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在济南地铁站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2019-12-27 13:51张燕燕
文化学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济南艺术文化

张燕燕

山东齐鲁文化资源丰富,作为经济、文化中心的省会济南历史悠久、风貌独特、文物古迹丰富,更有独特的地方习俗和文化传统。作为史前“龙山文化”的发祥地,济南环山群绕,王育济曾谓之“泉水印记”。济南素有“泉城”美誉,更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佳句,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这些共同构成了济南独特魅力的地域文化特色。济南地铁是展示城市文化的重要窗口,在建设中要立足让每位乘客都能感受到济南的古典与现代完美交融的城市魅力。地铁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形象、地域文化的宣传和呈现起着重要的展示功能,地域文化是城市存在发展的基础,地铁整体设计是城市文化体现的重要区域,将公共艺术应用于地铁系统,既是服务于交通运输管理的需要,也是展示城市历史文明、地域特色和城市形象的需要。

一、济南地域文化内涵

“地域”作为概念,是指由某种自然地理环境所构成的空间[1]。地域文化是指特定区域内传承至今、渊源流传、独具特色形成的自然风景、民俗民风、建筑文物、历史神话、文学曲艺等文明表现。

(一)济南之自然文化

1.地貌特征

济南有着特别的自然山水。“城即园林”,山、泉、湖、河、城成为人们欣赏济南、赞美济南的名片,也构成了世界少有的独特泉城风貌。济南市花是依水而生的荷花,市树是杨柳依依的柳树。济南“山水文化”对城市文化品质、风貌、特色产生了重要影响。

2.泉水文化

泉是济南城市的灵魂。清冽甘美的泉水流淌在济南的大街小巷,赋予着城市灵秀的气质和旺盛的生命力。泉是济南最大的城市文化特色。“家家泉水,户户垂柳”是济南城市风貌的独特画卷,济南老城形成了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五龙潭四大泉群。泉水穿梭于民居小巷,宛如翡翠,济南人民依泉而居,日夜叮咚,光彩璀璨,形成济南独特的城市文化形象之一。

(二)济南之历史文化

1.齐鲁文化

齐鲁文化是济南城市文化精神内核,是齐、鲁文化的相互融合。儒学在山东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代代山东人民的性格,山东人身上诚实不欺、信守承诺、开拓创新、刚毅自强等性格品质就是受到齐鲁文化影响。

2.大舜文化

济南城最早的雅号是舜城。大舜文化是齐鲁文化的源头。济南是大舜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底蕴深厚,大舜文化是济南创建精神文明城市、提升文化竞争力的弥足珍贵的资源。

3.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因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首次被发现而得名。龙山文化源远流长,见证了几千年中华文明进化的历程。四千多年前的古城,精美的黑陶、夯实的城墙,带我们回到史前济南。龙山文化不仅是济南辉煌城市文明的开端,而且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龙山文化遗址为研究中国文明起源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4.名胜古迹

济南有最负盛名四大泉群,大明湖和千佛山交相辉映。有舜文化遗址舜耕山、舜井、舜庙,建于东晋的灵岩寺,建于隋代的四门塔,建于金代的华阳宫,哥特式天主教堂和热闹的大观园,还有集商业、旅游、文化一体的现代特色宽厚里街,多方面展示了济南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三)济南之人文文化

济南有很多名人雅士,宋代词人辛弃疾、李清照等。济南民间美术、手工艺、戏曲璀璨夺目。除此之外,剪纸、鲁绣、面塑等传统手工艺也是济南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不仅是传统手工艺品,更是传承济南独有的视觉文化符号。

二、地域性公共艺术在地铁中的应用

地铁公共艺术是指在地铁空间内,围绕一定主题,对空间环境进行装饰设计,给乘客带来不同的环境体验。公共艺术是地铁文化建设不可分割的部分,同时兼顾城市文化载体的角色,优秀公共艺术设计作品,是宣传城市文化及形象的名片,也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2]。国内外应用地域文化元素创作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范例很多。在国外,莫斯科地铁是一座穿越历史时空的大型博物馆,充满了爱国主义色彩;斯德哥尔摩地铁站保留了原始岩洞特色;巴黎地铁站彰显出浓浓的人文情怀和浪漫主义精神。近几年,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地域文化元素应用到地铁公共艺术的建设,西安地铁钟楼站公共艺术文化墙是陕西特有的秦腔角色、大明宫西站营造出了一派皇家宫殿的景象[3],青岛地铁公共艺术充分塑造出岛城独有的“山海城”的海洋文化特色。地域文化的应用在保证地铁功能性的前提下,给乘客带来不同的精神享受。

三、地域文化在济南地铁站点公共艺术的价值作用

为推动山东“文化强省”的建设,提升“文化济南”的形象,济南地铁站公共艺术建设对济南城市历史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充分展现出济南的历史积淀、风俗民情、文化特色,也会推动济南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展,推动城市品牌的二次传译。

