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体育教学中的终身体育教育

2020-01-01 07:55苏伟栋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28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体育运动大学

苏伟栋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 100192)

大学体育教学受到人才素质高要求的影响,积极提出终身体育教育理念。社会进步与教育改革下,要求当代学生具备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拥有健康的身体与较高的综合素质。终身体育教育理念的产生与应用,是大学教育发展的契机,也是对学校体育运动发展、学生体能提升的延伸。终身体育教育扩展体育教育范围,以学校为中心延伸到家庭以及社会中。当然大学体育教学中的终身体育教育在实施中并非一帆风顺,学生体育理念本就不强,对终身体育理念更是不够重视。走出校园后的学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逐渐忽略体育运动,所以终身体育教育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总结更适合大学体育教育与人才发展的教育方法。

1 终身体育教育的内涵

所谓终身体育教育,着重对长期、持续运动教育为主体,让体育成为人生的一部分,不管环境、年龄等的变化,能够始终保持运动。终身体育近些年在大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更好地培育学生体育精神,增强学生体能,锻炼学生的适应能力,将终身体育纳入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1]。根据学生对于某个体育项目的喜爱,组织学生更多地参与到项目中,坚持做到持续锻炼,不仅体能得到锻炼,始终保持身体在健康状态,无形中养成长期锻炼的体育意识,这样一来,学生毕业步入社会,依然能够坚持体育活动,从终身锻炼中受益更多。终身体育教育具有全民性、长久性等特点,学校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制订终身体育计划。

学习、生活的快节奏,大学生的学习内容越来越多。大学体育运动帮助大学生协调身心健康,成为学习与成长的一部分。体育运动作为社会文化活动,不仅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精神上的需求。大学体育是终身体育教育的有效载体,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喜欢的体育运动,通过参加体育运动身体得到锻炼,以运动为桥梁磨合与同伴的默契度,获取更多锻炼的快乐,体验不同的情感变化。大学终身教育与家庭、 社会之间的结合是大学体育终身教育当前研究的重点,学生在大学阶段在体育课程的要求下能够持续参加体育项目。但是学生毕业步入社会,没有体育课程的选择,加上工作与生活压力,会不自觉地放弃运动[2]。对于这种情况,必须在大学体育教学阶段激发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积极传授体育运动技巧,灌输终身体育运动意识,大学作为学生步入社会的关键阶段,认清大学体育定位,及时做好校园、社会体育锻炼的衔接工作。

2 目前大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欠缺完善的专项教材与评价体系

在教学实践中,大学体育缺少专项教材,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只是依据自身水平,想到哪些知识就教哪些知识,缺少一个循序的过程,导致大学体育教学活动系统性较低。在考核方面,更是欠缺体育锻炼标准和考核标准,只能依据教学内容确定,边学边归纳。

2.2 班级缺少有效的管理

大学时期为学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控能力还未完全发展成熟,现代教学模式突破了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了重新组合,导致学生间的人际关系等受到限制,一些需要深入研究的项目无法顺利进行。另外,学生学习热情并非一成不变的。特别是大学生,受外界影响较大,一段时间后,兴趣会发生一定改变,甚至某些学生反复更换项目。这都会影响班级正常教学。

2.3 教学条件不足

一般情况下,现代教学对体育教师的综合素养要求比较高,需要其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而在实际中,诸多学校无法满足此种师资需求。在选课中诸多学生选择新兴的体育活动,但缺少专业教师教授。一些体育教师不愿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希望通过新教师来改变这一情况,严重阻碍学生学习。现代教学模式对教学设备的要求比较高,这对教学条件不足的学校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3 大学体育教学中实现终身体育教育的有效措施

现如今,大学终身体育教育实现的有效措施有很多,其中比较常见的是完善大学体育教育课程、创建有利的终身体育教育氛围、 实现学生自主选择体育课程、完善大学终身体育教育设施、完善终身体育教育考核系统、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详细内容如下。

3.1 完善大学体育教育课程

在当前大学体育课程基础上增加终身体育课程,完善大学体育教育体系,充分利用体育课程的教育载体,为学生传递更多终身体育的优势,树立正确的终身体育意识。终身体育课程的设置,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利用有效体育课程制度的规范,熟练掌握基本体育健身知识点基础上,不断提升竞争意识,以此改善原有的生活方式,真正做到健康、文明的进行体育运动[3]。终身体育教育课程鼓励学生长期运动,选择感兴趣的运动项目长久参与,实现学生体能的增强,促进全面发展,完善学生健康人格,奠定参与工作后坚持运动的基础。终身体育课程建设的同时还要提出明确的指导思想,优化体育课程结构,以全新的体育教育方式,实现娱乐、健康竞争以及生命的多方教育。帮助学生真正认识到长期坚持体育运动的意义,制定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始终保持运动兴趣[4]。

