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民族文化传播策略探究

2020-01-01 07:55黎莹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28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云南一带一路

黎莹

(曲靖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云南曲靖 655000)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使得我国边陲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不仅可以促进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同时也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1]。鉴于此,一定要结合区域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文化传播方式和传播理念。

1 “一带一路”倡议的文化内涵

何为“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经济带效仿传统的丝绸之路,以中国为起点,架起一座横跨亚非欧的文化和经济发展桥梁。在“一带一路”经济文化区内,不仅可以有效推动区域经济贸易发展,同时“一带一路”沿线中的各国还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以我国的“一带一路” 文化核心区域为例,其中包含新疆、广西、云南以及宁夏等少数民族聚集区,这些少数民族聚集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众所周知,文化是经济发展的产物,良好的文化不仅可以提高经济发展效率,同时经济也会反过来促进文化发展[2]。

2 云南地区民族文化传播现状

云贵高原地处我国西南地区,不仅拥有众多的民族,同时还拥有非常丰富的民族文化。随着近些年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促使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游客对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探究。总的来说,云南地区的民族文化分为以下几个类型:(1)历史文化名城;(2)各类民族以及民俗文化活动;(3)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信仰;(4)云南地区的特色节假日;(5)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美食以及餐饮文化等。就云南的历史文化名城来说,除了广为大众所熟悉的大理、丽江以及昆明之外,还有近些年发展较好的昭通、西双版纳等城市。当前,已经被建成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主要为大理和丽江,每年都有几十万人次的游客到这两座城市进行旅游,并在旅游的过程中体会到不一样的少数民族文化。就云南文化而言,由于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区域,所以整个云南省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就多达十几种,其中包括哈尼族、纳西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字。为了更好地保护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和文字,专门出版了《云南省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志》。此外,由于民族众多,各个民族的宗教信仰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综合来看,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信仰主要由佛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以及道教等几种主流教派构成。

此外,由于云南地区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区域,由此导致其饮食文化也以“杂”为主,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云南的饮食逐渐形成了其固有的体系——滇菜。滇菜不仅具有云南地区特色的风味,同时也具有自己独特特征。

3 “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民族文化传播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云南省虽然是旅游大省,拥有雄厚的旅游资源,但是其经济总量在全国依然处于较为落后的地位。除此之外,结合大量的统计数据可知,云南一些地区的贫困现象仍然非常严重,和云南地区实际的旅游业体量存在较大差异。目前云南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含以下几方面:首先,文化传播形式趋于同质化发展,丽江和大理是云南旅游资源和文化最为集中的区域,丽江和大理也成为云南旅游贡献度最大的两所城镇之一,近些年丽江古城和大理古城中的旅游资源类型和文化传播模式都逐渐趋于饱和。其次,文化传播质量不高。和我国其他的旅游城市相比,云南省受限于自己的经济条件,导致其文化传播速度和文化传播质量较差。

4 新时代云南民族文化传播策略

4.1 借助新媒体技术推动云南民族文化传播

结合前文可知,云南省作为我国的边陲城市之一,也是少数民族聚集混杂的区域之一。此外,由于云南地区的地理位置较为独特,不仅拥有高原雪山,同时还拥有江河湖泊。在一些深山中,一部分原生态少数民族文化很好地保存了下来。又加上近些年云南省地方政府较为重视云南地区的旅游业发展,采取了各类措施来吸引外地游客到云南进行旅游,从而使得云南地区的民族文化得到了较好的传播。但是结合云南地区民族文化传播的实际效果来看,依然存在如传播效率不高、传播渠道单一等缺陷。鉴于此,可以利用当前的新媒体技术来推动云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例如,云南地区为了传播自身的少数民族文化,可以利用当前非常火爆的短视频自媒体以及视频直播技术来传播其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云南地区可以利用当前非常流行的虎牙、 快手直播等方式对云南地区的纳西族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传播。比如,可以邀请一些比较知名的网红深入纳西族原始村落,借助手机或者电脑等技术工具对来记录纳西族是如何度过自己的新年,以及纳西族同胞日常的生活记录等,并对拍摄的内容进行一定程度地加工,如进行视频剪辑,进行配音配乐等,然后将其上传到各个网络自媒体中供观众浏览。此外,还可以拍摄一些纳西族独特的山歌以及歌舞表演等,然后将其发布到网络平台上。比如,在2019年年初的抖音短视频平台中,就有网红对云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山歌进行了改编和作曲加工,该音乐广受年轻人的喜爱。此外,为了促进云南地区少数民族语言以及文字的传播,相关部门也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来帮助大众了解云南少数民族独有的文字[3]。比如,可以利用一些多媒体设备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文字进行翻译。通过这样的传播模式,不仅可以更好地推动云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同时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进入云南地区旅游。

