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活动观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研究

2020-01-01 07:55孙倩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28期
关键词:刘宇语篇初中英语

孙倩

(四川外国语大学教育学院,重庆 400031)

2017年发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等内容不仅针对高中英语教学有了更新更具体的指导,也引起了许多关注初中英语教育者的兴趣。在传统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常根据课程内容或基于语言知识点的应用进行活动的设计,很少对主题语境作深度解读,倾向于提高学生阅读时对文本大意的了解或知识点的熟记,很少利用阅读去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价值观念、思维品质。与教学相契合的活动使学习者在学习和语言运用过程中更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从自己的角度理解并合理表达意义,使其思维发展、文化意识,能力素养都能有所提升和更加完善。所以该文尝试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视角来探究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新理念,期望对初中阶段的学生在英语习得过程中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1 传统初中英语阅读课上存在的问题

纵观英语教学过程,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中发挥最大作用的是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阵地和途径[1]。但目前初中阅读授课中还存在下列问题。

1.1 学生课堂参与感弱,被动化

在以往的阅读课中,教师大多采用一些固定的方式去教学,找出生单词和新的表达方式、概括段落大意、归纳主旨;设计的活动大多是简单的分组读课文、分角色朗读等。教师的一些大胆创意也会在实施时,由于时间、空间或其他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最后不了了之。有时为了完成固定的教学目标,有些课程活动环节形同虚设。也有一些教师更胜,直接长驱直入,解读语篇大意,用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的脑中,学生没有机会去自己解读,得出自己的理解。这些问题显而易见是不可取的,但却常在英语阅读上发生。久而久之,学生便只会应付教师的指令,不愿自己深入文本,更别谈在阅读过程中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1.2 教学目标固化,止于表面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现在大多数教师还是会依据课程标准在自己的课堂上设计一些详细周到、具体全面的目标。但是仔细分析,很多目标都停留于形式上,得不到实施不说,就算在课程进行时有所涉及,也只是止于表面,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1.3 课堂教学模式僵化,缺乏合适的情景设置

现有的中学英语阅读课堂多基于文字层面上的解读,学习单词、语法、表达方式;获取一些新信息,活动层次比较低级。英语阅读课堂活动中缺乏合适的情境的设置,缺乏更深层次对语篇的解读。这样的阅读课程只是走马观花,失去了教学的价值。

2 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应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意义

2.1 活动主体的“转型”

主题引领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要求教师把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实现以“学生为主体”[2]。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活动,理应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生活需求出发,要求教师善于观察学生的日常生活,紧跟时代,挖掘与学生相关联的主题,设计符合学生生活与心理活动。

2.2 学科育人的“具象”

传统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在学科中体现育人价值的意识相对淡薄,更甚者是直接忽略。缺乏系统的育人价值导向的课程,全凭教师零零散散的“灌输”,很难达到学科育人的目标[3]。通过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普及和发展,教师在活动中,通过系统、全面、具体的情境,发挥语篇蕴藏的育人价值。

2.3 英语学习的“去碎片化”

英语学习活动观提倡以主题意义为引领的课堂,可以改变以往零碎的学习,而是通过整合、归纳,把相应学习阶段的话题系统起来[4]。例如,目前新课标中归纳的三大主题语境分别为人与自我、 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传统的泛读和精读等技能对学生快速梳理文本中的知识点,获取信息有很大帮助,若为了加深理解,可以形成信息思维导图[5]。在这个基础之上,教师多挖掘与语篇相关的信息资源,从而创设与学生日常学习、实际生活相关的新的情境,使学生有效地内化新知识、新信息的同时,还有更深层次的学习。

3 英语学习活动观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该文以人教版九年级《英语》Unit7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clothes.为例,讲述如何通过英语学习活动观来设计初中英语阅读课程。该文拟通过分析主题语境、设定教学目标、设计学习活动,以语篇为载体,探究主题的深层次意义,以期学生在课堂的师生、 生生互动和各种活动实践中,实现对课堂的有效融入。

主题语境:人与自我。

语篇类型:记叙文Should I Be Allowed to Make My Own Decisions?

