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商人》中鲍西亚的女性主义解读

2019-12-27 13:51
文化学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尼奥

刘 明

一、《威尼斯商人》简介

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中有许多经典的女性形象,她们真实体现了那个时代独有的女性特征,既丰富了剧作,又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些评论学家认为,莎士比亚的作品具有父权特征,构成了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此外,也有很多评论家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评价这一著作,并且分析莎士比亚作为一名男性作家是如何看待女性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的。

在《威尼斯商人》这部戏剧中,鲍西亚无疑是一位十分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她既美丽又富有,品质高尚,许多评论家认为她体现了莎士比亚的女性主义思想[1]。本文将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结合莎士比亚所处的特殊时代背景,从《威尼斯商人》中鲍西亚的三匣招亲、法庭争斗和“一磅肉”以及索取戒指等分析鲍西亚身上体现的女性主义。

二、女性主义的内涵

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女性在社会上地位的不平等及受到的歧视都普遍存在。女性主义于19世纪80年代在法国出现,意味着妇女解放,泛指与女性有关的争取与男性同等社会权力的主张,后传到欧美,逐渐流行起来。“五四时期”传到中国,定为“女权主义”。自20世纪30年代起,西方的女权运动变为分析为何男女不平等,开始强调性别分析。从“女权主义”到“女性主义”只是认识上的加深,二者并无差别。随着女权运动的高涨,女性主义逐渐深入政治领域,并且带有鲜明的政治倾向,促进了一些政治运动的发生。同时蔓延到了哲学领域及文学领域,一些杰出作家甚至将这种思想渗透到了文学作品中,不仅体现了女性的自我精神,彰显出一种独特的女性魅力,发挥女性的社会力量,更是从新的角度去发现新的问题,为文学领域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三、通过鲍西亚看女性主义

(一)三匣招亲

鲍西亚拥有贵族血统,不仅拥有地位、财产,还有美貌、聪明才智和良好的教养,奴仆成群,过着让人艳羡的生活。但她却不具有一般富家千金的陈腐观念和守旧思想,她有自己的主见且独立。然而,这样一位被别人羡慕的天之娇女却没有选择自己幸福的权利和自由。父亲在时,鲍西亚是个温顺听话的女儿,父亲去世后,又不能违背父亲的意志。“唉,说什么选择!我既不能选择我所中意的人,又不能拒绝我所憎厌的人;一个活着的女儿的意志,却要被一个死了的父亲的遗嘱所箝制。”[2]她希望能够自己挑选如意郎君,但是却不得不遵从父亲的遗愿,这是一个生活在父权社会下的女性对这个世界发出的控诉。

同时,她的美丽善良加上丰厚的遗产引来了形形色色的追求者,她的父亲临终前立下遗嘱,定下了她的婚事,鲍西亚因此陷入两难境地。虽然为难,但她在不违背父亲遗嘱的情况下,遵从内心想要追求爱情的想法。她对爱情忠贞,看重人品,不为财富和地位所动。正因为如此,她爱上了不贪图钱财名利的巴萨尼奥,在选择时用音乐和诗歌来暗示巴萨尼奥,最终通过鲍西亚的暗示,心上人选中了匣子。鲍西亚充分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没有违背遗嘱的前提下,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这正是父权社会下她敢于挑战父权社会中女性作为婚姻附属品的表现,也反映了她敢于反抗封建社会礼教。

(二)法庭争斗和“一磅肉”

在《威尼斯商人》一书中,第四幕的法庭争斗将全剧推向了高潮,鲍西亚更是尽情展现了自己的风采。安东尼奥是鲍西亚丈夫的好友,因为帮助巴萨尼奥求婚而向犹太商人夏洛克借了三千金币的高利贷。安东尼奥来信说,自己的商船在海上遇到风暴而行踪不明,无法如期偿还犹太商人的高利贷,马上要面临割肉还债的厄运,但却没有朋友愿意借给他钱来度过危机。鲍西亚与其素不相识,但听到这个消息后却毫不犹豫地说要借给他六千金币,这样的慷慨、果断、仁慈、大方是安东尼奥其他朋友所不能比的。

