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重构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创新研究

2020-01-08 19:16李敏敏
科学咨询 2020年30期
关键词:课题教学策略策略

李敏敏

(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实验中学 山东烟台 265100)

中国已经走进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是人类更加追求人地关系协调的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日益密切,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改造日益深入,地理学科所承载的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等功能也愈加显得重要起来。由此看来,地理教学应注重对学生过程与方法、能力与态度的培养,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因此,地理课堂要进行重构。这就意味着教师要改变乃至放弃许多曾经习以为常、引以为豪的教学方式,去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策略。而地理课堂教学策略又具有多变性,本文就以教学策略能否实现教学目标和保持学习者学习积极性为主要标准衡量其有效性。准确运用相应的教学策略,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是保证课堂鲜活的源泉,也是对教师能力的考验[4]。

一、关注学生的需求

波利亚曾说:“教师讲什么不重要,学生想什么比这重要一千倍!”这就需要我们研究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真问题。记得学习“农业”这部分内容时,其中有这样一个问题:造成“南米北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很多学生回答:北方种植小麦,南方种植水稻,而没有从南北自然环境的差异去分析,当时我批评学生思考问题不够仔细,现在想来是我没有关注到学生存在的真问题。学生没有建立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是有影响的思考观念,导致分析问题只能从表面去思考,而不能深入分析其内在原因。我想,如果当时运用理清事物之间关系的教学策略的话,才是回应学生需求、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教学策略。正如专家所说:“只有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课堂教学才是有生命的,有实效的。”

二、掌握课堂的动态

课堂教学是师生参与的动态变化过程,每一个学生都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而教师是这个变化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为学生服务的。有一次我主讲一节县级观摩课,可以说课前做了很充足的准备,为了不出错,我甚至把教学设计上的每一个字都背了下来。但是,下课后我听到学生说这节地理课真没意思,这句话狠狠地刺痛了我的心,我询问之后,学生说整节课都在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很没劲。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犯了多么大的错误,为了“讲好”一节课,却把原本属于孩子们的鲜活的课堂变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舞台,为了不出错,忽视了学生们真正的课堂需求。那么,当我们带着已有的教学设计走进课堂,发现自己的预设和课堂实际有冲突时,在那一刹那我们应该敏锐洞察学生的需要,对已有的教学策略作出改变,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保护学生的求知欲,保护学生的自信[2]。

笔者认为,初中地理教学策略的本质和内涵在于培养学生高品质的思维能力,因此,地理课堂需要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去满足教学需求。笔者认真梳理和总结了部分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类型,主要包括制定教学目标的策略;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设计课堂活动的策略;选择教学资源的策略;区域地理学习策略。这些教学策略对地理课堂的高效性有重要意义。在研究过程中,笔者也收获了很多。

成效之一——助力学生成长

1.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

初中是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关键期,不论是知识上还是思维上都容易激发兴趣。此时,我们的地理课堂应注重通过多种策略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如演示观察、地理活动、填表绘图、地理故事等,这些都是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好策略。让学生从心底喜欢地理,能使其主动学习地理,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提升学生地理基本技能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初始阶段,从知识结构来看,它是高中地理学习的基础,这就使得初中地理教学策略研究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要注重对学生地理基本技能的培养。这些基本技能对学生来说是首次接触,例如,读图析图技能、区域地理学习的技能、归纳总结技能、辩证思维的技能等,这些地理基本技能在运用了教学策略之后,都有显著提升。

3.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初中地理教学策略实施的目的之一是尊重学生的发展,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改变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为此,在教学中教师会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启发学生发现、分析、表达、总结的能力,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运用资料去解决地理问题,能在知识或能力上得以提高[3]。

成效之二——实现教师价值

1.理论水平的提高

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为了使课题顺利进行,笔者读了大量关于教学策略的书籍,在网上查阅了相关材料。掌握了许多关于教学策略的内容,学习他人先进的理论,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我们还细致研读了新课标,使课题研究目标明确,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收获。阅读和查阅文献给了我们教学实践很多启发,也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找到了理论依据。

2.科研能力的提高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笔者学习了如何选题,如何写开题报告,懂得了如何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如何进行课题成果的推广等,课题研究的过程,让研究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可以说,课题科研是为自己的专业成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促进和学习平台,为我们将来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3.教学能力的提高

我校参与研究的老师通过反思自己的研究过程,总结研究中的得与失,不断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参与研究的教师通过共同探索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的类型和运用,都能在课前做好准备,做到了仔细分析教学内容,找到本节课的教学策略,把教学策略贯穿到课堂教学中。

成效之三——打造高效课堂

1.课前备课游刃有余

课题研究以后,教师逐渐认识了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质和类型,为课前备课提供了条件。教师可以做到先去了解学情,根据学生的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来设计课前预习提纲、课堂中的探究题、课后的巩固题;也会去钻研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考动态、教科书及有关的教学参考书,从而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任务,落实好新课标的教学任务[4][5]。

2.课堂互动精彩纷呈

课堂上,教师运用各种教学策略驱动学生的学习,使我们的地理课堂真正以为学生主体,认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既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和有深度的交流讨论,给学生创造一点思考的情境,给学生留一点思考的时间,给学生一些活动实践的余地,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让学生获得了更多的成功体验[6]。

3.课后复习得心应手

学生的课后复习多采用练习检测的形式,教师在布置课后练习的时候做到难易适度,既具有一定挑战性,又能确保大多数学生成功完成,即至少让80%-90%的学生能正确完成。地理课堂教学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之后,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提高了,课后复习起来也觉得轻松很多,优等生不会觉得索然无味、体验不到成功感,后进生也不会出现失败后的挫折感,长此以来,同学们充满信心,喜欢上了地理学习。

猜你喜欢
课题教学策略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不忘的初心 永恒的课题
我说你做讲策略
擦亮初心: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