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船长郭川”看中华航海精神的当代传承

2019-12-27 06:01杨翠兰
文化产业 2019年17期
关键词:郭川帆船航海

◎杨翠兰

(青岛滨海学院国际合作学院 山东 青岛 266555)

中华文明古国,不仅拥有广袤的陆地面积,也拥有悠久的海洋文化。秦汉时期,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使“徐福东渡”得以实现,西汉的远洋船队第一次驶出马六甲海峡,开辟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条“海上丝绸之路”。至明初,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最先进的远洋船队七下西洋,将中国古代航海事业推入巅峰;此后,明朝开始实行海禁政策,航海事业由盛转衰。近代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航权也不断丧失。

直至新中国成立,航海事业才获得了新生。进入21世纪,中国航海事业更是掀开了新的篇章,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为当代航海事业和航海人提供了合作共赢的机遇和平台。

在众多航海人中,船长郭川可谓其中的佼佼者,其事迹是中国当代航海精神的光辉写照,是对中华航海精神的继承和发展。这种海洋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对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目标、对“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船长郭川其人其事

1968年以来,完成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的水手不足百人,这其中只有一名中国人,他就是船长郭川。

郭川,籍贯山东青岛,1965年1月出生于一个地质勘探队成员的家庭中。40岁时,郭川做出了人生最重大的选择——成为一名职业竞技帆船赛手。作为“中国职业帆船第一人”,郭川曾多次改写中国航海史乃至世界航海史,目前仍保持着两项世界纪录:

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郭川从青岛出发,经历了海上138天、超过21600海里的艰苦航行,最终又返回青岛。郭川不仅成为完成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的首位中国人,同时也创造了国际帆联认可的40英尺级帆船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世界纪录。

2015年9月3日至16日,郭川和他的团队驾驶“中国·青岛”号帆船从俄罗斯“英雄城市”摩尔曼斯克出发,完成了穿越北极东北航道的航行,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驾驶帆船采取不间断、无补给方式穿越北极东北航道的世界纪录。

2016年10月19日5时24分,郭川驾驶帆船从旧金山金门大桥出发,以上海金山为目的地,开始单人不间断跨太平洋创纪录航行,帆船行至美国夏威夷海域附近时失联至今。

二、郭川精神是对中华航海精神的当代诠释

有人说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世纪必然要有海洋精神的滋养,这种精神也应当是我们当下时代精神的核心之一。郭川所取得的一系列航海成就,以及开放包容、坚韧不拔、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吃苦耐劳、热爱家国的航海精神,得到当今人们的高度认同。

(一)兼容并蓄、开放包容的航海精神

郭川是北大最早一期的MBA学员,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学习并投入到滑雪、滑翔伞、滑水、潜水、滑翔机等运动项目中。在50岁时,郭川为了学习更先进的帆船设备和驾驶技巧,远赴航海业发达的法国开始学习法语。在其航海生涯中,郭川与来自法国、英国、葡萄牙、俄罗斯等众多国家的帆船手一起配合,顺利完成各种航海任务,体现了当代海洋文化中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

(二)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的航海精神

2008年10月至2009年6月沃尔沃环球帆船赛中途,郭川由于巨大的压力得了抑郁症,继续航行会很危险,如果坚持继续航行可能会为此丢了性命,但他还是凭借强大的毅力战胜了漫长航行过程,完成了沃尔沃环球帆船赛,成为完成该项赛事的第一位中国人。

投身帆船事业不仅需要极大的勇气与热情、专业的设备与技术,还需要过硬的体能、超人的毅力。为此,五十岁的郭川每天坚持做至少300个俯卧撑、500个仰卧起坐,并向专业教练学习蹦床技术及其他体能训练技巧。在投身航海事业的十多年的时间里,郭川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永不放弃的坚韧精神[1]。

(三)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航海精神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全世界从事帆船环球航行的人尚不足200人,完成帆船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的专业水手不足70人,而郭川就是其中之一。

在从事帆船事业的过程中,郭川不断追求技术上的超越,甚至不远万里只身远赴单人帆船事业发达的法国学习先进的帆船设备和驾驶技术,他驾驶的帆船从美国亨特远洋帆船到超级三体船,船体越来越大,操作也越来越复杂,他失联时所驾驶的三体船在世界范围内也仅有六艘。

(四)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航海精神

航海事业看起来极具冒险性,但这种冒险是建立在极端科学、严谨的基础上。在创世界纪录穿越北极东北航道之前,郭川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对20世纪70年代起至今的全套全球冰图进行了数据分析,最终发现其中的机会——东北航线在某段时日里有20天左右的无冰期,并借此机会完成北极东北航道的首次航行。这体现了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航海精神[2]。

(五)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航海精神

郭川选择充满危险的航海事业,一次次突破身体极限、自然极限,完成环球航海的壮举,体现了敢为人先、勇于探索的航海精神。单人航行中,郭川只能吃冷冻脱水的单调的食物。夜晚,郭川都是和衣睡在潮湿的甲板上,每20分钟醒来一次以检查和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在苍茫的大海上,郭川还要随时应对孤独、幻觉、恐惧、无助等心理侵扰,体现了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航海精神[3]。

