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城市休闲服务业协调发展研究

2020-01-01 01:25李章鹏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21期
关键词:服务业居民机构

李章鹏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山东青岛 266555)

引言

近年来,我国第三产业在迅猛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第三产业的关键内容,旅游休闲服务业不仅关系到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而且还直接影响到当地经济增长效率,所以,想要为当地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必须要确保旅游城市休闲服务业协调发展。

1 旅游城市休闲服务业概述

当前旅游城市休闲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中,其主要矛盾就在于相应地区之中,一旦旅游经济活动逐步成为了主导产业后,如果更加高效、稳定的对各个产业部门体系的内部结构展开优化调整,使得旅游城市的休闲服务业能够在真正意义上与地方经济运行系统加以融合,从而更好的发挥出休闲服务业的带头作用。休闲服务业,其主要指对区域内群众所展开的综合性服务体系,满足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个各项基本需求,具体包括社区部门、旅游部门以及各种交叉部门。而想要更好的理解旅游城市当中的休闲服务业,就应当对其发展脉络进行深入探究。

1.1 行业介绍

对于旅游活动来说,主要目的为休闲,通过对优美景色的观赏,以及相应旅游活动的参与,使人们产生愉悦的心理,并得到心里的满足,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所谓的休闲,指的是在相应时间内,个人所从事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的主体认知,其中所表述的“相应时间内”,是主观上规定的非义务性、自由或闲暇的一段时间,与游憩具有显著差异。而对于旅游来说,指的是动态的游憩,即个体休闲的经验形式,是一种离家在外的活动。其中所说的动态,并不是行为表征,而是距离上的介绍[1]。人们在旅游时,任何消费活动的进行,都是为了达到休闲的目的,其可以与当地居民共同游戏,享受相应的基础设施,从而为当地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所以,在旅游城市休闲服务业协调发展时,必须要注重略有人员与当地居民的具体情况。

1.2 旅游城市中休闲主体及其行为

从行为心理学的层面来说,随着旅游人员的涌入,会导致旅游城市休闲状态发生较大改变,并通过与当地居民接触,逐渐融为一体之后,不再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在休闲主体当中,由两部分构成,一个是外来者,即旅游人员,另一个是内部主体,也就是当地居民。在旅游城市当中,存在多种类型的休闲活动,每种活动所具备的观念存在一定差异,从而在游憩活动的基础上,出现了多重体系。旅游人员参与休闲活动时,可以针对自身的具体情况,所以进行选择,但随着外界文化的不断涌入,会对休闲活动造成一定干扰[2]。所以,在休闲活动内,应赋予其道德因素。在西方国家,以放纵为主,因而在休闲时,不能严格约束自己,将自由看做是休闲的主要目的,进而出现了很多不良现象。而在我国,则以游憩为主,重视人、社会、环境和谐发展,在休闲过程中,防止各类不良现象的发生。

1.3 休闲服务业的内涵以及演化

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观察目前的休闲服务业,能够发现群众的休闲概念,主要是在当地居民以及外界旅游者的相互刺激之下,才使得休闲观念能够逐步发展起来。反过来看,休闲服务业同时也对旅游者的行为模式以及具体需求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并且休闲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促进地方旅游城市发展的关键所在。

而在劳动以及休闲这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上加以分析,发现这两者其实属于一种矛盾共同体。通常情况下,休闲主要就是在生活必要时间外,自身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而劳动则是指群众因生存以及其他主观原因的影响,被迫进行劳动的一种活动方式。随着当前社会经济以及群众日常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休闲社会得到了逐步的完善优化,并且使得劳动与休闲这两者转向内化方向发展,各类诸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力量和才能”的理论不断涌现。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劳动,已经不再是群众生活的主要内容,休闲同样占据了重要地位,因此,如何有效融合两者,使其能够协调发展,将是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同时,等级化、多样化以及个性化,也将慢慢成为休闲观念的主要特征。

2 旅游城市休闲服务业的协调发展

2.1 部门构成的多重体系

旅游城市休闲服务业,能够更好的满足各类消费者在基本生活以及休闲时间内所产生的实际需求,并且包含了部分工农业中,只有少数对人类主体的休闲方面需求进行服务的部门以及企业,例如陶艺作坊、农业观光以及农家小院等等。通常产业的划分方式,主要就是按照客观序列,将进行的经济活动与内在联系之间展开更加系统、稳定的识别,而休闲服务业则与其完全不同,其界定方位可以将群众经济活动的主要特性作为基础的划分依据,并以来进一步提升对群众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服务业部门的整体把握力度。

在当前的世界环境中,部分发达国家内部旅游城市所推崇的休闲服务业,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分别是营利性组织、非盈利性机构以及公益事业这三种具体部门,由于目前的旅游经济逐渐向着市场化方向运转,使得各类营利性组织逐渐占据了较大比例。例如:美国的休闲服务类项目,有95%都是由营利性服务机构所承担的,并且还能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来加以调整;而非营利性服务机构,则主要针对城市中的老年人员以及青少年进行服务。假定在休闲服务业中有着3000亿美元的消费金额,其中只有80亿左右是政府方面提供服务,130亿左右则是非营利性服务机构所展开的服务,其余部分则全部属于营利性服务机构。由此也可以看出,旅游城市内部的休闲服务业,其基本构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的主要需求,而城市内部的居民以及旅游者,则是决定休闲服务业的多样性、动态性组织结构的关键因素。

