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实施音乐教育的策略探究

2020-01-01 07:55陆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28期
关键词:素养音乐护理

陆茜

(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南通 226001)

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是现代医疗事业得以良好发展的重点,其在人的健康方面进行动态监管,对健康问题进行辩证和准确的护理,从而帮助个人掌握全面的健康知识,以此来避免疾病的恶化。在医学领域讲究预防大于治疗,从此可看出护理专业的在医疗领域的重要性作用。因此,必须不断强化对护理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素养的培养,该文以音乐教育为切入点,对音乐教育如何有效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综合素养进行探讨。

1 音乐与护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关系分析

护理专业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如学生要具备人文社科、 医学、 护理管理和预防保健方面的知识。因此,在护理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以此来更好地渗透到日后护理实践工作中去。音乐作为素质教育中的艺术学科之一,其在护理专业的开展能帮助护理专业学生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念,让护理专业学生以“美”的视角看待生活,在此基础上还能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从而积极面对工作生活。而护理工作对其专业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态度有着一定要求,唯有工作人员具备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才能做好护理工作。因此,护理专业学生的教育工作一定要做好音乐教育,用音乐来感染学生,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1]。

2 音乐教育对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作用

2.1 开阔学生视野,强化学生专业基础

通过大量医学实践证明,音乐在医疗领域确实有着较明显的辅助作用,从20 世纪40年代开始,音乐便已开始运用到很多疾病辅助治疗工作中,例如,镇静人的情绪、调节人的血压等,尤其是在精神类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更是发挥了极重要的作用。通过音乐教育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认知视野,还能借此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音乐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此外,音乐形式的多样性特点还便于教师开展音乐教育,如教师引入一定的民族音乐,以及民族音乐在医疗工作中的运用案例,以此来强化学生的专业基础。

2.2 提升学生审美力,建立真善美价值追求

护理专业要求护理人员具备一定审美能力,因而要充分利用音乐教学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学生建立“美”的视野。美学意识的培养对护理专业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开展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能将学生美学意识激活。例如,教师在开展音乐教育时,可对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点进行挖掘,找到学生喜爱的音乐形式,并通过沟通和交流的方式了解学生喜欢的原因。如此一来,教师便能顺利地找到激活学生美学意识的教学方案,并结合学生们的音乐学习特点进行音乐教育,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2]。

2.3 帮助学生感受音乐魅力,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由于护理专业对学生综合能力素养的要求较高,在日常专业学习中也面临较大压力,进而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十分消极,不仅缺乏学习兴趣,亦不具备学习主动性。而音乐教育缺少严格的任务要求,对学生的学习没有专业知识严苛限制,从而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实践中去。在护理专业正确的开展音乐教育能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童真,让学生从艺术之美的视角去感受音乐文化,使得学生深入的感受音乐魅力,久而久之便能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例如,《土耳其进行曲》这首音乐中具有积极向上的旋律,通过该音乐的学习势必会让学生重新树立学习信心,并以此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2.4 培养学生正确三观,鼓励学生热爱生活

音乐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教育,音乐作为一种无形艺术,其对人的心灵冲击是潜移默化的、是感染式的,音乐本身的穿透性能时刻影响一个人的内心想法。因此,在护理专业开展音乐教育能有效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并让学生在聆听音乐、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音乐文化价值的魅力所在。在音乐专业知识教育的过程中,每个音乐所展现出的魅力是不同的,这是由不同音乐的故事背景所决定,如作者创作时的心情、 音乐所表现形式特点都会导致音乐呈现不同的魅力。护理专业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还可对音乐的创作时代、 创作者生平和音乐内容进行深入的探讨,在这个详尽的探讨过程中能让学生发自内心的理解其音乐文化魅力[3]。

2.5 调节学生情绪,缓解学生压力

护理专业的学生必须要经历实习阶段,而学生直接参与临床实习需要接触到很多咨询人员,这个过程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成为真正的护理人员,进而容易产生紧张情绪。此外,临床护理工作对工作人员的要求和标准明显会比学校学习要高,很多学生在突然高强度工作中会感到强烈的工作压力,甚至还有部分学生会消极工作,对护理工作产生抵触心理。音乐能有效缓解学生紧张的工作压力,有利于他们重新振奋精神,迎接第二天的工作。

2.6 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

对高职院校等学生来讲,要想提高其综合素质,首先要保证其心理健康。而主要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方式为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通过音乐来触动人们内心的灵魂,激发学生最深处的情感,以此来净化学生心灵。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同时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使其身心发展十分不稳定,极容易被外界环境所影响。如果无法有效解决学生内心存在的问题,学生可能在学习上出现非常大的问题,甚至会做出一系列的过激行为。另外,目前高等院校的学生自杀率不断上升。主要原因是由于学生内心存在较多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引导学生对自身情绪进行调节,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程度,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在这一过程中音乐教学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音乐能有效治疗心灵上存在的问题,人们在听音乐的过程中身体会出现较多变化,不同的音乐能对人的心灵产生不同影响,在教学时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他的音乐,以此来不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程度。