当夏洛克得知金钱不能解决问题时,便决定对簿公堂,要求索取安东尼奥的“一磅肉”,而这一磅肉很可能使安东尼奥性命不保。在此危急时刻,鲍西亚又女扮男装,以律师的头衔闪亮登场。面对咄咄逼人的夏洛克,鲍西亚镇定自若,先是机智答应夏洛克可以取安东尼奥身上任何一磅肉,但是,如果留下一滴血的话(在合约中,只写了一磅肉,却并没有答应给夏洛克一滴血),就用他的性命及财产来补偿。鲍西亚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将夏洛克一步一步引入自己的陷阱中,最终使夏洛克放弃“一磅肉”的补偿,逼其改信基督教来换取自己财产另一半的所有权,甚至还要把财产分给安东尼奥一半。不仅使安东尼奥获救,而且还维护了公平、正义、法律,也维护了尊贵的公爵的威严。

在法庭上,鲍西亚表现出来的是对法律的充分尊重。她先是希望用《圣经》中的语言来打动夏洛克,撤回上诉,但夏洛克不为所动。随后,她又提出以高于合约上几倍的数目赔偿给夏洛克时,夏洛克依旧不为所动。在这种情况下,鲍西亚义正言辞,在尊重法律的基础上,欲擒故纵,成功打败了夏洛克。在这个事件中,安东尼奥违约是事实,契约有效,他必须受到惩罚,在找到夏洛克违反事实之前,她只能和公爵一样承认控诉有效。但当巴萨尼奥想要“请堂上运用权力,把法律稍为变通一下,犯一次小小的错误,干一件大大的功德”[3]时,鲍西亚断然拒绝了他的要求,指出“在威尼斯没有谁可以更改既成的法律”,表现出了鲍西亚对威尼斯法律的尊重。

“法庭争斗”这幕精彩好戏充分赞扬了鲍西亚的机智勇敢,并谴责了夏洛克的残忍。在危难时刻,鲍西亚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勇于向狡猾的夏洛克进行斗争,拯救巴萨尼奥于危难之中,最终使夏洛克受到了惩罚。她的聪明才智、果敢与口才令威尼斯的男人十分钦佩,体现了她作为一名智慧女性的社会价值。在传统男权社会中,女性经济不独立导致了女性一贯忍让与顺从。但是,鲍西亚美丽善良,有着良好的教养,敢于抵抗父权社会,追求自己心中的理想爱情,并想要主宰自己的命运。她勇于走出家庭,女扮男装,隐藏自己的性别,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展现出女性被掩盖的才华。鲍西亚在爱情、经济上独立,不依赖男性,体现了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这一点在男权社会下难能可贵,与之对比的男性形象的塑造则处于被动、顺从的地位。

(三)索取戒指

这一部分是整个剧作的结尾,并且划上了圆满的句号。鲍西亚扮演的律师向巴萨尼奥索取戒指,作为替他朋友安东尼奥辩护的报酬,巴萨尼奥犹豫之后还是听从了安东尼奥的话。巴萨尼奥回到宫殿时,鲍西亚向他索要戒指,但他拿不出,于是鲍西亚责备丈夫没有遵守誓言,忽视了戒指的意义,并且一口咬定是把戒指给了别的女人。被逼无奈之下,巴萨尼奥极力解释,其实鲍西亚只是关心丈夫对自己是否忠诚,介意他违背誓言。最后,鲍西亚拿出戒指交给巴萨尼奥,并让他好好保存,再次强调了鲍西亚追求忠贞的爱情。

四、结语

莎士比亚作为一名男性,生活在父权社会下,其塑造女性形象时不可能刻意将其塑造为一位女性主义者。实际上,在文艺复兴的时代背景下,《威尼斯商人》成功刻画出一位具有鲜明特征的、个性解放的女性形象,通过三个场景中的惊人表现,表现出女性能够通过自己的才干实现成功,并且占据主动性。女性的成功和胜利无疑是所有女性的成功和胜利,这一表现也符合女性主义思想。虽然具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有着不完全性,但可以称之为一个觉醒的女性主义者,确实是人文主义时代的理想女性形象。

猜你喜欢
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尼奥
危机中如何展现领导力
谁杀了镇长
幸福的天使
论《威尼斯商人》中安东尼奥忧郁的经济根源
雅克德罗邀请嘉娜·维什尼奥娃成为品牌形象大使
浅析戏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
电影《威尼斯商人》中女性形象的悲剧美
致命的渎职
穆拉诺玻璃瓶,“威尼斯商人”的外衣
两句谱曲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