4.2 借助特色旅游产业带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播

结合前文可知,由于云南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以及复杂的居住环境,导致云南地区拥有形式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随着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云南已经脱离了原先以一二产业为主的发展窘境,利用其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截至目前,云南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都非常著名的旅游文化名城,其中大理和丽江等城市还发展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在大理古城和丽江古城之中,较为集中地体现一些常见的云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游客在这些古城进行旅游的过程中,也会不自觉地被这些少数民族文化吸引[4]。鉴于此,为了提高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质量,可以借助发展一些特色旅游产业来对外传播少数民族文化。

例如,在我国的很多历史古城中,都会出现一家名为“纳西文化”的特色文化饰品店,该饰品店的前身就是丽江古城中的一家以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为主的杂货店,后来随着其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在我国很多历史古城中都开设了一些分店,这些分店中不仅会售卖一些具有云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装饰品如纳西族项链、手鼓、葫芦丝、少数民族绣品等,还会结合区域的实际情况售卖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产品。除了借助这样的方式对外传播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之外,近两年,云南省还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来传播当地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如借助知名的印象类题材歌舞剧《印象丽江》以及杨丽萍的孔雀舞来对云南文化进行宣传。这类文化活动都较为集中地展示了云南区域的独特民俗文化,不仅可以让观众在丰富的视听体验中感知文化,同时也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4.3 充分发挥当地政府部门的职能,促进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

在当前“一带一路”背景下,政府成为促进区域文化传播的主体,鉴于此,政府一定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职权以及政府的职能,采取多种手段来促进云南地区少核素民族文化的发展。

例如,云南省政府为了促进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特别在2016年举办了一场对国内外各大媒体开放的地域性国际文化交流会议,即云南文博会。在云南文博会中,不仅展示了云南地区独有的“走婚”文化和“哭嫁”文化,同时也集中展示了苗族、 彝族、 白族等少数民族的服饰以及手工艺作品。此外,在云南文博会上,也向大众展示了一些云南地区周边国家的传统文化,为促进云南和周边国家的旅游搭建了渠道和桥梁[5]。此外,为了更好地推动区域文化的传播,云南省政府还要求周边区域建立符合自己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借助教育的形式来帮助年轻一代人了解区域少数民族文化,同时,也将云南地区独有的乐器葫芦丝纳入中小学音乐课教学过程中。借助这样潜移默化的文化传播方式,一方面可以营造良好的文化传播氛围,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帮助当地的年轻人理解和掌握区域特色文化。随着近些年经济的不断发展,云南地区人民的生活环境也发生了质的改变,鉴于此,政府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推广云南的特色产品来促进文化传播[6]。经济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又反过来促进经济的发展。鉴于此,当地政府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向外界推广一些云南当地的特色产品,并在推广特色产品的过程中进行文化推广。例如,在前些年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中,就专门介绍了云贵高原地区独有的诺邓盐和诺邓火腿,鉴于此,当地政府可以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在网上向国内外观众销售诺邓火腿,同时对诺邓的地理位置以及风土人情进行介绍。此外,在云南的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由于县居住着大量的彝族和苗族,且以农业种植为主,鉴于此,当地政府可以通过在电商渠道销售当地一些独具特色的产品如乌骨鸡、板栗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当地农民实现增收致富,同时也有利于该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

4.4 充分发挥云南地方大学的载体作用,推动云南民族文化的传播

云南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地方高校大学生的文化认知也有着一定的关联,如果地方院校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及时向学生介绍云南地区的民族文化,让学生感受到云南民族文化的独特韵味,那就可以以学生为载体,推动云南民族文化的传播。但在当前的地方院校大学生教学中,部分教师对于将民族文化融入课堂中的重要性依旧认识不足,这无疑就降低了大学生的载体作用,不利于云南民族文化的传播。因此在新的发展环境下,云南地方院校应当认识到大学生的载体作用,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推动民族文化与课堂教学的融合[7]。

例如,教师在进行大学英语课堂知识教学时,就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将云南地区独特的“走婚”文化和“哭嫁”文化以及各少数民族的服饰、手工艺作品进行介绍,让学生明白云南民族文化所具有的特色以及独特风采,这可以为云南民族文化的传播奠定基础[8]。其次,针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地区政府所开展的电商活动、旅游活动以及灯会活动,云南地区高校也可以以该院校的英语人才资源为基础组成志愿者队伍,要求参加宣传的大学生志愿者在各个活动中熟练地使用英语介绍云南地区的民族文化,让外国友人明白《阿纽梅说笑》《老寿星放鹿》《社戏夜明珠》《狮子滚绣球》《凰舞》等民族故事的由来,这能够加深外国人员对云南地区民族文化的了解,有效推动了云南文化的传播。

5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正处于“一带一路”倡议计划发展的关键时期,云南地区不仅是我国重要的边陲城市,同时也是国内“一带一路”经济带上的关键点,鉴于此,为了促进云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发展,当地政府一定要结合云南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特色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文化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并借此推动云南民族文化发展和传播。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云南一带一路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少数民族的服装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