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阁麒麟舞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9-12-27 06:01杨泽婷朱小康吴梓源招建贞李红彦
文化产业 2019年17期
关键词:麒麟民俗文化文化

◎杨泽婷 朱小康 吴梓源 招建贞 李红彦

(广东白云学院 广东 广州 510450)

广州市南沙区黄阁镇,历史文化悠久而丰富,是著名的“麒麟之乡”。黄阁麒麟舞是宝贵的文化财富,也是区域民俗文化的代表,其发源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深入挖掘黄阁麒麟舞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探究黄阁麒麟舞的传承与创新措施,为区域民俗文化的发展推广提供借鉴。

一、黄阁麒麟舞发展现状分析

(一)黄阁麒麟舞主要发展历程

黄阁麒麟舞发源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麒麟舞在传入黄阁以后,曾两次中断发展,一次是在抗战期间,另一次是“文革”期间。1945年抗战胜利后,村民们又高兴地舞起了麒麟,并于1947-1948年达到一个新的高潮。

黄阁麒麟舞主要流传于黄阁镇的大井村、莲溪村、大塘村和东里村。村落中各自建立一支麒麟代表队并且设有民间社团弘扬麒麟文化。2000年11月,黄阁麒麟舞在“全国广场民间歌舞大赛”中荣获全国民间艺术最高奖项——“山花奖”;2001年,黄阁镇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麒麟之乡”的荣誉称号;2006年,黄阁麒麟舞被评为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8年10月,广州市南沙区黄阁镇教育文化体育中心为黄阁麒麟舞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黄阁麒麟舞已获得多个国家级奖项、20多个省市级奖项[1]。

(二)黄阁麒麟舞的社会价值

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又是民族走向富强的软实力资源。南沙黄阁麒麟舞作为一种民俗文化,表现了劳动人民对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安康幸福生活的愿望和向往。麒麟舞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又有宗教学、民俗学、历史学等方面的研究与传播价值,对加强民众凝聚力、规范民众行为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对于当地民众文化品格的塑造亦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二、黄阁麒麟舞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制约黄阁麒麟舞发展的自身因素

1.麒麟舞表演形式传统复杂

麒麟舞最初是醒狮舞和武术表演的附属节目,主要用于武术表演之后娱乐观众,调节气氛。所以,麒麟舞与武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学习麒麟舞需有一定的武术基础;武术基础越扎实,舞出的麒麟观赏性越高。因此,一般初学者需先学习一至两年武术方可开始学习麒麟舞,表演形式的复杂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麒麟舞的传播。

在当代,传统的麒麟舞在表演形式以及形象风格上较之醒狮舞有两大困境。

其一是表演形式过于复杂,黄阁麒麟舞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莫家拳的武功,有“绕头、抖头、左右扭头、跳跃、滚地、耍尾、采青”等许多基本动作和“双麒麟舞、玉麒麟舞、麒麟吐玉书”等繁多的表演套路,这是值得肯定和发扬的。但是,其在发展过程中却并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所有基本动作和表演套路都成“一锅粥”,也就造成表演形式复杂且时间较长的问题。据黄阁麒麟文化研究者麦耀秋所述,传统麒麟舞在表演之时,重复了很多基本动作和表演套路,表演很是繁琐复杂,并且很多动作毫无意义,观赏性不高,最终呈现出来的是一场接近30分钟的漫长演出。

其二是过于传统,缺乏创新。黄阁麒麟舞从产生发展至今,在道具、表演程序以及表演步伐上大同小异,在融合莫家拳以后,就基本保持不变,未曾继续创新发展,只有少数表演环节为了迎合观众的需求,才借用舞狮、舞蹈和武术中的某些动作。如今,麒麟舞要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重要节日进行演出,应在更多场合出现它的身影,其表演形式便是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麒麟舞传承人才的缺乏

传统的麒麟舞传承,一般为师傅口头教授,师傅与徒弟之间口耳相传,传承之间缺乏文字记录,导致学习麒麟舞的难度较高。一般人如果从十来岁开始学习麒麟舞,大约需要一年才可以达到入门的程度,其中练习武功基本功就需要六个月左右,在学成之后还需要经历多场演出,具备丰富的表演经验才可充当师傅,而麒麟舞在以前只在节日庆典上表演,由此便可得知麒麟舞真正展演的次数是不多的。最终的结果便是师傅很少、传承缓慢、人才紧缺。

作为一种大众民俗文化,黄阁麒麟舞的传播主体是当地群众,在黄阁当地创建了麒麟小学、麒麟中学。但当地居民对孩子的教育也是要求以学习为重,并不支持孩子学习麒麟舞。现阶段,麒麟舞非常缺乏专业的传承人才。

3.麒麟舞推广度不高

黄阁麒麟舞起源于清末民初,传承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很多当地人眼中,黄阁麒麟舞只能用于重大节日庆祝。其实,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还具备更多丰富的内涵。它不仅仅是一场喜庆表演,更是黄阁当地的一个地域文化象征、一种民俗文化艺术。要传承和发展黄阁麒麟舞,就要深入挖掘黄阁麒麟舞的本质、社会价值以及教化功能。

