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校管理中激励机制建立的作用和途径

2020-01-08 19:16李小勇
科学咨询 2020年30期
关键词:教职工激励机制积极性

李小勇

(重庆市第一一五中学校 重庆 400000)

小学是教育活动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正确的价值观,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所以,在这个阶段开展有效的管理十分重要。在小学学校管理中,单纯地依靠传统制度进行管理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励机制成了目前一种有效的管理办法。在这样的理念下完成管理可以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能获得教师的支持和配合,进而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本文对小学学校管理中激励机制建立的作用和具体应用途径进行探究。

一、激励机制在小学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一)目标激励作用

在学校管理中使用激励机制的目的是激发教职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那么,在管理中通过目标激励可以设定目标,激发教职工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诱发他们工作的动机,有效指导教职工的工作行为,使教职工的需求和激励相结合,借助目标实现教职工在工作上的创造性,为进一步开展学校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二)物质和精神激励作用

学校的教职工是教学的执行者,他们不断学习,付出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但因长时间的付出可能会使他们在工作上产生一定的厌倦和懈怠,对工作开始抱有敷衍的态度。而在学校管理中使用物质和精神激励的方式往往可以再次调动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物质方面,可为教职工发放一些生活用品,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在精神上面可以授予一些荣誉称号等,从而激发教职工的自豪感,调动起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三)绩效激励作用

在学校工作中,教职工希望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所以,学校要给到他们足够的信任,给他们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独立处理一些事务。这样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同时可以设定一些考核指标,通过绩效衡量工作情况,让教职工在对比中不断提升自己[1]。

二、小学学校管理中激励机制建立途径

(一)做到外部激励和内部激励的结合

有时候,我们的外部激励和内部激励发生了脱离现象,使得教职工人员在工作中变得更加逐利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坚持外部和内部激励相结合,注重在精神方面的激励,让这些教职工人员真正获得满足,从而实现自我提升[2]。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可以适当减少物质方面的奖励,多进行精神层面的激励,比如对于一些先进教师,可能以往更多的是基于奖金的奖励,但目前我们可以适当降低奖金数量,通过在校宣传表扬的方式进行激励,如将一些优秀教师的事例张贴在学校的宣传栏上,树立榜样,从而在心理上激励教职工。另外,可以引导教职工加强对自己精神上的激励,从而让教职工能从自己的工作中获得一定的喜悦和成就感。

(二)注重激励的公平性和协调性

为了更好地落实激励机制,学校在管理中应完善激励机制,有效地按照设定好的激励机制进行工作,该奖励的就奖励,该惩罚的就惩罚,一定要做到奖惩分明。一方面,学校需要公开激励手段。在物质激励上要明确好激励数额。另外一方面就是考核的标准需要明确,能够让每一位教职工人员清楚。最后就是确保执行中的公正,避免存在违规现象。另外,激励机制的应用也要确保协调性,能够做到物质和精神还有个体和集体之间的协调统一,使得教职工人员能够真正在激励机制下提升工作积极性,提高职业素养,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更好地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坚持正激励和负激励的结合

正激励其实就是奖励,而负激励就是惩罚。在管理中应该做到奖惩分明,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激励的价值。一般正激励就是表扬或者物质上的奖励,而负激励就是批评或者处分。在实施的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合理应用[3]。在激励过程中,学校要控制好正激励使用的频次。对于教职工出现的一些错误行为也要给予及时的负激励,也就是进行适当的批评,这样才能进一步督促教师改正,从而提升自己的素养。管理中一定要做到两者的结合,从而推进教职工更加积极的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激励机制在小学学校管理中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推进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应该在学校管理中将激励机制渗透其中,坚持内部和外部激励结合、正激励和负激励结合的原则,做到激励中的公平和协调性,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学校管理的效果和质量,推进小学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提升教职工的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教职工激励机制积极性
渭南师范学院“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教职工书画作品选登(一)
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激励机制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浅谈高中工会女教职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提高大学生学习24式简化太极拳积极性的研究
浅议中小企业激励机制
浅谈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