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视角下的广西红色文化自信培育研究

2020-01-01 01:25陆观荣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21期
关键词:广西培育红色

方 婷 陆观荣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其实说到底就是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该国家和民族的人们对自身文化高度认同的一种自信心状态,是民族自豪感的体现。据此,可以说红色文化自信也是人们对红色文化自身价值的充分肯定以及对红色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持久生命力的坚定信心。习近平同志也曾强调,我们要不忘初心,把红色资源充分利用好、把红色革命传统好好发扬、把红色基因好好传承下去是共产党人乃至全国人民的重要使命。红色文化只有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所认同并传承,其生命力才能真正延续。现今,要培育广西红色文化自信,就让我们不禁思考:广西红色文化产生的根据是什么?哪些值得我们认同和自信?首先,广西红色文化本身合理的历史传承性和优秀的文化内在基因所显现的主体价值,就值得我们认同和产生自信。在论证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关系时,可以说红色文化自信的基础和前提就是文化认同。只有通过不断加强创新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形成红色文化学习的社会氛围,唤起人民群众的红色文化自觉,强化全民红色文化意识,才能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无形之中成为日常生活自觉而达到“润物细无声”。

1 广西红色文化自信培育的基础

文化认同其实是价值认同,是指人们对自己国家或民族颇具意义的事物以及文化物象蕴含价值的高度肯定,即人们在思想观念、心理和行为上对文化的认可及传承,核心是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认同。[1]广西是战略地位重要的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也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革命活动和建立地方组织较早的地区之一,是名副其实的红色文化地。广西有着很好的红色革命传统,发生过许多重大革命历史事件,涌现了较多著名红色革命人物,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影响深远。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后,广西各族人民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为民族团结和南疆的和平稳定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等。据有关统计和可靠资料显示,广西全区各类红色资源单体丰富,有大大小小的军事指挥机关旧址、战场遗址、烈士陵园、纪念碑塔、陈列馆、纪念馆等三四百处,还有各类影视档案资料、文字、歌曲、图片资料,都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革命足迹,展现了百色起义、龙州起义以及红七军、红八军在八桂大地留下的光辉历史。诚然,广西红色文化资源中也包括了一些档案资源,主要是影视档案资料和文字图片资料为主。它们都是广西人民巨大的精神文化财富。[2]近年来,广西积极推进建成了一批红色文化街、红色文化创意园、红军古村寨的红色旅游示范项目,把红色旅游与传统观光旅游、生态旅游、民族民俗旅游、乡村旅游等旅游类型进行有效结合,得到较快的发展。全区现已形成右江流域聚集区、桂北聚集区、红水河流域聚集区、左江流域及中越边境红色旅游区、北部湾聚集区、西江流域聚集区、桂中聚集区等七大红色旅游资源聚集区,其中革命老区百色更是全国红色旅游目的地之一。[3]丰富的红色资源并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和保护,便形成了现今具有当地特色的广西红色文化,为越来越多的国人所了解和探寻,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精神动力,这也是广西红色文化自信得以培育的基础所在。

2 文化认同对广西红色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作用

文化认同是广西红色文化自信培育的前提。受众在接收信息过程中呈现出选择性特点,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传播信息真正能进入受众大脑记忆的只占少部分,他们会有意或无意选择符合自己认同范围的信息。因此,广西红色文化只有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所认同并传承,其生命力才能真正延续。现今,要培育广西红色文化自信,就让我们不禁思考:广西红色文化产生的根据是什么?哪些值得我们认同和自信?首先,广西红色文化本身合理的历史传承性和优秀的文化内在基因所显现的主体价值,就值得我们认同和产生自信。在论证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关系时,可以说红色文化自信的基础和前提就是文化认同。只有通过不断加强创新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形成红色文化学习的社会氛围,唤起人民群众的红色文化自觉,强化全民红色文化意识,才能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无形之中成为日常生活自觉而达到“润物细无声”。

促进文化认同对广西红色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文化认同对广西红色文化自信具有教导作用。红色文化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红色文化所主导的价值观跟人们自身的价值观实现整合,使其能够吸纳红色文化绝大部分的精华因素,保持正确的价值取向。[4]广西人民是本土红色文化最重要的受众,在文化的接受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加强其文化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制腐朽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对他们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较强的教化作用。广西红色文化认同也是具有目的性的,可以使人民群众遵从社会的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充分利用好广西红色文化在认同上的导向作用,形成对社会公众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进一步培育广西红色文化自信。第二,文化认同对广西红色文化具有传承作用。人们的红色文化认同即是对其价值观的认同,进一步说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在如潮的社会观念面前,需要人们自觉抵制市场经济不良效应影响下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袭和西方价值观的渗透。通过红色文化的熏陶,推进文化认同,把广大人民群众凝聚起来。[5]发挥群众的力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只有得到他们的认可和接受,才得以继承。其中,青少年学生既是红色文化的受众主力又是传承的主体,在学校教育文化氛围中成长的学生,需要将红色文化的价值观融入到他们的思想和观念。因此,加强大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红色文化认同能使其真正接纳红色文化中的核心价值,从而形成文化自觉和认同,才会实现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

3 当前广西红色文化自信培育面临的挑战

广西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党及一代代革命先辈在广西浓墨重彩历程的见证。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开放水平的扩大,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趋于多元化,一部分人出现了思想道德和价值观的偏差,红色文化弘扬和发展的实效性有所降低。比如,对红色文化及人物的质疑声音开始涌现,学习和传承红色文化“过时论”开始动摇一些人的价值立场,不少人开始持功利性眼光看待红色文化。

