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信阳市茶旅融合的SWOT分析

2020-01-02 04:40郭文茹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信阳市信阳观光

郭文茹

(1.信阳农林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2.浙江工商大学 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1 引言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指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顺应城乡居民消费拓展升级趋势,结合各地资源禀赋,深入发掘农业农村的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利用乡村的特色资源,进行产业融合发展,是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种重要途径。信阳地处河南省南部,素来因优良的生态环境被誉为“北国江南,江南北国”,所产的信阳毛尖更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享誉国内外。信阳有8县2区,近年来“多彩田园”产业扶贫项目的带动效果显著,已有7个县实现脱贫。茶叶资源是信阳市的一大资源,对于农民脱贫,农村经济发展大有益处。利用信阳市优质的茶叶资源,把信阳市的茶产业和旅游产业进行融合发展,不仅可提高茶产业的附加值,提升旅游业的文化品位,更有助于信阳市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实现信阳市的乡村振兴。

关于茶旅产业融合的含义,学术界最开始是对茶文化旅游进行定义,如林朝赐认为茶文化旅游是以茶文化作为旅游资源, 以物质性实体文化为载体, 包括茶的发现、茶的历史、茶的生产、茶的习俗、饮茶艺术、茶礼仪、科技成果等内容[1]。后来学者从产业的角度对茶旅融合进行界定,如张义丰等认为茶旅融合是茶产业与旅游业及相关配套服务业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是茶资源、茶产品综合利用的新方式,也是一种备受欢迎的旅游新模式[2]。吴文浩和章咏秋认为茶旅融合是对茶叶资源进行旅游开发,形成观光、生态、娱乐、节庆、民俗、乡村、会展、购物、健康养生等多种茶旅游活动和旅游产品[3]。此外,还有一些学者研究了茶文化旅游融合的路径,茶文化旅游的开发问题,茶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以及茶旅融合的发展模式等[4-8]。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一个地区在实行茶旅融合之前必须先调查清楚茶旅融合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这样才能发挥优势、规避劣势、抓住机遇、积极应对威胁,以取得融合的成功。SWOT分析法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展开分析,其中S (strengths)表示优势,W (weaknesses)表示劣势,O (opportunities)表示机会,T (threats)表示威胁。将SWOT分析法运用到茶旅融合的发展中去,能为茶旅融合的顺利推进提供科学的指导。本文以信阳市为例,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对信阳市茶旅融合的环境进行SWOT分析,以促进信阳市茶旅融合的成功。

2 信阳市茶旅深度融合的SWOT分析

2.1 优势

2.1.1 生态环境优良 信阳是南北气候分界地,气候宜人。境内山地、丘陵、平原地貌皆有。淮河在豫流经里程437公里,其中信阳境内长达363.5公里。湖泊众多,以南湾湖、香山湖为代表,山水相间,环境优美。梯田层叠,茶园广布,植被茂密,空气清新,空气质量居河南省首位。森林覆盖率高,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野生动物种类近530种,植物种类超过2000种。优良的生态环境适宜发展旅游,也适宜人类居住,2017年信阳市荣获中国十佳宜居城市和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这也是信阳连续第九次获得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的称号。

2.1.2 交通区位优越 普通铁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在信阳境内十字交叉,配合机场,使信阳成为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从信阳可南到武汉、北至郑州、东通合肥南京、西达西安,这些铁路、公路连接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等,信阳处在几大城市圈中间的位置,交通区位非常优越。

2.1.3 茶文化积淀深厚 悠久的种茶、制茶和饮茶历史,给信阳积累了深厚的茶文化资源。信阳的茶文化资源可分为有形的和无形的两类,有形的茶文化资源包括茶馆、茶楼、茶园、茶叶店、茶文化广场、茶博物馆、与茶有关的道路等,无形的茶文化资源包括敬茶礼、茶艺、茶道、采茶歌、茶舞、茶诗、有关茶的神话传说等。信阳的毛尖茶制作技艺讲究,于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在采茶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采茶歌,近年来作为信阳国际茶文化节的经典曲目,得到一致好评。

2.1.4 信阳毛尖茶叶品牌优势突出 信阳的茶叶既有绿茶,又有红茶、乌龙茶,品牌包括信阳毛尖、仰天碧绿、金刚碧绿等数十个品牌,其中最出名的是信阳毛尖。信阳毛尖从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亮相获得金奖至今,获奖不断,如1958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1990年获得国家优质产品金奖,2007年获得“世界绿茶大会”中国区绿茶金奖,2017年中国茶区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位列第三名。

2.1.5 美味食物异彩纷呈 信阳温暖湿润的气候以及多样的地形地貌孕育了丰富的物产,特别是山珍、野味、鱼类。楚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融又产生了南北兼容的美食制作技艺,为信阳菜的产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信阳菜以咸、香、微辣、醇厚为主味,菜色微重、口感滑爽,其中以信阳炖菜为代表。如今信阳菜已经走出信阳,走向省内其他城市和周边地区,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品尝。