(六)心怀故土、热爱祖国的航海精神

当青岛市作为北京奥运会帆船赛事的承办城市提出打造“帆船之都”的口号时,郭川义不容辞地站了出来,成为“中国青岛”号的船长[4]。尽管郭川的每次重要航行基本上都是负债出航,但他却一次次拒绝商业诱惑,不改“中国青岛号”帆船的番号,在每一次重大国际比赛中都高扬五星红旗。

2015年郭川和他的团队对北冰洋东北航线的探索,也不仅出于体育竞技层面的考虑,同时还有对我国海外贸易商业价值的考量。据郭川介绍,目前从欧洲到亚洲的传统航线有三条,一条是经苏伊士运河,一条是经巴拿马运河,一条则是经非洲好望角。而北冰洋航道不仅对船体大小和吃水深度都没有要求,还没有海盗等安全隐患,若能通航将使我国大部分港口到北美东岸以及欧洲各港口的航程大大缩短,极具海外贸易商业价值[5]。

三、中华航海精神的当代价值

泱泱几千年的中华航海文化与海洋精神,在中国船长郭川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郭川精神是对中华航海精神的当代传承。

(一)复兴海洋文化需要弘扬航海精神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海洋发展史,为世界海洋文化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作为一个海洋大国,要复兴海洋文化,如果没有对自身生命的拓展和挑战精神、没有对未知海洋世界的探索精神,一切将无从谈起。

(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航海精神

2012年12月,习近平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指出:“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6]”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我们要发扬兼容并蓄、开放包容的航海精神,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坚持走和平对话、合作共赢之路,实现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7]。

(三)助力国家海洋强国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争取在21世纪进入海洋强国。建设海洋强国,不仅需要国家在资金、政策、技术、设备及器械等方面给予专项扶持,更需要打造一批精通海洋知识、热爱海洋事业、掌握海洋技术的“海洋人”。郭川在航海史上开创的多个“第一”振奋了国人精神,其事迹背后蕴含的海洋精神无疑能激励更多中国人投身航海事业,为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助力[8]。

(四)有利于丰富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素材

郭川、翟墨等一批航海人身上所体现的那种吃苦耐劳、坚韧不拔、严谨务实、锐意创新的航海精神为当今社会注入了一股清流,为广大青少年树立了学习的楷模,为当今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绝好的素材[9]。

(五)有利于丰富现代化城市内涵

海洋文化、海洋精神能够丰富现代城市的文化内涵。郭川生前在帆船环球航行事业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提升了青岛的世界影响力。在青岛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2006年“克利伯环球帆船赛”首次落户青岛,加之奥运会帆船赛的影响,青岛市已经将举办帆船赛事、开展帆船普及和帆船交流等活动日趋体系化,“帆船之都”已经成为青岛响亮的名片。

四、当今时代弘扬中华航海精神的措施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挖掘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是为我们未来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动力和永恒支柱的必由之路,加强对中华航海精神的传承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利用网络媒体加强对航海精神的传播

当今信息时代,网络已经成为舆论宣传的新域场。网络已经与人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密不可分,成为思想教育、文化传承、精神熏陶的新型载体和重要阵地。中华航海精神的传承与传播,应有效利用网络手段,借助微信、微博以及手机客户端等平台传播海洋精神,使海洋文化精神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创立海洋专题平台或海洋主题网站,通过电子书、视频、音频、论坛交流以及在线知识竞赛等形式为学生营造学习氛围、提供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

(二)积极举办活动,激发人们航海热情

目前,诸如“沃尔沃帆船赛”“克利伯环球帆船赛”等国际顶级帆船赛事众多,中国境内众多海滨城市应积极申办相关赛事,振奋国人精神。同时,定期举办海洋周、海洋节等海洋庆典活动也能够激发人们亲近海洋、热爱海洋的激情。通过举办海洋知识竞赛、航海主题报告会以及丰富多彩的与航海相关的第二课堂活动,让广大学生了解海洋、热爱海洋,受到航海精神的熏陶。

(三)拓展航海精神传承与传播的文学载体

我国是海洋大国,拥有绵长的海岸线和众多岛屿,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鲜有经典的海洋文学作品。文学是精神文化传承的一种重要且高效的手段,因而要发掘和传承航海精神,应培养一批了解海洋、热爱海洋的文学创作者,致力于海洋文学创作。

(四)建立航海纪念馆,营造航海精神环境

海滨城市可以利用诸如海、帆船、典型航海人物等海洋精神象征体构筑城市空间艺术,营造航海精神环境,还可以通过建立航海纪念馆或会馆的方式来供人们参观纪念,还可以容纳航海爱好者聚会交流。

(五)建设青少年帆船体验基地

航海精神传承应付诸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建设青少年帆船体验基地、培训基地、训练基地和举办航海夏令营、冬令营以及中外合作交流等形式,为青少年群体提供更多的践行航海精神的机会,通过这种方式激励更多热爱海洋、热爱航海事业的青年人投身到航海事业中,将中华航海精神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郭川帆船航海
大航海——从星盘到象限仪
神秘小镇的秘密
断水三天的航海人
永不失落的文明
万里阳光映大漠
帆船
航海博物馆
环保小帆船
找帆船
郭川:单人不间断帆船环球航行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