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无为”内在联系论述

2019-12-27 04:04龙晓敏
学理论·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无为自然老子

龙晓敏

摘 要:本文以王弼的《老子》为底本,辅之以帛书、简本的内容,综合了各家之所长,补各家之所短,探析老子的思想中最为核心的“道”“德”以及“无为”的内在关系。在笔者看来,三者的关系贯穿了《老子》的整个思想,弄清楚了“道”“德”“无为”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的修养,更是社会乃至国家有序发展的根本所在。“道”的重要价值在于《老子》所推崇的自然理性高于人类理性,人们只有不断地提升对“道”的认识,才能实现最终的“道法自然”。但是,由于个人的差异性,“道”在每个人身上所体现出的“德”也不同,而“德”的最高境界则以“无为”之态表现出来。这意味着,从最基本的“道”出发,悟道的过程就是积德的过程,当德达到一定境界后,即是“无为”,这也就是悟“道”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道;德;无为;自然;和谐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12-0054-03

《老子》中,最核心的关键词不外乎“道”“德”以及“无为”,了解这三个概念的内涵,有助于我们从整体的大局观看待老子的思想体系,而弄清了以上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就能对老子的个人修身思想、政治思想以及治国理想实现完备的推理演绎。

《老子》,又名《道德经》。可见,“道”与“德”在老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性。“道”是《老子》的根本,也是道家哲学最高的准则。它本是宇宙的本体,而它的存在又产生了世界。若能够正确运用了“道”,将“道”贯彻到自己的言行中,久而久之便会形成“德”。“无为”是《老子》思想体系中最高层次的精神境界,“无为而无不为”(第48章),则是老子所期待的理想状态下,圣人的完备状态或者是治国理政的核心。

在笔者看来,“道”是本源,“德”是正确掌握了“道”的姿态,而“无为”则是得“道”(即“德”)之后的理想状态。反之,也正是因为“无为”的存在才让“道”得以延续和发展。倘若世间万物皆可得道,那么“无为”便是让“道”得以长存的最好状态。

一、老子的“道”观

从《老子》的第一章开始,就在探讨“道”的性质问题。《老子》开篇就指出“道可道,非常道”,明确“道”是不可言说的,一切只能依靠自己的觉悟。正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道不可言说,源于它的博大,而言语本身就具有具象性,并伴随着个人的判断色彩。因此,以有限的语言表述无限的“道”无异于将“道”仅仅束缚于人狭隘的思维中。由此看来,“道”只能自见自悟,而万事万物也就有了自己应当遵循的那个不可言说只可领悟的“道”。

(一)道是万物本源

《老子》中,关于“道”的表述颇多。“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第25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42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第51章)

宇宙萬事万物皆由道而生,又因为道而存在。“道”不仅仅是宇宙万物的起源,也是因为“道”的潜移默化,人世间才变得多姿多彩。

“道■,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第4章)可以看出“道”实虚结合,似有载体却空虚无形,因此,其内在的能量也就用之不竭。这种若实若虚、没有边界、柔而不刚的“道”,就是天地的根本。加之“道”又无处不在,因此,从内而外,不管是个人,还是社会,天地万物都应该效法“道”而运行。“道”本身具备了无限的生命力,而“道”也创造了宇宙天地和万物生命,一切事物都是在“道”的怀抱里萌芽、生长、灭亡。生生灭灭的自然现象、万事万物都是“道”的显现。

此后,《庄子》也将“道”的这一特性进行了延展。东郭子问(道)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庄子·知北游》)可见,“道”是实实在在存在着,不论是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道”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二)道的根本特性——空

既然“道”无时无处不在,却又不可说,那么“道”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在笔者看来,“道”的根本特性,即“空”。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第14章)“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第35章)没有形状、没有声音、没有味道、没有质量,人的眼耳鼻舌身等感官无法感知“道”的存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凝结于人的思想精神所在,只能通过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天地之间,其犹橐■乎?(第5章)“大道■兮,其可左右。”(第34章)可见,“道”是空虚的,没有任何的内容,没有任何具体的规定,它具有空间上的无限性,时间上的永恒性。可以说,在“道”里,“空”是对“道”最完备的概括。反过来看,万事万物也终将化为“空”,而“道”是万事万物的存在根源,从这个意义上看,“空”亦是“道”的本质特性。

虽然因个体差异的不同,用“心”所得之“道”千差万别,然而悟道的过程却是万变不离其宗,因为感官无法认识“道”,只能用心灵去感悟,而“道”潜在的规则便是道法自然,返璞归真。这也意味着,悟道需要放空自我,按照本身的准则自然运行“道”,即可触及“道”的真谛。可见,“道”与“自然”规律是同一的。“道”即是“空”,“空”即是“自然”,不想不问不干涉,以让万物在“空”的状态下自然生长便是“道”。

二、老子的“德”观

在《老子》的“德经”首段:“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第38章)“道”有无为而无不为,同样地,真正有德的人是尊重其自然本性而不主动作为。

(一)德,乃得“道”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第21章)这一段全面解析了“道”和“德”的关系。