(二)制约黄阁麒麟舞发展的外部因素

1.地域因素的影响

限制麒麟舞传播的因素中最重要的便是地域因素。麒麟舞只在珠三角地区、长江中下游一带的一小部分地区盛行,远远不及狮舞的普及度和欢迎度高,在很多不太了解的人看来,麒麟舞便等同于狮舞,较少有人主动去了解麒麟舞。其次,麒麟队伍一般只会在春节、元宵之时在各乡村受邀表演或者私下进行表演,黄阁地区各村拥有的麒麟数量普遍只有一到两头,麒麟的数量少、人员少也是限制麒麟舞知名度的原因之一。另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除保留了下新年拜门的习俗以外,诸如用麒麟在婚礼上迎亲等习俗都消失殆尽了,这致使麒麟舞亮相的机会越发稀少[1]。

2.新媒体形势的影响

随着手机、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应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传播手段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麒麟舞并没有充分发挥出互联网、手机这些传播媒介的作用,人们很难通过这些媒介了解到更多关于麒麟舞的讯息,这也致使较少人认识并了解麒麟舞。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麒麟舞的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更新,因此,对麒麟舞文化必须在表演形式和传播内容上进行大胆创新,这是让麒麟舞受到大众欢迎并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3.政府扶持力度不足

在麒麟舞发展过程中,当地政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麒麟舞虽然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政府也在麒麟舞发展过程中采取了一些创新和改革措施,对于麒麟舞的赛事活动也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和鼓励。但对于一个民俗文化而言,这样的扶持力度是远远不够的。应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人才培养制度,兴建相关展厅展馆,让麒麟舞真正“走出去”,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三、推动黄阁麒麟舞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丰富表演形式,融入时代特点

由于黄阁麒麟舞的舞蹈比较专业化,导致了一种外行人看花俏、内行人看门道的局面。因此,黄阁麒麟舞应该在表演中加入更多大众元素,提高和观众的互动性,通过兼收并蓄,取其精华地学习借鉴舞龙舞狮中的优秀舞蹈模式,丰富麒麟舞的表演形式。在当下这个多元文化碰撞的时代,想要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并喜欢麒麟舞,应与时俱进,融入时代的新进元素。在丰富表演形式的同时要融入改革开放时代精神和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创新的同时加入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元素,这是对黄阁麒麟舞艺术的一种升华[2]。

(二)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进行宣传

当今社会,传播手段越来越丰富便捷,传播范围也日益广泛,例如当下盛行的短视频,黄阁麒麟舞也应紧紧抓住时代机遇,借助短视频等网络传播方式,把黄阁麒麟舞的优雅舞姿展现给更多的观众,让观众通过视频更深入的了解黄阁麒麟舞,为弘扬黄阁麒麟舞打下深厚的群众基础;其次,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发布关于黄阁麒麟舞的介绍、发展历史,表演视频等相关资料,并通过移动媒体进行传播。不断增加宣传的途径和渠道,并且在宣传方式上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能使麒麟舞文化稳步发展。同时为其他区域民俗发展提供一个可借鉴的经验,造就各区域民俗百花齐放的新局面[3]。

(三)健全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传承体系

当地政府应当提高对麒麟舞团队的关注度,与黄阁麒麟舞传承人共同建立相关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改革传承的机制,出台相关规章制度,让黄阁麒麟舞再创辉煌。黄阁麒麟舞教学,应在传承过程中不断改革创新教授形式,将传统的口头教授与多媒体相结合,规范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寓教于乐。

(四)政府加大投入,完善相关机制

黄阁麒麟舞的传承,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黄阁麒麟舞是南沙黄阁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黄阁的历史和南沙黄阁人民的情感。当地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力度,使黄阁麒麟舞的传承保护得到落实,具体可在场地提供、宣传、人才培养、活动举办等方面给以支持。

黄阁麒麟舞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其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政府可在当地博物馆设立相关展厅,开展主题交流活动,以传播黄阁麒麟文化,提高当地知名度,为黄阁麒麟舞带来较好的发展机会。同时,应该积极组织黄阁麒麟舞与其他区域民俗文化进行交流与合作,通过举办大型文化交流活动,既能使其他区域民俗文化在交流中不断发展,也能提高黄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四、结语

区域性民俗文化不仅是当地文化的沉淀,更是中华优秀传统的结晶。随着新时代的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唯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让更多人感受到它的魅力。应切实解决麒麟舞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发展当中的问题和难题,使这一古老的优秀文化得到更多人的喜爱,从而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猜你喜欢
麒麟民俗文化文化
麒麟“破冰”
麒麟献瑞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对麒麟
热贡地区民俗文化中的洁净观与实践研究
谁远谁近?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Research on the Low—Carbon Life of Stud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