根据近年来研究者的调查研究及新闻媒体报道,当前广西社会大众对广西红色文化的认可度总体比较高,红色文化系列活动仍然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但是也存在文化认同度较先前有所下降的现象,主要体现在年轻一代的认同度则相对不高,较少引起他们的共鸣。红色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对一些红色人物或事件内容过度理想化解读,一些传播形式也过于行政化,一些红色文化产业也过于功利化,以至于部分红色文化传播内容脱离人民群众实际。在红色文化认同和发展上,不仅因其脱离实际而无法产生广泛的社会认同,还会适得其反的削弱其文化感召力,更不利于红色文化自信的培育。另外,改革开放后国外各种文化思潮、价值观念与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产生碰撞和冲突,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及腐朽思想的渗透,一些社会成员出现价值取向不明、自我信仰不坚定、是非辨别能力不强、对社会主义制度和文化进行怀疑批判、崇洋媚外、唯外是用等现象,表现出追求物质功利化,红色文化历史记忆淡化,造成一定的精神空虚化。

与此同时,历史虚无主义网络虚假信息也对广西红色文化自信的培育造成一定的干扰。在当今融媒体时代,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网络或其他媒体渠道,捏造史实,丑化革命历史。这在一定程度干扰了一些理想信念及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的社会大众价值观念,特别是对心智还没完全成熟的青少年。

4 文化认同视角下广西红色文化自信的培育路径

4.1 充分挖掘广西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内涵,提高社会大众的认知

实现红色文化认同,培育文化自信首先要对充分挖掘其内在的价值。只有让社会大众对广西红色文化及其发展历程有较充分的了解,才能使其形成正确的认知。广西作为全国红色文化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份,自然有了必要的资源基础。如何发挥它的作用,增强它的文化认同,培育红色文化自信便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为此,社会各界应该对广西红色文化进行科学研究,更加注重加强其内涵理论研究和历史进程研究。[6]从不同的视角把更多的价值内涵挖掘出来,对相关研究成果加以推广,不断丰富深化改革的红色文化理论指导,加强对广西红色文化中理想信念、价值观、红色传统、广西抗战精神和当代广西精神等进行内涵提炼,从而帮助人们增强对广西红色文化的接受和认同。在生产生活中学以致用,助推广西红色文化成为广西社会各项事业建设发展的营养剂。其中要特别针对青少年学生的精神需求,找到适应他们身心发展特点的内容挖掘切合点,便于他们的学习理解,让他们切身体会到红色文化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宣传教育内容日益生活化大众化,建构合理科学的广西红色文化学习教育机制,是增强社会大众对广西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充分调动人们对红色文化传承的主动性,培育红色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

4.2 立足红色文化认同,强化广西红色文化自信教育

广西红色文化长期以来在坚定人们的理想信念、促进广西民族和边疆的团结教育以及凝聚广西社会力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广西各界要立足红色文化认同,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广西红色文化自信培育。广西各级教育部门和单位要特别重视对广西大中小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通过红色文化教育,社会大众接纳红色文化的价值观念,形成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在树立了文化自信心后自觉传承红色文化基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发挥红色文化的价值作用,教育者和传播者得立足红色文化认同,坚信红色文化永不过时,理直气壮地宣传红色文化,有底气地弘扬广西革命老区精神,进而在社会形成红色文化学习的氛围,加强校园红色文化宣传教育的建设。各学校应当敢于担当,利用本土的红色文化大方自信地融入到课堂教学及班会活动中来,寻求最大化地实现红色文化的德育功能。青少年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身上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在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上,要努力改变纯粹的说教方式,采取各方面联动的教育方式。如,把理论讲授、案例分析、现场教学、场景体验等方式综合起来,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走进红色革命区域,亲身感受广西本土的红色历史现场,感受红色文化的温度,在无形之中受到教育的熏陶,有所感悟,进而能产生情感共鸣,促使其了解红色革命史,对红色经典肯定,对红色革命人物崇敬,最终实现红色文化认同和自信。广西红色文化在学校教育的加强,在某种程度上让红色文化成为激励青年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前行、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因此,培育广西红色文化自信须立足本土红色文化并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协同作用,开展红色文化自信教育,让社会大众特别是年轻人体会其文化魅力和感染力,认同和传承红色文化。

4.3 以媒介融合方式创新传播形式,有效推进广西红色文化认同

在网络时代,广西红色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必须把新媒体平台作为重要阵地,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各自优点融合起来,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能极大促进广西红色文化的深入人心,进一步提升社会大众的认同度。新媒体提供信息具有明显的碎片化特征,多元化信息会对受众的注意力思维产生干扰,我们在广西红色文化的传播中必须把多种媒介结合利用,以融合联动的方式引起受众的注意,以更好地推动红色文化全方位并持续有效的传播。如,党政机关红色文化宣传内容板块可选择电子报纸的形式,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地展现传播内容,这样对受众更有吸引力;本土电视媒体可以开设广西红色文化传播系列栏目或者综艺节目,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注重趣味性,寓教于乐,吸引受众眼球,同时借助电话短信和微博等方式保持和受众的实时互动,进一步提高传播的效果;成立多个广西红色文化学习研究单位和组织。开展多类型、多途径的传播活动,比如可以每月在网络或台前幕后定期举办红色歌唱比赛、红色论坛讲座、红色知识竞赛、红色文艺演出等活动途径进行广泛宣传,强化全民红色文化意识,形成良好的红色教育社会氛围,培育文化自信。总之,彰显时代性和边疆民族性的广西红色文化传播应与时俱进,采取"互联网+广西红色文化",主动占领网络阵地,澄清歪曲红色文化的网络谣言和批判不良的网络论调,不断扩大受众群体。只有充分利用网络来推进彰显时代性的红色文化传播,使其取得最大化的传播效果,才是红色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路径。

猜你喜欢
广西培育红色
广西贵港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追忆红色浪漫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诗歌五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