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降耗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运用探析

2020-01-07 21:11
湖北农机化 2020年7期
关键词:动力工程节流热能

戴 裕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电力能源的使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在电厂发电过程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在运用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基于此,电厂将关注点放置在对资源的合理运用上,在这过程中节能降耗是重中之重,节能降耗技术的有效发展是确保我国电厂稳健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技术。

1 分析节能降耗中热能与动力工程运用的问题

1.1 节流调节问题

现阶段热电厂为了更好地调节电力输出功率,通常都是通过控制汽轮机运作功率,在汽轮机运作功率控制过程中,会造成电力和能源的流失,因此,电厂节能调节工作效率差强人意。探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科学合理地调节节流调节过程中涉及到的系统,没有全面掌握整个系统工程的运行数据,难免在整个节流调节过程中,系统与系统在配合上就出现调节冲突,流失各个系统运转环节中的能量,情节严重还会让电厂的整体运作效率受到影响[1]。

1.2 控制热能损耗方面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在电厂运作过程中热能转换是出现得最多的,热能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厂本身的损耗流失,所以在电厂节能降耗工作中科学控制热能损耗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电厂多个运作环节当中都会涉及到热能的传递或是转换,并且上个环节中总损耗的热能会累加到下个环节中,一旦出现热能过剩的情况,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及时解决,就会出现某一环节重热现象,最终引起整个系统的失衡,导致不可估量的损失。

1.3 凝汽装置方面的问题

我们在电厂发电作业中,生产作业中的热效率,主要是由凝气装置效果所决定的,同时这也是当前发电生产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装置,科学合理地分析凝汽式汽轮机特点,我们可以得知整个装置的结构是非常复杂的,但是在凝汽装置的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而出现装置施工效率低下的问题。加之因为气压和外界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会影响整个汽轮机的运行状态,最终出现运行效果不佳的情况[2]。

2 节能降耗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运用

2.1 不断提高节流调节分析精准性

为从整体上提高节流调节分析工作的精准性,进一步降低节流成本,工作人员就必须要进一步明确整个管理体系中的各个环节,并做好相应的处理或是排查工作,尤其是在遇到设备老化或是设备运转不稳定等情况时,就必须要及时分析探讨上述情况,了解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从而才能在分析上述工作的时候,通过认真对比分析不同设备运作参数,最大限度地确保工程处在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有效胜任节流调节与控制工作。另外,还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结合电厂实际情况来调节节流,同时并动态监控各个设备的运行情况,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实现节流调节控制成本。

2.2 有效应用多级汽轮机重热

受多种因素影响,汽轮机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重热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要对其进行回收,从而从整体上提高能源高效性。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加入汽轮机数量,同时还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布置汽轮机,最大限度地利用汽轮机排布布置,高效利用重热。在当前的电厂中多级汽轮机是通过上下级方式来排布分布的,这种布置方式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汽轮机热损耗的利用效率,促使多重汽轮机重热回收的提升,通过这样的途径最大化地利用部分热损耗,应用热能及动力工程在热损耗促使利用质量及效率的提升。通常而言,汽轮机最佳的重热系数在0.04-0.08范围间,这样一来机组间的差异性也控制在相应的范围中,所以相关工作人员无法对数据进行固化处理,必须要将其设置为特定数值。

2.3 采用调配选择与工况变动方法

提高发电过程的可靠性,对于电厂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使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其中,要认识到提升凝气装置性能主要是利用适当地增加辅助装置来提升汽轮机的使用效率。工作人员将低压凝气装置安装在汽轮机上,可以进一步解决大负荷工作与汽轮机的负荷过小的矛盾。另外,还可以有助于查漏,从而有效消除真空系统漏点。在炎热的夏季还有助于降低凝汽器冷却器温度,通过上述方式,降低运行系统的温度,最大化地确保凝气系统的稳定运行。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加强节能降耗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意义,发电厂科学控制能源消耗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助推发电厂的稳健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动力工程节流热能
天然气井井下节流器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船用柴油机冷却水节流板节流效果的研究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简介:能源与动力工程
基于OLGA的井下节流工艺在高压气井中的应用
一种疏水箱热能回收再利用装置
超高压气井井下节流技术应用和设计方法
热能来自何处
火电厂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改进探讨
论热电厂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改进方向
关于改进热电厂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有效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