完成,树种在规划源头已形成制度上的保障,但在树种选择上仍缺少具体的量化标准。

2.1 量化标准

2015年,由漳州市园林学会、漳州市园林风景行业协会等部门组织专家对南方行道树树种选择进行调研、论证,并结合漳州市实际,制定了漳州市行道树选择量化标准。量化标准从行道树的树形、花果、繁殖能力及对环境的抗逆性等方面进行划分,结合漳州市当地人文、气候等要求,以10个方面的评价来作为漳州市行道树选择的衡量指标。

2.1.1 常绿

全年保持叶片、叶子可以在枝干上存在12个月或更多时间的植物,一年四季常青,枝叶茂盛[2]。

2.1.2 树形

树形端正整齐、枝叶茂盛,冠大荫浓、遮阴效果好,树干通直。

2.1.3 开花

花大色艳,花期长,形成较好的景观效果。

2.1.4 繁殖和成活

繁殖容易,生长适中、健壮,移栽成活率较高,寿命长。

2.1.5 耐修剪易管养

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强,耐粗放管理,对土壤水肥要求不高,萌发性强,耐修剪整形。

2.1.6 花果叶根特性

植株无毒,花、果、叶无异味、无毒、无刺激,对人或环境无影响;无飞毛污染,无根蘖,无膝状板根。

2.1.7 抗病虫害

具备较强的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2.1.8 抗风性

具备较强的抗风性,能够较好地抵御大风或台风。

2.1.9 抗有害气体

对烟尘、有害气体抗逆性较强,具有净化空气功能。

2.1.10 适应当地环境条件

属乡土树种或通过驯化后对当地气候条件已具备较强适应性,树木生长良好。

2.2 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为满分100分,各单项占总分比例:常绿13%、树形14%、开花8%、繁殖和成活13%、耐修剪易管养12%、花果叶根特性8%、抗病虫害7%、抗风性7%、抗有害气体5%、适应当地环境条件13%(见表1)。

10个单项根据植物特性、适应性等按比例分值组成。各个单项按照优、良、合格、差、较差等5个级别进行评分。评价越差,分值越低。10个单项分值总和为综合评分,越高分者越符合选择要求。

3 漳州市城市行道树应用建议

3.1 树种选择方面

1)科学选择,合理应用。城市园林树木的适生性、多样性、景观性、功能性、抗风性等需全盘综合考虑,科学合理地做好树种选择和植物配置[3]。漳州市属沿海城市,每年都要遭受台风的袭击,抗风性好不好是城市园林树种选择的重要标准。树种上应选择根系较为发达,主根明显并且是以垂直性根系为主,根系向深层发展的深根系植物,以及树皮韧皮纤维强度好,富有弹力的树种[2];应避免树木的主根不发达,侧根或不定根辐射生长,长度超过主根很多,根系大部分分布在土壤表层的浅根系植物。

2)进一步细化、优化行道树选择量化标准。通过调查研究对不同树种的各种特性作出科学地分析和评价,为行道树的科学选择应用提供量化依据,从中选择出适合漳州城市的行道树树种,作为城市行道树或城市绿化的主要树种。

3)适地适树适种。根据植物生长习性的不同,选择植物的适宜的立地条件[2]。比如高山榕、大叶榕作为行道树种在街道两侧,因受到道路硬地等条件的限制,根系因无法辐射性生长而不能将植株牢牢固定在土壤中;但将其种在公园或小区庭院里,则情况刚好相反,那里一般有足够的空间确保其正常生长,能大大提高其抗风性。

3.2 引种和苗木培育方面

1)应根据漳州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引进、培育适应性强的其他优良树种,特别是抗风性强、观赏价值高的树种,不断提高行道树树种的多样性。

2)加强乡土树种的培育和应用工作。乡土树种在植物生理、遗传、形态特征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相适应,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有利于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3]。应加大对乡土树种应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筛选出一批适合作为城市行道树的乡土树种,并加大其的培育、推广工作。

3.3 养护管理方面

1)合理、适度修剪。根据树种的不同,有所选择地进行合理、适度的修剪。特别是浅根性植物,要做到既能有效控制树木生长,减轻树冠重量,又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4]。

2)减少人为破坏。合理规划地下管线埋设,避免多次、重复对树体周边的土壤进行开挖,造成大面积的断根,进而影响树体的稳定平衡。

3)加強养护管理。根据植物生长习性和季节的不同,加强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完善管养制度,落实好管养措施,定期做好白蚁巡查等病虫害防治工作[5],对病、老、死株及时清理、更换。建立、健全各项管理监督制度,完善建设管理体系,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管理办法。

4 结语

虽然漳州市中心城区道路绿化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行道树已由原来简单的“一条路、两排树”发展成多树种、常绿开花相结合。随着2004年、2017年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及行道树选择量化标准的出台,漳州市中心城区正加大特色街道建设力度,本着“一街一景”的原则,在城区倾力打造绿化特色街道,建成了以凤凰木、腊肠树、蓝花楹、美人树、火焰木等行道树为主的特色街道,市区道路基本形成了绿景相连、四季常绿、四季有花、特色鲜明的景观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岩,林鹰.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  王缺,梁世玲,王斌.华南常见行道树[M].乌鲁木齐: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  官群智,彭重华.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选择及应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

[4]  陈发棣,房伟民.城市园林绿化花木生产与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5]  吴泽民.园林树木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敬廷桃)

猜你喜欢
行道树城市绿化
‘绿翡翠’野黄桂品种在江汉平原的引种驯化试验
行道树
弯道
弯道情结
行道树
弯道情结
南京市主城区绿化建设现状浅析
城市绿化中园艺的修剪造型设计分析
借物喻人把握精髓 托物言志内蕴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