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急诊听力检查开展策略

2020-01-08 12:16黄栋栋高艳慧何双八张庆翔孟玮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检查室纯音听阈

黄栋栋 高艳慧 何双八 张庆翔 孟玮

(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南京 211102)

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出现多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病例。2020年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COVID-19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COVID-19短期内在全国范围快速蔓延,目前已波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1-2]。病毒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其他传播途径尚待明确[3]。随着COVID-19疫情的流行,国内各个行业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各医疗行业为了更好地控制疫情蔓延,集中优势资源应对突发事件,将部分专业科室的门诊改为急诊,部分检查开展困难,但是耳聋疾病不会因为疫情而终止。急诊仍然有因为听力突然下降而迫切需要就诊的患者,而让这部分患者获得及时治疗的关键是开展部分急诊听力检查。听力检查要求在相对安静及相对封闭的环境里进行,听力师及医师暴露的风险显著升高。本文参考COVID-19防控方案,结合2020年1月20日~2月20日期间我科进行相关听力检查工作,提出了COVID-19疫情期间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急诊听力检查工作的开展策略,供大家参考。

1 开展急诊听力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1.1 筛选急诊听力检查项目 听力检查项目较多。正常情况下,为了鉴别听力相关疾病,需要多个项目检查的配合,但在疫情期间,为了更加安全及行之有效地帮助临床医师诊断疾病,故从多个项目中选出4种听力检查,即最基本、最常规的纯音听阈检查,对中耳疾病诊断有重要帮助的声导抗检查,对整个听力通道有诊断价值的镫骨肌反射检查,可以客观准确评估听力水平的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查。

1.2 检查场所的调整 做到各检查分开进行,移除检查室内与检查无关物品,减少不必要的接触(纯音听阈、声导抗与镫骨肌反射为一体检查),检查场所边角清洁卫生( 5‰的84消毒液 ),紫外线照射(GB19258)投入使用。

1.3 检查仪器的消毒 检查仪器设备,包括耳机、外耳道插入设备等,均应仔细清洁,去除污渍;然后以75%乙醇仔细擦拭2遍,中间间隔5 min。部分可拆卸外耳道设备应用环氧乙烷消毒,做到一人一个。检查床应用一次性床单,做到一人一单。

2 接诊管理

2.1 初步筛查 在患者及家属进入急诊大门时,运用非接触式快速红外测温计远距离、大范围对移动人群进行快速体温初筛,由专人及专用通道运送体温异常者至发热门诊,并用水银体温计进行精准测量。对于检查前疑似或确诊COVID-19患者应迅速转移至定点医院进行治疗。

2.2 流行病学史的采集 对所有就诊患者,询问发病前 14 d内有无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是否接触过以上地区或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有无聚集性发病或与COVID-19患者的接触史[4]。

2.3 个人防护 部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急诊患者会出现咳嗽、打喷嚏症状从而产生飞沫甚至气溶胶,同时听力检查室为隔音室,空间狭小、通风差。急诊开展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相关检查,听力技师属于高风险暴露,应按照国家分级防护标准,以二级防护为基准,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N95或N99)、防护眼镜(防雾型)、防护服或防护面屏、工作服(白大褂)外套一次性防护服或一次性防渗透隔离衣、一次性乳胶手套,必要时穿一次性长筒鞋套[5-6]。

3 检查时患者及仪器设备管理

1)纯音听阈检查室一次仅进入一人次,家属不得陪同。患者应配备有防护功能的口罩,同时戴一次性手套、一次性脚套。部分患者听力损失导致交流障碍者,应用书写的方式,避免近距离接触。测试过程中,嘱患者尽量不用手触及耳机。检测完毕后,患者在检查室外等报告,同时将一次性手套、脚套放于听力室外的双层黄色垃圾箱内。

2)对于纯音听阈检查有异常,尤其是考虑突发性耳聋的患者建议进一步行ABR检查。ABR检查室内的操作基本同纯音听阈检查室内。测试过程中,嘱患者尽量不用手触及电极。

3)每1位患者做完相关检查后,听力师均应对耳机进行75%乙醇消毒2遍,换手套,接诊下一位患者。ABR检查后,听力师更换床单,丢弃电极片,用75%乙醇擦拭2遍电极线及仪器设备。整理设备完毕,更换手套。室内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30 min,然后接诊下一位患者。

4 工作结束后医务人员工作

4.1 仪器设备的再次消毒 同前用75%乙醇消毒2遍;检查室清洁(5‰的84消毒液);可拆卸外耳道插入设备送环氧乙烷消毒,一次性使用物品准备。检查室通风,2~3次/d,并以过氧化氢消毒剂,采用超低容量喷雾法进行空气终末消毒。

4.2 听力师自我消毒 检查完患者听力后,听力师应测量体温,按照标准脱摘程序脱下防护用品,完成自身清洁消毒。

4.3 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管理 疫情期间,医护人员承受着巨大的挑战及工作强度,也要调整心态,避免过度劳累,给予适当的休息。通过谈心谈话、关怀问候等方式,密切关注医务人员思想动态、情绪变化,做到心理问题早发现、早干预、早疏导[7]。

5 COVID-19期间听力检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5.1 我们的工作情况 COVID-19期间,我科听力检查师及医师严格按照制订的标准防护流程进行相关听力学检查。与2019年1月20日~2月20日同时期工作量进行对比,具体数据见表1。

注:突发性耳聋诊断率=突发性耳聋诊断数/ABR检查数×100%

5.2 听力检查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与2019年同时期相比,2020年疫情期间我科就诊的听力疾病患者明显减少,但是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诊断率由47.6%上升至70.8%。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一些非急症的听力患者未至医院就诊,故导致听力检查总数明显下降。而听力急症患者为了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仍选择合理就医,因此突发性耳聋的诊断率明显提升。对在疫情期间就诊我科的72例听力疾病患者于就诊后7 d回访检查后的每日情况,无一例出现发热及肺部感染等COVID-19相关症状。疫情期间,在严格执行标准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对于听力急症患者,尤其是突发性耳聋患者,准确及时的诊断可有效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以上措施仅针对COVID-19疫情流行期间突发听力下降患者的急诊听力检查。面对当前依然严峻的疫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务人员作为高风险暴露人群,如何针对突发听力下降患者进行听力检测,为了不放弃、不耽误患者的诊断与治疗,需对患者诊疗流程各个环节进行优化管理,加强人员管控,提升医护人员自身防护意识,做到治疗与防护两不误。

猜你喜欢
检查室纯音听阈
自动纯音听阈检测技术
CE-Chirp听觉稳态反应检测在听阈评估中的价值
万荣县:全面融合监督力量 持续深化大协作监督格局
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ABR、40Hz-AERP和ASSR与主观纯音听阈测定的相关性研究
“黄牛”到底有多牛?
高压氧综合治疗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聋疗效分析
“黄牛”到底有多牛?
硫酸镁治疗爆震性聋的临床研究
第一次做胃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