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高中数学生本课堂的构建

2020-01-08 19:16文许
科学咨询 2020年30期
关键词:椭圆知识点微课

文许 凯

生本课堂是顺应教育改革而产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微课主要以短视频的形式将课本中的知识点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有一种新颖的学习方式[1]。将微课运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中,能够较大程度地丰富数学教学形式和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下面将介绍构建基于微课学习的高中数学生本课堂的策略。

一、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种氛围中,学生会乐于学习、主动学习,面对数学中的困难与险阻,能够坚定方向,从各个角度进行深度思考与探究。教师可以运用微课视频、图片、音频等形式,营造一定的教学情境,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一言堂模式[2]。利用微课构建的高中数学生本课堂可以使教学不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可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其自觉深入地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

如学习数学的平面向量内容时,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寻一段有趣的视频或者一个值得大家深思的问题,通过多媒体展示,例如播放一段猫和老鼠的微视频后,提出问题:猫在老鼠东侧100米处,老鼠以5米每秒的速度向北逃窜,猫以10米每秒的速度向西北追捕,问猫能否恰好追到老鼠,若不能,猫要以什么速度恰好能追到老鼠?学生自主探究答案,让学生了解到了我们日常接触的动画片和生活中也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激发了学生想要进一步了解平面向量的欲望,使学生在课堂中成为探索知识的主体,以此构建生本课堂。

二、构建直观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大量的公式和概念具有抽象性,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媒体技术可以将数学教学内容中的抽象部分用视、听、说的形式进行直观显示,能使学生快速了解和掌握抽象知识,让学生更加清楚数学原理和公式的由来,帮助学生更加专注地观察与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实现从直观、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知,在以后的发展中加以灵活运用[3]。所以,高中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要善于应用现代技将课本知识进行转化,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进行深度教学,发掘学生的潜力,引导学生自己借助具体案例知识达到对抽象知识的深刻理解,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例如,在“椭圆”的教学中,椭圆是平面上到两个固定点的距离之和是一个常数的点的轨迹,这两个固定的点叫做焦点。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些吃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优势,通过视频模拟实验情况,使学生清晰地明白椭圆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长轴与焦距之间关系的改变对椭圆形状的影响,为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椭圆中离心率对形状的影响,并加以总结,最后提出椭圆的曲线方程,这样学生就会更好地理解。采用微课的直观式教学可以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三、合作探究学习,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课堂。数学教师要注重从知识传教到指导学习方法和方向过渡,给予学生适量的微课教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找出教材中的重难点,让每个小组控制自己的学习进度,在进行知识的学习时也要考虑本数学知识点要解决的内容。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都得到有效提升,能使学生真正掌握数学学习方法,提升数学学习效率,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以学生为主进行数学课堂探究学习。

例如,学习“三角函数”时,在学习了相关定律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微课资源,让学生自主探究三角函数的特征与应用,以及正弦、余弦函数的图像如何画,它们图像之间的关系。通过总结发现正切函数的特点。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形成独特的数学思维,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四、结束语

将微课技术与生本教育相结合,构建高中数学课堂,可以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满足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教师在运用微课进行教学时,要注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椭圆知识点微课
Heisenberg群上由加权次椭圆p-Laplace不等方程导出的Hardy型不等式及应用
一张图知识点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例谈椭圆的定义及其应用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巧用点在椭圆内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