2.2 劣势

2.2.1 地区经济水平欠发达 旅游业是服务行业,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便利的交通、完善的基础设施、大规模的服务配套设施等,这些都需要大规模的投资,而这种投资建设依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信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201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758.47亿元,位居全省第7名,与省内排名第一的郑州(11589.7亿元)和排名第二的洛阳(5024,9亿元)相距甚远。信阳相对落后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于茶旅融合来说是一种制约,制约着融合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网络建设、服务设施建设,同时也制约着融合所需的人才的引进与留存。

2.2.2 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虽然信阳市各个县几乎都有观光茶园,但是早期由于缺乏有效的规划,观光茶园存在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薄弱、项目较为雷同、缺乏对茶文化深层次的挖掘等问题。旅游的发展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而许多观光茶园道路狭窄,缺少标示牌、饮水设施和垃圾桶,公共厕所数量少、卫生程度较差,且餐饮和住宿设施的水平相对不高,不利于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观光茶园内普遍缺乏污水处理设施和固定的垃圾回收设施,影响了茶园的卫生形象。

2.2.3 相关专业人才欠缺 旅游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茶旅产业的深度融合更离不开相关人才的支持。虽然信阳有专门的高等院校培养相应的旅游人才和茶产业人才,但是由于信阳经济水平落后、薪资待遇不具备吸引力,所以人才很难留下来。

2.2.4 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 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应该是在政府的引导下有序的发展,重复建设和低水平建设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也是对优良生态环境的一种破坏。目前茶文化旅游的发展,不仅缺乏统一的引导,而且缺乏行业协会的帮助。

2.2.5 缺乏对茶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 茶旅融合要建立在对茶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之上。目前信阳茶文化的内涵挖掘不深,茶文化产业化开发的意识也淡薄,茶文化仍然被当做茶产业的附属,没有树立茶文化的产业化地位,这限制了茶文化衍生品的开发,也限制了茶文化创意旅游活动的策划及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

2.3 机遇

2.3.1 旅游扶贫的机遇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2018年2月27日国家旅游局发布《国家旅游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旅游扶贫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旅游扶贫作为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业扶贫的主要方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要结合旅游资源特点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开发形式多样、特色鲜明、能够带动贫困户广泛参与的旅游扶贫产品[9]”。信阳市地处大别山区,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良、旅游资源丰富,但是贫困人口众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利用旅游扶贫的机遇,把信阳特色的茶文化资源、生态资源、旅游资源相结合,形成特色鲜明的茶文化旅游产品,不仅有助于旅游业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信阳贫困人口的脱贫。

2.3.2 社会日益重视文化与旅游的融合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升,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旅游,人们更渴望在旅游中增长知识、体验各种文化的不同之处,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文化旅游因其文化性和体验性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各个旅游目的地结合自己的优势文化资源,推出代表性的文化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成为提升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2.3.3 政府的重视与支持 信阳市政府对信阳茶产业以及茶文化旅游非常重视,截至2019年5月,信阳市政府已经举办了27届茶文化节。信阳茶文化节的举办不仅扩大了信阳茶的知名度,促进了信阳茶的贸易交流,而且为信阳带来了大量的游客。《河南省茶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清晰地指出要把信阳毛尖茶的开发作为工作的重点,并提出把茶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相结合。

2.3.4 日趋完善的交通网络 信阳市地处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境内已有南北走向的京广铁路、京九铁路、京港澳高速、大广高速,东西走向的宁西铁路、沪陕高速,同时,有G107、G312、G106三条国道通过,明港机场也于2018年10月底开始运营。高铁目前有石武高铁,规划中的宁西高铁也经过信阳,由此,信阳可直通东部长三角地区和西北地区,加快信阳融入“一带一路”的步伐。日益完善的交通网络使得信阳的可进入性增强,为信阳带来数量巨大的人流,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2.4 威胁

2.4.1 信阳茶叶市场秩序尚不规范 广义的市场秩序是市场管理主体的管理行为、市场经营主体的交易行为、市场消费主体的购买行为及市场交换客体的数量与质量作用于市场及其客观后果的总和。目前信阳茶叶市场秩序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经营主体以次充好、缺斤短两、价格虚标,茶叶市场上茶叶明码实价率低,茶叶的竞争力不强、茶叶的营销推广薄弱,茶叶协会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等。

2.4.2 国内名茶竞争激烈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的名优茶资源丰富。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纷纷重视健康问题,茶叶由于自带的天然药用保健价值,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各个地方政府抓住机遇加大了对地方名茶的支持力度和宣传力度,茶叶品牌也越来越多。以西湖龙井为例,由于地方政府的重视以及宣传,西湖龙井的茶叶品牌效应突出,已经形成了完善的茶文化旅游产品。这给同样是绿茶的信阳毛尖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云南普洱茶、安溪铁观音等茶叶同样在市场上很火爆,并且形成了相应的茶文化旅游产品。名茶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于信阳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来说是一个不利的因素。