2.1.1 营利性机构

在多重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首先要加强对营利性机构的重视程度,即由个人或股东所拥有的私营休闲设施即企业,这些机构参与时,主要是为了创造更多经济效益,所以,应以利益最优化为原则。对于这一类机构来说,具有较强的市场敏感性,能够及时发现市场的变化情况,同时可以加强对有效资源进行整合与重新进行分配,存在较高的灵活性,使得旅游休闲服务活动开展时,能够紧跟时代步伐,满足各个时期市场的实际要求,从而为旅游人员提供更加良好的服务。该机构参与时,一般涉及下述几个方面:(1)基础设施,如景区建设、餐饮场所等;(2)休闲产品,如景区内设计的游戏器械、运动其他以及其他与此相关的内容;(3)文化娱乐活动,如组织娱乐比赛,健康讲座宣传,以及景区内的相关会议等[3]。

2.1.2 非营利性机构

在多重体系构建时,还应吸引一些非盈利机构,对于这类机构及其建设的基础设施来说,通常归当地政府管辖,在参与时,或从政府财政支出当中,获得一定的扶持,并在休闲活动开展时,存在相应的经营权,只需要向旅游人员收取成本费即可。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公园、公共娱乐场所、青年服务机构、救灾机构与慈善机构等[4]。此外,对于一些重点的休闲设施,如国家博物馆、公共运动场地、旅游咨询中心等,不能收取任何费用,而是向人们提供无偿服务。

2.1.3 公益机构

除上述两个方面之外,还包括一些公益机构,由其建设一些公益性的休闲设施。对于公益机构来说,一般由两种类型,一种是慈善组织,另一种是联合协会,其利用自身公益性的特点,从社会多个方面,获得一些资金捐助,通过基金与托管的手段,对基础设施展开管理。公益机构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显著的义务属性,并非以获利为最终目标,其关注的更多时候其他方面的问题,如是否满足现代人对旅游休闲的需求;旅游休闲时,是否对环境造成破坏等,其主要是针对这些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确保休闲活动开展的同时,加强对环境保护,促进多方面和谐发展[5]。所以,公益机构参与多重体系时,一般是对服务社区进行经营,针对社区群众的具体需求,结合其他机构的管理方式,设计出属于自身的管理模式,从而给予社区居民更加优质的服务。

2.2 产业聚集的空间表现

2.2.1 社区活动服务

从空间的角度来说,在旅游城市当中,存在很多社区,其通常是对当地居民提供服务的,针对居民的具体需求,建设出相应的活动场所,使居民能够更加愉快的生活。在经济迅猛增长的今天,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从而对物质生活条件产生了更高的要求,这一背景下,使得我国城市当中,逐渐构建出很多休闲场所,特别是在旅游城市这一现象更加显著。在很多以旅游业为主的城市,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社区”,这些“社区”的服务对象并非为当地居民,而是外地旅游者,如租售外销公寓等,这些“社区”的出现,逐渐扩大了社区的服务范围,为人们的休闲娱乐构建出良好环境,进而促进整个地区的发展。

2.2.2 游憩商务区

旅游城市内,存在很多双重服务区,而现在这些服务区当中,最为常见,也是非常关键的就是游憩商务区,这些商务区建设时,不仅关注了当地居民的实际情况,而且还考虑了外来旅游人员的具体需求,因而旅游人员到该城市旅游时,都会进入这些服务区。从这一方面来说,一些旅游城市建设时。针对自身的特点,打造出各种类型的街道,如购物街等,通过这些街道共同组合下,形成了商务区,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点,想要推动旅游城市更好地发展,必须加强对该类型商务区进行构建。同时,还可以根据当地历史文化,加强对旧居舍的开发,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从而对旅游人员产生更高的吸引力[6]。

2.2.3 景点景区

从主体角度来说,景点景区经营时,大多数为外来旅游人员,其服务水平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旅游人员对休闲娱乐的感受,只有向旅游人员提供良好的服务,才会获得满意,进而为景点景区的推广奠定良好基础。目前,我国5A景点评选时,也将服务体验作为重要指标之一[7]。近年来,我国环城市旅游业迅猛发展,在该产业的带领下,使得城市居民本地游逐渐提升,这一背景下,景区景点经营时,不仅需要为外来游客提供服务,而且还需要对当地部分居民提供服务。

2.3 旅游城市休闲服务业的前景

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城市中休闲服务业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不论是外来旅游人员,还是当地的居民数量均得到了显著提升,从而为该产业创造了更多的收益。从国际的角度来说,旅游城市经济增长时,主要来源综合性休闲服务消费,以英国为例,在2019年,这项消费总金额为10.29万亿英镑,在整个消费市场内,占据较高的比例,将近达到30%,其中,以餐饮为主,占比为41.6%,家内休闲次之,占比为29.1%;之后为旅游度假,占比为20.6%,最后为户外运动,占比为8.7%[8]。对于上述活动来说,以城市环境为主,因而其休闲服务的潜在领域还在逐渐扩展。

2.4 旅游城市休闲服务业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特别是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但在旅游业建设时,依然存在关注外来旅游人员,而忽略当地居民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无法向人们提供最为良好的休闲服务[9]。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包括下述两个方面,首先,虽然城市居民生活水平较高,具有较高的休闲参与热情,但由于时间、精力等不是很充足,因而很少真正参与进来;其次,一些设施建设存在问题,并不符合城市居民的实际需求,也会对其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应改善这一情况,加强对当地居民的重视程度,通过对当地居民的分析,对其产生更加深刻的了解,并以当前休闲服务模式为基础,逐渐融入符合当地居民需求的内容,确保休闲服务满足各方面人员的需求[10]。

3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逐渐转变了以往的生活理念,并对旅游休闲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达到这一要求,才会向人们提供良好的服务,使得人们达到休闲娱乐的同时,推动旅游休闲服务产业更好地发展。所以,旅游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应加强对这一方面的重视程度,并利用自身现有资源,通过相应的手段,构建出完善的发展体系,不断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为当地经济协调发展提供重要帮助。

猜你喜欢
服务业居民机构
石器时代的居民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