道是恍惚的,“德”唯道之命是从。德与道是相融相通的,道是德的根本,德是道的显现;“无道”即“无德”,“有道”即“有德”。陈鼓应先生认为,此句揭示的“道”与“德”的关系有三点:“一、道是无形的,它必须作用于物,透过物的媒介,而得以显现它的功能。道所显现于物的功能,称为德。二、一切物都由道所形成,内在于万物的道,在一切事物中表现它的属性,亦即表现它的德。三、形而上的道落实到人生层面时,称之为德。即道本是幽隐而无形的,它的显现,就是德。”[1]149

根据陈鼓应先生的这一观点,“道”与“德”所组成的道德体系就已经很明晰。“道”体现在宇宙万物中,它代表的是宇宙万物的根源。而“德”对于人类而言,即表现为品格、德行。能够将“德”发挥到极致的人,必然是真正悟“道”的人。

(二)德的理想境界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第38章)道、德、仁、义、礼五者之间的层次关系很显然被排列出来。道与德合乎客观自然,是最高层次的“修为”。那么“道”与“德”的表现又该是什么样的呢?“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第51章)“道”创造万物,是万物的主人,而万物要良性有序地发展,则需要“德”来蓄养万物。自始至终,万物成长讲求的是各司其职,不占有,不索取,不纷争。可见,万物掌握了“道”,便有了“德”,“德”又反过来滋润万物。而这也正是遵循“道”的初衷。

在笔者看来,“德”作为一种外在表现形式,由于同时具备与“道”相同的内在特质而不断向“道”回归,如此运转,“道”与“德”通过内在契合的力量完成二者的循环往复,最终形成在“德”上体现为不失道,在“道”上又体现为万物的德。长此以往,二者不断上升与平衡,形成了一种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和谐境况。

三、老子的“无为”

“道”适用于一切事物,包括宇宙、自然,也包含个体的修行;“德”则是修道者在遵循“道”时表现出来的素养。而“无为”则是“圣人”,即最高境界的人,是在“道”的指引下,所表现出来的“德”的最佳形式。

《老子》里“无为”出现过多次。譬如,“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57章)“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第64章)“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第3章)

可见,所谓“无为”,就是什么都不需要做,因为这里的“无为”是在“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为万物均按照已有的自然规律来办事,所以只要遵循自然规则,顺应天道和法则,一切事物都会朝好的方向发展,自然也就不需要任何人为的干涉。

(一)“无为”的三层表现

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37章)按老子的说法,天地万物皆为道所生化。道是无意识、无目的的,因此也是“无为”的。与此同时,在万物内部,“道”也发挥极大的推动作用,这种作用由内而外,表现为一种自为。长此以往,“道”也就看似无所作为。

从人的角度来谈“无为”亦是如此。因为人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他会通过自己的主观意识作用于事物,所以作为一种主观能动的外力,人所表现出来的“无为”不可能完全是无形无象的。因此,“无为”是老子的一种道德构想,它倡导的是人对事物的“无为”。即人在必须有所为时,要遵循事物的自然本性,不违背事物的发展。老子提出“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第67章)充分体现了老子认为人的最高道德修养就是不冒进,不争夺,顺应而为。

可见,老子的“无为”绝不是什么事都不做,更不是所谓的消极看待世事。老子的“无为”是为了将效能发挥到最大化,积极精进让万物自由发展到极致。

同样,老子将“无为”思想进一步发展到治国之道上,则表现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57章)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治国理念,治国之道就在于知人善任,君主无为却能让下属为之,则体现了国君“无为”的治国方针。

综上所述,“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依据社会群体中的天道或法则,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便可以无为而无不为。

(二)无为的前提——万物有“道”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第79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第5章)长期以来,人们对老子所谓的“不仁”“刍狗”多存在误解。事实上,天地之广大,万事万物在天地的眼里,都和刍狗一样,没有尊贵、卑贱之分,并且这些都不是天地所干预的。因此,“道”是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万物的生长只能遵循无所不在的自然规则。可以肯定的是,只要万物依“道”行事,便可以得到自然而然的帮助和偏爱。

可见,因为“道”的公正性与原则性,人与人相处,圣人治理国家的时候,只需有“道”的内在机制,人人便可以“无为而无不为”,社会秩序也因此可以实现良好地运转。

四、結语

“道”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道”虽然看不见,无形无象,说不清,道不明,但确实存在,并且由它产生了万物。而“德”是由“道”决定的,是“道”显现于物的外在表现,老子把它称为“德”,即“道”的属性表现为“德”。“道”产生了万事万物,而且内在于万事万物。在人生现实问题上,“道”体现为“德”,而“德”发展到最理想境界,即玄德或者“大道”之时,则表现为“无为”。因为世间万物按照“道”的自然法则生长,因此不需要干预也不需要有所作为。只要在“无为”的状态下,自然万物便可以朝利好的方向发展。如此循环往复,世间便会在“道”和“无为”的状态下有序运转,实现和谐共生。“无为”在笔者看来,虽然是老子的“理想”蓝图,难以实现,但是就其当下而言,倘若人人都可以在“道”的指引下有“德”,并朝着“理想化”的“无为”努力,则社会、天下便可自在和谐,而这也正是笔者写下本文的初衷。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猜你喜欢
无为自然老子
漫画
老子“无为”思想的价值研究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
智者老子
寻找老子【三】
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