2.7 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有着更高要求,创造力是人才能力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都离不开创造力。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首先要使学生拥有创造思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音乐能有效激发同学们的想象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聆听不同的音乐,教师只需通过适当引导便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在教学时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开展音乐教育,以此来不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2.8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人品质

在高职院校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乐器演奏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开展人员素质教育的重要工作途径。乐器演奏主要利用到的乐器有钢琴、 吉他等。在任何一项乐器演奏的过程中,思维和体力需要集中为一个整体,也可将每次乐器演奏工作看作综合性强的一次心智训练工作。在演奏过程中需要学生利用精密思维思考乐谱的演奏方式,同时还要求手指的高效配合。另外,利用乐器演奏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参与到乐器演奏当中,感受到音乐魅力,通过音乐来陶冶其情操。同时通过这种方式也能传递学生的真情实感。并且在实际演奏过程中还需要演奏者对各方面内容进行有效协调,这样才能提高演奏的效果和质量。也正因如此,通过乐器演奏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人品质。

3 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中实施音乐教育的策略

3.1 普遍音乐素养与个性发展的结合

护理专业的教学工作中,不仅要保证学生的专业文化知识得到夯实,还要对学生个性化特点进行凸显,使每个学生都能呈现出个性化发展态势。在护理专业进行音乐教学不同于其他专业学生的音乐教育,护理专业学生的工作性质具有特殊性,因而在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应重点借助音乐能力帮学生实现综合能力素养的发展,而学生自身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则重点强化音乐潜能,而不是对音乐专业技能掌握的多么扎实。此外,在护理专业音乐素养教学中,教师对新生的要求不能过高,尽可能结合其音乐兴趣爱好进行教学指导,这样才能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音乐素养和个性发展相结合。

3.2 加强教学实践活动的应用

音乐教学和护理专业都具备实践的过程,这便决定了音乐课程在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实践的过程中便能起到很有效启迪作用,通过音乐去感染学生和指导学生。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安排实践活动,从实践中挖掘音乐教学的价值和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音乐素养,并以音乐素养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例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对学生的音乐基础进行考核,并结合学生音乐基础进行合理分组实践训练,让学生们通过领唱和翻唱的形式举办音乐晚会等[4]。

3.3 灵活应用声光影像技术

护理专业学生每天的学习任务较为紧张,较大的学习压力让他们对音乐学习形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传统的音乐教学过于重视音频传授,而音频教学方式单一、死板,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对此,教师可灵活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各种新型的教学手段推进来调动学生产生音乐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例如,教师可通过声光影像技术进行音乐教育,突出教学技术的新颖,还能更好地传达音乐艺术魅力,如借助多媒体来展示图片,或在视频中将音乐教学内容继续直观的展示[5]。在教学《天鹅湖》音乐案例时,传统音频教学难以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静谧之美,而直观的视频播放能让学生同时视觉感受到良好的音乐氛围,从静谧的视频环境中感受到音乐深处的艺术之美。为此,教师在对护理专业进行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帮他们创设情境,通过直观的情境感受来加强教学效果。

3.4 用音乐的语言去启迪学生的智慧

每个学生的能力基础不同,因而在护理专业学习中会表现出明显的表达能力差异性和思维能力差异性,这些差异性会让学生日后参加工作时表现出不自信、自卑、不愿与人打交道等状态。然而,护理专业往往对这些能力的要求较高,否则难以与病人进行良好沟通,更没有办法胜任其护理岗位。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音乐教育打开学生心扉,从学生基础能力着手进行培养,让学生综合能力素质中的短板得到提升,以及提升学生的自信学习态度和工作态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该音乐的语言去启迪学生的智慧[6]。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 小提琴曲,除了让学生聆听其音乐之美,还可借此向学生们讲解故事背景,以期凄美的爱情故事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密切交流,还能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强化,并树立集体意识,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的养成。

3.5 对教学体系进行改革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应当将音乐教学纳入课程体系当中,并作为素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监督和管理的力度。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需要根据学生们的实际素质情况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确立培养的目标,以此来开设不同的音乐鉴赏课程。课程可利用选修和必修相结合的形式来开展。需要将音乐教学课程与其他人文素质教学课程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将音乐教学课程纳入考核体系当中。使其占据一定比例的学分,这样能提高学生们的重视程度,也能促进该课程的教学发展。

3.6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保障音乐教育能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目前音乐教育在开展的过程当中主要面临的问题是教师资源紧缺。由于音乐教师数量有限,高职院校应当根据教学数量,进行教师培训工作或引进专业教师,以此来满足音乐教学的需求。对目前现有音乐教师,应不断对其培训,提高其综合能力。为音乐教学的开展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护理专业的要求和标准也在不断提升,这就需要相关护理专业在培养人才时要注重对其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而音乐教育作为艺术学科之一,其对护理专业学生能力素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而在护理专业学生教学中要重点落实音乐教学要求。该文从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帮学生感受音乐魅力、 培养学生正确三观和调节学生情绪几个方面探讨了音乐教育对护理专业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作用,以期能够与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勉。

猜你喜欢
素养音乐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