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螃蟹的秘密

2019-12-30 01:50王蕊王雪珩
学前教育(幼教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寄居蟹钳子桃子

王蕊 王雪珩

九月份,小朋友们刚刚从小班升入中班,月月从家里带来了几只小螃蟹。班级的自然角来了新朋友,一下让孩子们都兴奋了起来,大家纷纷跑到自然角观察小螃蟹的一举一动。随着探究热情的升高,陆续有小朋友从家里带来小螃蟹。孩子们开展了一系列探究活动,特别是给小螃蟹命名的活动和探寻小螃蟹受伤原因的活动,充满了智慧和爱心。

活动一  小螃蟹叫什么名字

桃子带来小螃蟹的时候说:“王老师,我带来的这个小螃蟹叫寄居蟹,因为这种螃蟹没有家,它们总是住在死去的海螺壳里。等它们长大一点儿了,就再换一个大点儿的海螺壳当自己的家。所以,它的名字叫寄居蟹。”我正在感叹桃子能把寄居蟹的名字解释得如此清楚的同时,发现自然角其他的小朋友也听得聚精会神。钰新听完桃子的介绍,迫不及待地对我说:“王老师,我带来的螃蟹叫豹点蟹。”“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我追问。迪迪说:“肯定是因为它身上有豹纹吧,所以叫这个名字。”科学活动还是应该抱着一种严谨的态度去对待,我对孩子们说:“今天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上网查一查,看看我们班身上带豹纹的这种小螃蟹到底叫什么?把你查到的答案画下来,明天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第二天一早,迪迪就拿着她昨晚找到的答案,边指着她的画边说:“昨天我和妈妈在网上查了,咱们班身上带豹纹的那种小螃蟹就叫豹点蟹,它是一种观赏蟹,水陆养殖的。”孩子们把自己查到的资料互相分享,结果相同。

我们班的小朋友一共带来了三种螃蟹,一种叫“寄居蟹”,一种叫“豹点蟹”,还有一种螃蟹,长相最普通,关于它叫什么,小朋友们各持己见。桃子说:“我妈妈说,这种小螃蟹叫相手蟹。”成成说:“不对!我上网查过,面包蟹和咱们班的这种小螃蟹长得差不多,它应该叫面包蟹。”这种小螃蟹到底是什么品种呢?吃过午饭以后,我和谢老师描述了今天孩子们的争论,然后我们俩不约而同地蹲在自然角观察起了這群不知名的小螃蟹。谢老师说:“别说孩子们好奇了,就是我也很好奇这种小螃蟹到底叫什么名字。”我和谢老师先找了一家卖螃蟹的淘宝卖家,把小螃蟹的图片传给卖家帮忙看看,卖家告诉我们,这种螃蟹就叫相手蟹,是观赏蟹的一种。

抱着严谨的态度,下班后,我又去国家图书馆查阅《动物百科全书》,通过仔细阅读终于确定了我班小螃蟹的品种——寄居蟹、豹点蟹、相手蟹。

虽然我已经知道了这种小螃蟹的名字,但为了让中班的幼儿运用更多的探究方法,我就设计了个“找不同”的游戏:把面包蟹和相手蟹的图片找出来进行对比观察,看看哪种螃蟹的特征和我们班的小螃蟹一模一样,结果也就有了。过渡环节的时间,我把两种小螃蟹的图片贴在白板上,孩子们兴奋地开始对比观察。迪迪说:“相手蟹的背是方形的,面包蟹的背像圆面包,是圆形的。”童童说:“相手蟹的背是平的,面包蟹的背是鼓起来的。”肖尧说:“相手蟹壳的两边没有花边,面包蟹壳的两边有花边。”钰新说:“相手蟹的两只眼睛靠得不是很近,面包蟹的眼睛靠得很近。还有,相手蟹的钳子像两个大锤子,面包蟹的钳子不是那样的。”肖尧说:“我们班的这群小螃蟹的样子和图片里相手蟹一模一样,它们的名字就叫相手蟹!”孩子们通过“找不同”的游戏证实了自己的猜测。至此,我们终于知道了班里这三种不同品种的小螃蟹的名字了。

活动二  相手蟹怎么受伤了

一个周一的早上,几个先来的小朋友做完自己的事情之后,围到自然角看他们的小螃蟹。突然楷伦大声对小朋友们说:“你们快看,不知道是哪只相手蟹的腿和钳子掉了!”小朋友们都围上去看,真的是!“谁受伤了?咱们数数哪只相手蟹的腿和钳子数不对就知道了!”天天说。“就是这个长得小的螃蟹,它的左边的腿现在是1个!少了3个!右边的腿少了2个,还少了1只钳子!”楷伦指给小朋友们看。“怎么掉了?它得多疼啊!太可怜了这只小螃蟹!王老师,咱们把这只受伤的小螃蟹拿出来放在别的盒子里吧!”我答应了孩子们的请求。那几天,几乎每个小朋友看到小螃蟹的腿掉了,都会唏嘘一番。

“为什么这只相手蟹的腿和钳子掉了?”我问孩子们。有的小朋友说:“树枝把螃蟹的腿和钳子剐断了。”有的小朋友说:“肯定是小螃蟹生病了!”有的小朋友说:“它们是不是打架了?”根据孩子们的猜测,我请小朋友以后更加仔细观察小螃蟹的一举一动,找出小螃蟹的受伤原因,避免再有小螃蟹受伤。

