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模式下普通高中德育工作策略

2020-01-08 19:16陈堪荣
科学咨询 2020年30期
关键词:道德素质进校园交流

文陈堪荣

德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彰显着学校的教育水平,学生在学校不仅需要学到更多的知识,也应当具备一定的德育素养。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品德和道德素质,并且,在高中时期,学生有着较大的学业压力,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应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疏导,在帮助学生缓解压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高考筛选出的学生不仅具备较好的知识储备,也应当有着过硬的品格修养。

一、开展班会,做好沟通

高中学习生活中,学生面对着一定的压力,教师要做好与学生的沟通工作。定期开展主题班会,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提高德育教育效率[1]。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保持相对等的关系,以便学生能真实反映个人的状况,只有真正了解学生,才能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帮助学生在高中阶段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

比如,我在给学生开班会时规定的主题是“沟通”,让学生在班会上自由发言,聊一聊自己在这段时间以来的学习状况、内心的想法。为了提高学生在班会上发言的积极性,我以身作则,将内心真实的想法告诉学生,以此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也能打开心扉,真实地进行交流。对于学生在班会上提出的问题,我也认真思考。并在课下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帮助他们克服心理上的困难,使其能更加轻松地面对高中的学习生活。

二、家长进校园,三方交流

在学生的高中学习生活中,家长是不可缺少的角色。让家长走进校园,增加家长、教师与学生三方之间的沟通,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相关问题。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学校的状况,并且帮助教师了解家长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明确家长对学生的期待。这样教师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也能更加有针对性[2]。开展家长进校园的活动,既能帮助家长了解学校的办学效果,也能增进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能让学生理解家长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更有动力,提高学习积极性。利用特色化的德育方式,可降低学生对传统德育教育模式的抵触情绪,能让学生在较为宽松的氛围中得到熏陶。

比如,我联合年级的其他老师组织了一次家长进校园活动,在周末邀请家长到学校参观。参观学生上课的教室,与学生一起体验上课的氛围。并安排时间,让家长和我以及学生三个人一起交流学生的状况,让家长对学生的校园生活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我也鼓励学生跟自己的家长真实交流自己内心的想法,家长与学生相互理解,处理好生活与学习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家长对学校的教学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对自己的孩子有更真实的了解,同时也给学生机会,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接触自己的父母,增进亲子之间的交流。

三、举办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高三的学生面对着更加繁重的学业压力,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也要适当帮助学生调节,时刻关注学生的状态,了解学生的想法,适当举办活动,以此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进行适当的放松,从而让学生更加有动力进行之后的学习[3]。并且,在高考的不断改革中,需要的不仅是高智商的学生,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能力、素养,所以更要注重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提升。

比如,在每一次的考试结束之后,我都会带领学生进行适当的放松,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交流、表演节目,但这并不是我的重点内容。在学生放松20分钟时候,我会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德育教育,告诉学生我们放松的目的是要更好地为下一次考试做准备,在高考来临之前,我们时刻应保持警戒的状态,学会劳逸结合,学会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这样我们才能在学习的路上越走越远。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活动放松之后,能使学生更有动力进行之后的学习。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高考改革模式下,学校对学生的高标准、严要求旨在培养全方位发展的人才,高考并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对于学生而言,这条路走的艰辛却也是人生的捷径。开展德育教育,能让学生对高考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让学生对自己的高中及未来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规划,能帮助学生明确前进的方向,这样能给予学生前进的动力,能让学生在高中学习中持之以恒,并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推动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猜你喜欢
道德素质进校园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经典彩调进校园
浅析新闻记者的道德素质与责任
舞龙舞狮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途径研究——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
对联文化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