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的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

2020-01-08 19:16杨菊英
科学咨询 2020年30期
关键词:贴近生活生物学科生活化

文杨菊英

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跟生物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在日常的生物教学中,学生却很难将生物学科和生活相联系。为了改变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高效的生物课堂,教师需要将生物学科立足在生活中,让生物课变得丰富多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实际感受生物学科在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在生物课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生活化的教学意义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地将生物学科与生活结合在一起不仅能改变学生对生物学习的态度,丰富生物教学内容,还能推动学生自主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且,生物教学与生活化融合,更方便学生掌握生物知识,完成生物探究,在生物学习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从生物学科本身来说,生物学是一门自然学科,也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教师在教学上贴近生活,就能让生物显得更加具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由此提高,对日常生活也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总之,生活化教育的意义十分重大,教师要善于利用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1]。

二、初中生物教学现状

(一)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

现在,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的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现在,社会和学校都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核心素养最关键的内容就是要学生掌握知识并将知识应用在生活中,也就是生活化教学。但部分教师的观念依旧停留在旧思想上,不能及时跟着时代的步伐前进,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得不到有效提升。

(二)过于重视考试的结果

现在学校的普遍现象是过于重视考试成绩,学生的好坏也是由成绩来判断的。学校更看重升学率,却忽视了学生是否能在这个发展迅速的社会上立足,没有为学生做出长远的打算。考试成绩再高也只是一个分数而已,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应该体现在生活中而不只是在试卷上。

三、如何构建生活化初中生物高效课堂

首先,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在重视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要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将所学知识应用在生活中,不能再依靠传统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教学,要将生物与生活相结合,采用生活化的方式进行教育。其次,要想构建生物高效课堂,就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切实掌握知识,能在生活中加以应用,以保证学生将来能在社会生活中立足。最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贴近生活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学习动力,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顺利构建高效课堂[2]。

(一)将知识引入生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生物是学生上初中时接触的一门新学科,学生对此本就有些好奇心,教师要维护学生的好奇心,在生活中带领学生学习生物,保证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充满兴趣。例如,人教版高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生物圈中的人”这一个单元内包括七小章内容,学习第二章“人体的营养”时,教师就可以贴近生活进行教育。教师要适当问学生一些问题,开动学生的思维,如:我们一天所需的营养都来源于哪些物质?从食物进入身体需要哪些器官来消化?这些贴近生活的小问题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生物学习上变得更有动力和信心。生物源于生活,教师要善于将书本知识内容引入生活,确保学生对生物充满积极的学习兴趣,促进生活化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开展生活实践性活动,构建学习氛围

在生物学习中,教师可以开展一些活动进行实际考察,活动能够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例如,学习“动物的主要类群”时,教师可以带学生去当地海鲜市场或生物馆,去参观、了解更多的生物种类。还可以选取一些代表性的动物进行实际观察,如蚯蚓、春蚕、鲫鱼、鸟等,让学生亲眼观察到并尝试触摸,实际感受这些动物之间的区别。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动物,要先让学生见识过不同种类的动物才能确保学生在知识学习上更有动力,教师要利用活动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保证高效课堂的构建[3]。

四、结束语

在进行初中生物教学时,教师应合理融入生活化内容,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兴趣。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离不开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教师要积极结合生活进行教学,树立学生学以致用的思想。

猜你喜欢
贴近生活生物学科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体验教学
第十届食品与生物学科高水平SCI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研修班招生简章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高三复习中生物学科的备考建议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消费导刊:面向市场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贴近生活”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