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绿色矿山建设与发展建议

2020-01-08 21:00
山东化工 2020年19期
关键词:矿产资源山东省矿山

李 汀

(山东金禾环保检测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0)

山东省作为矿产资源大省,矿产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储量居全国前三位的就有金矿、石膏矿、自然硫矿、玻璃用砂岩、金刚石矿、石油、菱镁矿、滑石矿、石墨矿和花岗岩矿等二十多个品种,山东省矿业开发与矿产资源同样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省内各类矿山开发历史悠久,开采利用程度较高,拥有大、中、小型各类矿山1800多处,矿业总产值在全国也位居前列,矿产资源开发在山东省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资源效益,但在新形势下,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愈来愈加突出,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地质灾害等各类事件不断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矿业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建设绿色矿山成为新时期山东省矿山建设的重要任务。

1 绿色矿山建设

为转变以消耗资源和破坏生态为代价的矿山开发利用方式,2010年以来我国大力推行绿色矿山建设,它以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节能减排、促进矿地和谐为主要目标,以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生产工艺环保化、矿山环境生态化为基本要求,将绿色矿业理念贯穿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推行循环经济绿色发展模式,从矿山勘查、开采、选冶、深加工,到闭坑与治理恢复全过程贯彻绿色矿山建设,实现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2020年6月1日自然资源部又印发了《绿色矿山评价指标》和《绿色矿山遴选第三方评估工作要求》,对评价指标标准进行了统一,并对第三方评估工作进行了规范。《绿色矿山评价指标》明确了绿色矿山遴选的5个先决条件:一是《营业执照》《采矿许可证》《安全许可证》证照合法有效;二是近3年内未受行政处罚且未发生过重大安全、环保事故;三是未被列入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公示系统异常名录;四是矿山正常运营,且剩余储量可采年限不少于3年;五是矿区范围未涉及各类自然保护地。绿色矿山评价指标也进一步细化,包括矿区环境、资源开发方式、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与智能矿山、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6项一级指标以及24项二级指标、100项三级指标,采取计分办法,总分1000分。原则上,得分低于800分的矿山企业不能参与绿色矿山遴选,其中,一级指标得分原则上不能低于这一级指标总分值的75%;绿色矿山遴选采用具备评估能力的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进行。这将进一步推动绿色矿山建设的规范与发展。

2 山东省绿色矿山建设存在问题

山东省积极响应国家绿色矿山政策,努力推行绿色矿山的建设与发展,先后发布了《山东省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制定了煤、铁等6 矿种《绿色矿山建设规范》、《山东省绿色矿山建设管理办法》、《山东省绿色矿山建设第三方评估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为全省各地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但在绿色矿山的建设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2.1 绿色矿山数量少

自2010年推行绿色矿山建设以来,2018年山东省有四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35家,至2019年又有40处列入国家绿色矿山名录,数量居全国前列,主要分布在煤炭、黄金、黑色冶金、建材与非金属矿山等方面,加上2020年5月山东省公布的第一批省级绿色矿山名录18处,总计不足100处,但相对于全省1800多处矿山,绿色矿山数量少,覆盖率仅约5%,这与2020年全省绿色矿山格局基本形成,大、中、小型绿色矿山建成率分别达到90%、80%和50%的目标任务,差距依然较大,绿色矿山建设任务十分艰巨。

2.2 矿山生态恢复工程缓慢

山东省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历史悠久,种类与点位多,存在矿产资源部分浪费,综合利用率较低,有些开采场导致林地等自然景观面积持续减小,采矿场、尾矿库及排土场等人工景观面积不断增加,生态系统破碎化程度加重,并且随着矿产资源开采活动的加强,生态系统破坏面积加大,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差,出现诸如地面塌陷、地下水含水层疏干或尾矿库污染以及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问题,绿色矿山建设的生态恢复工程总体进展缓慢或滞后,尤其废弃矿山与老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问题仍较突出。

2.3 矿产企业主动性不足

在新形势下,国家和地方都加大了对绿色矿山建设的宣传和鼓励,部分矿山建设发展目标也做了相应调整,但仍有一些矿山企业对绿色矿山建设重视不足,相关领导的意识不能与国家绿色矿山整体发展目标相一致,也有部分企业领导过于注重经济利益,导致部分矿产企业对绿色矿山建设主动性不足,积极性不高,给绿色矿山建设增添了一定难度。

2.4 职能部门协调机制不完善

绿色矿山建设的主体为企业,但在建设过程中涉及多个政府部门,如自然资源、生态环保、安全监察、质量技术监督和税务银行等多个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从各自不同的管理目标出发,相关方的协调机制不够完善。

为更好地开展山东省绿色矿山建设,应有针对性地推进绿色矿山的建设与发展。

3 山东省绿色矿山建设发展建议

3.1 以点带面 整体推进

绿色矿山建设与发展已经愈来愈科学规范,总结典型案例进行推广,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山东省绿色矿山的发展建设。如济南平阴马庄铁矿研发了“大水矿床近顶板灰岩帷幕注浆堵水采矿技术”和“全尾砂无动力深锥浓密膏体制备充填技术”,分别入选第三批及第五批《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目录》,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了矿产资源的浪费,为无公害采矿绿色发展模式做出了积极探索;山东新汶矿务局完善了井下充填绿色开采模式,降低了废弃矿石和尾矿的排放,使矿区环境治理与矿地关系趋向好转;济南玫瑰建材、平阴山水等采用客土喷播防护,山东鲁碧建材有限公司小上峪石灰岩矿实行生产全过程封闭等措施,在优化矿区生态环境方面均取得较好效果。

3.2 各部门协调组织,努力引导企业积极参与

企业在绿色矿山建设方面,面临生产设备更新,环保设施稳定达标,生态环境优化等诸多压力,资金投入较大,管理部门应建立多层次、高效率沟通机制,协调各级各部门工作,通过政策引导,在用地、金融、财税等方面支持绿色矿山建设,调整布局,整合矿产资源,矿权优先向绿色矿山倾斜,激发企业的创建动力,实现资源向集约式效益型发展,通过绿色矿山建设,优化全省矿产资源配置。

3.3 利用遥感手段,提高绿色矿山建设和管理水平

基于大数据时代充分利用卫星航空等遥感手段,把遥感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应用到绿色矿山建设中,提高绿色矿山建设和管理水平。通过分析研究矿山开采种类、绿化要求、采选矿工艺参数和矿区地质环境等遥感信息数据,建立矿山采选冶等管理可视化平台,及时优化调整设计指标,促进矿产资源利用集约化、开发方式科学化、企业管理规范化,使矿山开发和景观生态系统恢复统一协调,矿山由重资源开发向资源环境并重的方向转变,加快绿色矿山建设的健康发展。

3.4 加强监督,建立绿色矿山动态管理机制

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各部门按照职责职能对绿色矿山进行监督检查,并向社会公开,同时加强社会监督,每3-5年对纳入绿色矿山名录的企业进行评估,对不符合绿色矿山要求和相关标准的,公开曝光,并从名录中剔除,建立绿色矿山的动态管理机制。

4 结语

绿色矿山建设是矿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矿业的重要措施,而改变过去高能耗、低效率、高污染的传统矿山开采模式,发展绿色矿山是一个系统工程。2020年6月国家规范了绿色矿山评价指标和评估工作要求,地方政府从政策上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创新发展,全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合理开采矿产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经济、环境、社会的统一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矿产资源山东省矿山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探究深部金属矿产资源地球物理勘查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四大“矿山修复”方法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年)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我国矿企海外十大矿山简介
隐形矿带:视野外超乎想象的矿产资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