四、地域性公共艺术在济南地铁三号线部分站点建设中的应用构想

济南地铁三号线一期于2019年9月28日开通,起于龙洞站,途径孟家庄站、龙奥大厦站、奥体中心站、礼耕路站、丁家庄站、花园东路站、八涧堡站、张马屯站、王舍人站、裴家营站、济南东站,止于滩头站。3号线二期工程南起一期工程终点滩头站,北至遥墙机场站(途径川流站、向阳站、临港站),将后续修建完成。当今,地铁站的国际设计潮流主要有个性化和标准化设计两种。笔者认为,三号线地铁站建设应在标准站的前提下,对有地域特点的站点重点设计。标准站重在统一整体,重点站设计应充分展现济南地域文化特色。济南地铁站地域性公共艺术的设计策略可围绕“画泉城美景、打造科技创新、延续人文情怀”的思路进行,设计时应注意把握几点原则。

(一)主题性

济南地铁公共艺术构建可围绕“一线一主题、一站一故事、多站一画卷,多线话全城”的主线进行。三号线贯穿济南东部大动脉,东部是城市崛起的新中心,因此,可将三号线定位为“激昂历史-展望未来”这一主题,体现济南的辉煌历史文化底蕴和展望济南恢宏发展目标的“时代脉动”。东部是济南的高科技产业区,为此,应在地铁站公共艺术中注入科技元素,通过高新科技的运用,将城市文化元素进行再创作,以展示济南未来发展的新现代城市理念。

遥墙机场站可以“泉涌荷香”为主题。遥墙国际机场是国内外乘客往来的一个重要窗口,该站可以“山、泉、湖、河、城”几个最能代表济南特色的元素设计,使国内外游客一踏入济南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老济南文化的风情万种,在地铁的穿行之中,为国内外游客徐徐展现出一幅“一边是青砖碎瓦的老屋,一边是绿藻飘摇的清泉”的画卷,为广大游客的济南之行做一个前奏的引导和铺垫。对于济南本地人而言,也是一种艺术享受。在工作生活之余,穿梭于画卷之中,可以体验人在画中游的惬意。站点空间天花板的设计可以“泉眼”形态进行设计,色彩以蓝色为主,配以变幻无穷的蓝色光电技术,形成波光粼粼的泉涌美景。主题文化墙可选用老济南市民生活画卷,展现济南“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济南市民风貌。乘客通行的上下楼梯配以大明湖和荷花美景,描绘出济南城市独有的自然风貌。

临港站可以“齐鲁印记”为主题。山东临港经济开发区沐浴着“山水圣人”的齐鲁文化,以民风淳朴、文化底蕴丰厚著称,其公共艺术设计可围绕“龙山文化”“大舜文化”“齐鲁文化”来设计,描绘济南源远流长的“文化印记”。例如:利用本土黑陶为显著特征的文化遗存陶瓶陈列的方式,传达出悠久的龙山文化;提炼具有代表性的龙山文化符号、大舜人物形象、儒家文化精髓,利用艺术背景墙、壁画、雕塑等手法,展现出济南的历史文化积淀。

济南东站可以“泉城生活”为主题。火车站是外地游客进入济南的又一主要窗口,是济南一道传统文化风景线,所以,该站应着重体现济南的传统文化和民风民俗以及济南大城市的亲和力。为此,可以将鲁菜、剪纸、鲁绣、面塑、鼓子秧歌、吕剧、五音戏、羽毛画、手龙绣球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等设计成各种公益广告,或是利用场景雕塑放在站厅,宣传济南城市民众的本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感与认同感。

王舍人站可以“文明小镇”为主题,以王舍人历史文化发展为主线,宣扬小镇特色。

张马屯站可以“泉城腾飞”为主题,公共艺术设计上利用声、光、电等新媒体技术,带给乘客新的体验。还可将代表工业元素符号与科技发展结合,展示“济南因地铁到来腾飞发展”的美好寓意,展现出生态美好、科技美妙的济南现代化科技之城的形象。

奥体中心站可以“运动”为主题。奥体中心站临近济南东部新城堪称完美的建筑济南奥体中心,因此,本站的公共艺术设计可以体育元素进行设计。运动与城市文化相结合,构成这个城市的靓丽名片。奥体中心是鲁能泰山队主场比赛,也是济南城市足球文化最具标志性的地标建筑。提取相关足球文化元素,将足球文化进行设计塑造,可使之表达出济南足球文化内涵,延续足球文化。

(二)互动性与新科技的应用

在各站点添加二维码,通过扫描手机二维码与乘客进行交流,使乘客了解该站的主题文化、站点周边的建筑风景等,也可以微视频播放形式呈现站点的特色文化。在展现济南传统文化和民风民俗上,可以定期邀请民间艺人现场表演绝活等形式与乘客互动。济南地铁站公共艺术建设还应借助新媒体高科技手段,使乘客通过地铁寻找与城市内涵的更多共鸣,如通过通道灯光装置,行人通过时改变灯光色彩,通过变幻的灯光和图形变幻来满足乘客的心理体验。

五、结语

地铁是人们出行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地域文化是地铁公共艺术的内在精神。城市地铁公共艺术建设是规划者不断探索的课题,笔者在济南地铁公共艺术建设和发展中进行抛砖引玉,希望研究成果能为济南地铁公共艺术建设作出一点贡献。

猜你喜欢
济南艺术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纸的艺术
Paving Memory Lane
济南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Hi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