“咦?怎么所有的相手蟹都不趴着,都站起来了?”小象平时座位的位置就在自然角,他觉得今天每只相手蟹的姿势都很特别。我顺势也请身边几个小朋友过来看看。“哪个小朋友能学一学,相手蟹现在是什么姿势?”我问孩子们。迪迪把胳膊弯成90度,膝盖弯曲,说:“小螃蟹就是这个样子!好像很生气!”“它们都不动!”小象说,“好像被定住了一样!”我建议小朋友们继续观察,不要走开,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小象说:“一个比其他小螃蟹大一点儿的螃蟹开始在几个小螃蟹的身上走来走去,后来,就用它的大钳子去夹身边小螃蟹的腿。”峰峰说:“我看见那个大螃蟹还用钳子夹别的小螃蟹的钳子,还夹别的小螃蟹的眼睛。”其他小朋友听到这个消息可吓坏了,觉得小螃蟹之间打架还会夹对方的眼睛,太不可思议了。“原来,那只受伤的小螃蟹的腿和钳子是因为打架才掉的呀!”迪迪说,“看来,螃蟹不是群居动物,可是王老师,我和爸爸妈妈去海边玩儿,为什么在海边一块岩石底下会有好几只小螃蟹呢?它们到底是群居动物还是独居动物呢?”“今天迪迪提出了一个特别的问题,我们今天回家和爸爸妈妈继续查资料,了解小螃蟹到底是独居还是群居动物。”我对孩子们说。第二天,我请妮妮在环节过渡的时候跟大家分享:“螃蟹是属于独居动物的,但是,也不是绝对的,有时候有的小螃蟹没有房子住,它也会和别的小螃蟹一起住在一个地方。”随后,孩子们把螃蟹缸里最厉害的那只小螃蟹单独放在一个缸里,以免它再伤害到别的小螃蟹。又把其他的几只小螃蟹放在几个缸里分开养,避免互相打架致伤的情况再次发生。

通过观察,孩子们终于搞清楚了之前的那只相手蟹为什么会受伤——打架所致,也了解到小螃蟹的钳子除了可以帮助它吃东西,还有防御功用。

孩子们对掉了腿的小螃蟹一直很担心,但后面的活动让孩子得到了一些安慰。瑶瑶发现寄居蟹和豹点蟹的钳子是一大一小。桃子说:“我妈妈说,螃蟹的钳子有大有小,是因为用的次数多的那只钳子就特别发达,不经常用的那只钳子就小。”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孩子们又发现小螃蟹是左边钳子也夹食物,右边的钳子也夹食物。小雯说:“妈妈告诉我,小螃蟹长的小的钳子有时候是因为它原来的钳子掉了,后来又长出来了一个小钳子,所以看起来一个大,一个小。”孩子们都很惊讶,好几个孩子都说:“那小螃蟹掉了的腿和钳子也一定能长出来吧?”一定能!孩子们期待着……

但遗憾的是,在一个早晨,早早来到班里的孩子们发现那只受伤的小螃蟹一动不动地趴在螃蟹缸里,小朋友用小棍轻轻碰它也不动。“它死了!”成成伤心地说。“不是说它的腿和钳子能长出来吗?小螃蟹怎么死了?”峰峰惊讶地说。“哎!肯定是它受的伤太严重了!”看到孩子们那么沮丧,我说:“孩子们别伤心,小动物的世界有自己的食物链,也有弱肉强食的规律。这只小螃蟹和其他的小螃蟹相比,它太弱小了,所以才在保护自己的过程中受伤,甚至不幸死去,我们小朋友已經很认真地在照顾小螃蟹们了,优胜劣汰也是小动物在大自然界中生存的规律。这只小螃蟹曾经是我们的朋友,它陪伴了我们很长时间,我们现在怎么安置它呢?”童童说:“我们把它埋在咱们班户外的番茄田里吧,这样我们每次户外活动的时候都能再看到这只小螃蟹。”成成说:“我们把它放在一个透明的小盒子里,里面给它铺上最喜欢的沙子、还要放上它喜欢吃的苹果。”从番茄田回班级的路上,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以后,咱们得更仔细地照顾小螃蟹了,尤其是那些长得弱小的小螃蟹,不能再让其他的小螃蟹受伤了,弱小的小螃蟹一开始就要分开养……”“对!咱们要一直陪着小螃蟹,让它跟着咱们班小朋友一起升大班,看着咱们毕业!”

在螃蟹受伤的这些日子里,孩子们对受伤的小螃蟹进行了精心的照顾,总结了一些照顾小螃蟹的方法。虽然最后小螃蟹不幸夭折,孩子们十分沮丧,但是,我觉得这也是一次让孩子们懂得热爱生命、珍惜生命,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机会。通过活动让孩子们懂得:每一株植物、每一个小动物的生命都和人类的生命一样宝贵。科学活动的开展除了要有探究性和科学性,也要对幼儿及时进行情感教育,借助恰当的机会,把爱的种子埋到孩子的心里,随着孩子们慢慢长大,这颗爱的种子就会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

猜你喜欢
寄居蟹钳子桃子
寄居蟹
小螃蟹找钳子
桃子
桃子
寄居蟹
寄居蟹
寄居蟹
出现得比人类还早的龙虾化石
人虾大战
等我回来再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