3 信阳茶旅融合的建议

3.1 打好基础,重视文化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

旅游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总体可分为交通基础设施、信息网络设施和服务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就是路网的完善,让游客能进的去,出的来,散的开。现在是网络社会,游客出门都要随身携带手机,因此需要完善信息网络设施,让游客拥有优良的信号,方便连接的Wifi,帮助他们通过手机自助查看信息、下单、订购票据等。服务设施是为了方便游客而设的,包括咨询台、游客服务中心、加油站、自驾车营地、路牌、标示系统等。

3.2 规划先行,促进观光茶园健康发展

观光茶园存在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薄弱、项目较为雷同、缺乏对茶文化深层次的挖掘等问题。旅游的发展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而许多观光茶园道路狭窄,缺少标示牌、饮水设施,公共厕所数量少,餐饮和住宿的水平不高,不利于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观光茶园内普遍缺乏污水处理设施和固定的垃圾回收设施,影响了茶园的卫生形象。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邀请专业机构进行规划,合理布局观光茶园内的各项设施,把信阳市的非遗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融合到观光茶园的项目中去,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相对统一的旅游产品。

3.3 校企联动,培养所需人才

信阳地处豫南,经济发展水平一般,引进人才受制于待遇的限制,效果一般。但是信阳市内有多所高校,其中还有一所农林类高校——信阳农林学院。企业可以与高校联合,培养所需人才。信阳茶旅融合所需人才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茶文化旅游的服务人才。目前在茶文化旅游的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的较少,受过茶文化培训及旅游服务培训的更是不足20%。这些人员对于茶礼、茶俗、茶艺、茶史知之甚少,难以提供高水平的服务。具备相应技能的服务人才的不足对茶文化旅游服务水平的提升来说是一项不利因素。第二类是专业的茶文化旅游策划及运营管理人才,尤其是茶园景观设计人才、项目策划人才、旅游规划人才以及专业的民宿经营管理人才。第三类是高素质的营销人才。酒香也怕巷子深,营销对茶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言。但是信阳一直非常缺乏高素质的茶文化旅游营销人才,很少有对茶叶、营销、旅游都熟悉的人才,营销方式较为老旧、营销方案很少能抓住人们的痛点。因此,需要校企联动培养高素质的营销人才,把信阳茶文化推广出去,让人们都能了解信阳的茶文化,想到茶文化旅游能第一时间想到信阳。

3.4 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抱团发展

良好的市场秩序是市场机制发生作用的前提和保证。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面对国内名茶和茶文化旅游的竞争,信阳各个茶园需要抱团发展。避免恶性竞争。信阳有茶叶协会,但是茶叶协会对旅游的关注较少,所以应成立专业的茶文化旅游协会,把松散的民间力量集合起来,从而集思广益,实现自主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规范,在自愿的基础上组织企业的生产、销售、价格、售后服务等方面的联合行动,发挥集团军的优势,避免恶性竞争。

3.5 深挖文化内涵,打造精品茶文化旅游项目

一个地方旅游的发展需要精品项目的带动。信阳茶文化旅游恰恰缺乏这样的带动性强的精品旅游项目。首先要对信阳茶文化尤其是信阳毛尖茶文化进行深度解读,挖掘相应的内涵。茶文化旅游既可以满足人们对文化旅游文化性和体验性的需求,又符合人们对健康养生产品的需求。因茶文化旅游独特的文化体验性质、保健养生性质,人们对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关注度也在不断地提高。在此环境下,深挖茶文化的内涵,创新茶文化旅游产品,增加体验元素,为茶文化旅游注入养生、教育功能,有效提升茶文化旅游的吸引力。其次,积极开发“茶之旅”等旅游项目,开发融合茶文化、信阳民俗文化以及休闲文化为一体的项目,鼓励支持建设茶文化休闲农庄,引导建设茶博馆、观光茶园和各种档次的茶楼、茶馆等。最后,打造一批精品茶文化旅游项目。在目前超过75万亩的新建茶叶基地的基础上,对依托于不同区位优势建造的观光茶园进行提升,如环南湾湖百里茶叶生态观光景区、平桥陆庙万亩茶园建设生态旅游区、灵山禅茶文化生态观光园、金刚台国家地质公园观光茶园、新县香山湖万亩生态休闲观光茶园、九华山—妙高寺生态茶园旅游观光区、净居寺茶文化生态旅游区等,深挖文化内涵,完善基础设施,合理进行规划,力争打造一批精品茶文化旅游项目。

猜你喜欢
信阳市信阳观光
信阳市审计局 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
河南省信阳市通联站
战“疫”大考中的信阳答卷
信阳诗群
信阳市环宇针织服装有限公司
坚持稳、准、狠原则 确保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信阳市检察机关扫黑险恶专项斗争纪实
我国商务观光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荡秋千
赤子心 信阳情
信阳茶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