3.2 创建有利于终身体育教育氛围

终身体育教育在有序指导下积极展开,教师作为终身体育教育的执行者与推动者,还要注意终身体育教育氛围的营造。大学体育课程作为灌输终身体育理念的关键载体,体育教育氛围能够使终身体育教育得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制定详细的体育知识体系,做好体育宣传工作,打造易于学生理解的体育文化形式,进一步落实终身体育教育模式,改善大学体育教学质量。良好的体育宣传能够促进学生主动选择终身体育项目,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无形中培育学生养成终身锻炼意识[5]。终身体育教育氛围还需要组织多元化的体育活动,利用体育活动使得体育文化模块化。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模块去了解体育活动,锻炼体育能力,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学校为了更好地实现终身体育教育,积极组织体育知识问答,聘请名人在校园举办讲座,发挥名人宣传的效应,吸引更多学生的注意。鼓励学生参与校与校之间的体育文化活动,通过体育文化活动氛围的渲染,学生坚持锻炼的时间得以延长,甚至组成终身锻炼互助小组,彼此监督下坚持锻炼[6]。随着参与体育锻炼人数的增加,及时调整终身体育教育计划,适应学生参与运动的动态变化,保证终身体育教育的教学实效。增加体育教育形式,以多元化理论课程为基础,帮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体育运动。

3.3 创设学生自主选择体育课程

学生自主选择终身体育课程的实现,是体育教学改革的进步,也是终身体育教育的重要手段。自主选择的体育课程多以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这对学生保持对体育的积极性有很大帮助。积极性是学生长期坚持体育运动的心理支撑。调查学生的终身体育理念中发现,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长期锻炼兴趣不高,体育项目对于学生来讲缺乏新鲜感,很难做到终身运动。对于这种现象,通过课程灌输终身体育理念基础上,一定要不断改革体育教学内容,更换体育项目形式,增加趣味性的体育运动,赋予体育运动更多娱乐性。将大学体育教学中传统的球类教学项目进行创新,增加更多竞技、趣味运动,让学生能够在运动中体会到更多乐趣,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关注度,能够主动参与其中[7]。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运动,保持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适当降低体育教育的技术难度,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渠道,教师提前对学生进行身体素养调查,根据学生选择的体育项目制订与学生适合的体育计划,认识到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不足,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建议。通过有效的教学内容创新与自主选择体育项目,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帮助学生挖掘体育项目中的乐趣,养成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实现大学体育的终身教育发展,培养身心健康以及体能强健的高素质人才。

3.4 完善大学终身体育教育设施

体育终身教育的实现还需要体育器材的帮助,大部分体育项目都需要体育器材,体育器材作为体育教育的基础设施,同时吸引着学生对体育的关注力。体育教育设施除了基本的体育器材之外,还包括体育教育场地的建设与扩大。学生身心健康是综合素质提升的基础,当前适当对人才要求更为全面,学校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越来越重视体育教育[8]。积极调整体育教育经费,采购更多体育器具,及时更换老化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更全面、综合性的体育锻炼场所。政府鼓励学校申请体育专项资金,就体育教育设施与器材进一步升级。高校必须尽最大努力满足学生对终身体育项目锻炼的需求,积极与教师商讨如果更好地开展终身体育教育,购进多样体育仪器,为教师开展终身体育教育创造有利条件,组织多元化体育活动,推动大学终身体育教育的进步[9]。

3.5 完善终身体育教育考核系统

终身体育教育改革创新中,教学理念、 教学课程、教学器材等得以完善基础上,教师必须重视体育教育考核系统的完善,做好终身体育教育评价与指导的工作。客观的考核评价,帮助教师更全面与详细的了解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掌握情况,掌握学生擅长的体育技能,及时对终身体育教育方案进行反思,制定更完善的教学方案。体育考核并不是单一的成绩考核,更注重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坚持与认识,利用体育考核提高学生在体育学习方面的兴趣,真正强化学生身体技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考核机制完善中及时增加学生主动性,及时测评学生在终身体育学习中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变化,是否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制定不同层次的考核标准,多层次与多角度的分析学生体育心理,帮助教师对学生因材施教,打造适合学生性格与兴趣的体育活动项目。

3.6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实际上,大学终身体育教育对教师专业技能与道德素养有极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队伍的教学质量,第一,学校需从外部引入具有较强专业性的体育教师,尽量让教师团队年轻化,对于新专业,学校需引入拥有专业知识的教师[10]。第二,学生需大力鼓励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可以定期开展培训活动来提高他们的整体水平,对于新课程,需要选择有能力的教师,让教师教学质量上升到新高度,为推动大学终身体育教育良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 结语

综上所述,终身体育教育作为大学体育教学改革重要内容,终身体育教育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养成与保持身体机能健康意义重大。及时对终身体育教育开展情况进行调查,探索有效开展终身体育教育的方法,如完善大学体育教育课程、创建有利的终身体育教育氛围、实现学生自主选择体育课程、完善大学终身体育教育设施、完善终身体育教育考核系统,帮助学生树立终身运动意识,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另外,促进学生提高其综合素质,始终保持身心健康,改变心态,通过积极向上的心态应对未来工作与生活,提高大学体育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体育运动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体育运动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高职新兴体育项目教学对大众健身的影响分析
成语魔方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从机械训练到有机训练
——一个体育项目实训的研究
呆呆和朵朵(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