语篇研读: 该篇课文Should I Be Allowed to Make My Own Decisions?讲述的是15 岁的在校中学生刘宇(Liu Yu),热爱跑步并梦想成为一名职业田径运动员,因过多耗时在日常训练上,遭父母反对的故事。语篇中的父母并非一味反对孩子喜欢跑步,甚至每一场比赛都会支持,主要是担心孩子过多把心思和时间放在训练上,对目前的学业和以后的事业缺乏正确认识,耽误自己的一生。而刘宇则认为自己梦想着成为一位职业选手并为之努力是自己严肃的选择,并非缺乏考虑,自己也到了可以自己做选择的年纪。语篇最后刘宇表述着自己对父母十分理解,但对梦想仍然选择坚持并且充满信心。这个故事取材于同龄人的现实处境,从而引发学生对自己兴趣爱好的选择和如何平衡爱好与学业的思考,让学生学会在坚持自己的选择时也要理解父母的担忧,学会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和相互理解。语篇以同龄人的生活折射出学生对自己生活的思考,符合人与自我主题语境中的生活与学习、 做人与做事这两大主题群,激发学生认识自我、丰富自我、完善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学会规划自己的未来等,彰显出深刻的育人价值。

教学目标:在学习完本篇文章后,学生能够:(1)概括语篇信息,概括出主人公刘宇的背景信息,描述出刘宇面临的问题和父母的观点,得出主人公与父母观点的矛盾所在。(提取概括、描述梳理、整合运用能力);(2)分析推断父母反对刘宇成为职业跑步选手的原因。(分析判断、推理论证能力)角色扮演刘宇与父母,设计对话让双方有效沟通。(创造想象能力);(3)开展辩论活动,讨论中学生是否可以独立做选择。(推理论证、批判评价能力);(4)联系个人及同伴,谈论自己的爱好及父母对此的态度。(创造想象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1)基于语篇,开展学习理解类活动,扣主题,创情境。

引导学生关注语篇标题Should I Be Allowed to Make My Own Decisions?并推测、讨论文章可能发生的故事,在真实语境中激发学生的看法。提醒学生对两个短语的关注,短语be allowed to 展现一个被动状态,表现出主语I 和另一个隐藏对象的关系;短语make my own decisions 引发学生对本语篇主人公背景信息的猜测。让学生带着猜测的一系列情境,展开对文章的快速阅读,在脑海中创建一个完整的情境。开展基于阅读语篇的学习理解类活动,要求教师根据语篇的主题创设相关联的情境,让学生融入语篇,获得真实感。

(2)概括、梳理、整合信息。

①学生对每个段落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并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并注意语言、结构,梳理,如语篇中的词汇、语法和句法等。②学生细读语篇,小组合作梳理出主人公刘宇和父母的不同观点,明确双方态度,使信息明晰化。③学生精读语篇,挖掘主人公与父母观点的矛盾所在,学习本语篇的固定搭配和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

(3)深入语篇,开展应用实践类活动。

在上一步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应用实践类活动。这类活动是在理解、掌握语篇的基础上,设计以分析、判断、整合、运用等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将内隐知识转化为外显能力。

实践活动一:角色扮演刘宇与父母,设计对话让双方有效沟通。小组间讨论设计对话,并角色扮演,展示对话。通过自己编写对话,用英语描述文章主要内容,掌握所学语言知识,运用所学语言技能,还能学会换位思考和沟通,激发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

实践活动二:开展辩论活动,讨论中学生是否可以独立做选择。在辩论过程中,学生根据正反方的观点,学会组织语言,分析判断、整合运用,在实践中形成推理辩证、批判评价的思维和能力。

(4)超越语篇,开展迁移创新类活动。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问题:1. Why does Liu Yu insist on his dream? 2. Why do Liu Yu’s parents think they are doing the right thing?挖掘语篇背后隐藏的内容,深化爱、责任、成长的主题。超越语篇就是深度剖析语篇,以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关联与延展,透过现象看本质,攫取其隐藏的信息。迁移创新类活动就是引导学生运用推理论证、批判性思维、想象创造等能力外化于行,所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问题:1.If you were Liu Yu, will you insist on your dream? 2. Did your parents ever object to your hobbies? 将自身融入新的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实现能力向素养有序转化。有时完成对语篇的语言知识和内容的了解,教师便早早进入下一个新内容。这样生硬和草草了事的教学有害无益,超越语篇进行创新和迁移才能让学生在把知识掌握扎实和深刻的同时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6]。

4 结语

初中阶段的英语阅读是夯实基础,完善进阶的过程,该阶段对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普及和发展显得更为重要。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从这些不同类型的活动中,巩固自己的语言知识,吸收和强化自己所学的基本内容。深入、全面的教学目标,不仅注重初中生语言知识的学习更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结合不同的阅读教学模式、自身的学习生活经验,并通过阅读方法和阅读经验的获得与调整,实现阅读效果的最优化。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与语篇、自我及他人对话,围绕主题语境的新情境,对自身能力发展和正确人生态度形成新认知。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由低到高,由易到难,只有注重学习活动的渐进性和连贯性,才能将知识、文化、思维有序融合,才能实现能力向素养转变,才能有助于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获得及养成。

猜你喜欢
刘宇语篇初中英语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快乐的事
不怕打针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我没有不听话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