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校史资源育人路径研究

2020-01-09 06:18裴佳越
铜陵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校史育人资源

裴佳越

(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30601)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校史蕴含着一所高校的精神文化,承载着高校自办学以来的荣辱兴衰,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①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要更加注重“文化育人”。校史作为高校的重要文化资源,它不仅是高校精神文明的载体,还具有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利用校史资源育人可以使当代新青年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肩负起文化传承的责任,对于坚持走文化自信道路、实现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的教育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各高校对于校史资源育人工作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校史资源的育人价值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与利用,工作中欠缺校史资源育人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因此,研究校史资源育人的实现路径,已成为学界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高校校史资源的内涵

资源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释义为:“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这一释义可以理解为狭义的资源概念。从广义上理解,资源是指人类活动的对象条件和要素,分为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两种[1]。与资源相同,校史具有可利用性、效益性与稀缺性的特征,校史资源作为资源的一个下位词,同样具有广义的特点。每一所高校都经历过从一无所有到不断壮大的发展历程,校史则是这一过程的全方位的真实记录,包括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史、教学与科研史、建筑史、人物史,同时还记录着该校管理服务体系的形成与变革,蕴含着高校的人文精神与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的宝贵财富。而高校校史资源则是一所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并且能够通过开发利用来获得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各种自然条件与社会要素的总和[2]。它在一所高校的长期发展中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与精神载体向人们呈现出其独特的育人价值,将资源利用的主体与客体紧密联系在一起,不论是校园内的学生、教育工作者,还是校园外社会人士都能感知校史资源所传达出的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与熏陶。

二、新时代校史资源育人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校史资源育人的问题分析

1.校史资源不齐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规定,我国各大高校均建立了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档案工作中仍存在种种问题,各档案馆、室对于档案收集、管理的偏向性较为严重,且部分档案材料的收集流程繁琐,对于包括学生档案、教职工档案在内的人事档案管理始终是高校档案管理的核心内容,具有规范的收集、整理、归档的流程,而对于校史档案的征集工作,一直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加之国内许多历史悠久的高校办学历程曲折、校址变迁频繁,导致各高校校史资源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校史档案记录着一所高校的发展历程,反映着建校以来时代背景的变迁,承载着杰出校友的荣誉与办学成就,可以为高校未来的发展提供宝贵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档案的收集是归档工作的首要环节,校史档案作为收集工作中的难点,面临着收集范围狭窄、收集渠道过少、载体形式单一等一系列亟须解决的问题。档案收集工作对档案馆藏资源的数量、结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于校史资源征集工作的轻视必然会影响校史资源的完整性、全面性与准确性,难以形成客观、系统、内容详尽的校史文化档案。

2.校史资源缺乏必要的整理开发

高校校史记录着一所高校在其办学历程、教学、科研、人物、建筑等各个方面的历史。有关高校校史的材料在收集之初是凌乱、琐碎的,校史工作者与档案工作者需将这些材料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开发,将校史的潜在价值“可视化”,才能形成方便人们利用的校史档案资源,例如在充分研读校史的基础上,按照时间或人物线索进行资源的重新整合形成校志或人物志等文献资料。此项工作在知名院校中得到了普遍认可,并深入开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比如北京大学出版的《北京大学纪事》、《北大旧事》等二十余册校史书目。而国内大多数高等院校并没有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的开展,校史资源的开发力度不够,缺乏专业的校史研究团队,缺少相关领域间的合作互动,许多高校对于校史资源的编撰也仅仅停留在叙述历史事迹的层面,没能体现一所高校所独有的精神文化内涵,这些问题必然导致一所高校校史育人功能的缺失,对于高校未来的发展与校园文化的长期积淀产生着难以预估的负面影响。

3.校史资源利用形式单一

校史的功能并不仅是保存档案、记录历史,校史作为重要的精神文化资源,其所具有的育人功能需要通过“利用”这一环节来实现。由于高校对于校史资源利用意识的欠缺,校史在高校的育人工作中始终处于被动的辅助地位,校史文化部门缺乏应有的主观能动性,导致校史资源的输出形式,仍停留在校史档案展览、参观校史文化景观等传统的文化活动上,且校史档案展览的选材与主题过于传统,多以名人、先烈、历史大事记、周年纪念为题材,缺乏对于校史精神文化内涵的发掘与提炼。在网民规模达8.29 亿的信息化时代[3],资源的载体形式正由传统载体向新媒体载体转变,微信、微博、网络社区等新兴社交平台成为了高校进行思政教育、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2]。若校史资源在利用过程中无法做到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将难以达到“以史育人”的目的。

(二)形成问题的原因分析

1.主观原因:思想意识不够

从主观层面分析,许多高校校史育人工作难出成果的主要原因在于主客体对于校史资源的育人价值认识不足,这也是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大多数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将注意力集中于教学、科研、师资力量建设、后勤管理等方面,资金大量投入直接影响高校短期内发展的项目中,忽视了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大学的教育教学实质上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过程,校史资源是高校在长年累月的发展过程中点滴积累的,承载着丰富的校园文化,文化的影响力是潜移默化的,校史在参与文化育人的过程中并不能一蹴而就,所带来的收益较其他投入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正因如此,导致了高校在发展规划过程中出现资源倾斜,各方投入不均衡的现象,影响了校内各单位对于校史资源的正确认识、缺乏相应的关注与投入。这一现状亟须高校领导立足当前、放眼长远,从思想层面上认识到校史资源的育人价值以及文化软实力对于一所高校长远发展的重大意义,要在发展过程中杜绝“厚此薄彼”的做法,在校园内形成推动校史文化建设的共识,让校史资源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作用。

2.客观原因:各方保障不力

首先是高校校史资源管理制度不完善。配套的管理制度是有效实现校史育人价值的基础与保障,主要包括校史资源的收集、保管制度、校史资源的研究与开发规范、校史资源育人工作规章以及相应的财政制度等,校史资源育人价值的实现不可缺少相应制度与规则层面的约束。目前,各大高校并没有形成一套完备的针对校史资源育人价值开发与实现的各个环节的规章规范与制度体系,缺乏宏观层次的战略规划。大学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独特的实践领地,各大高校需构建满足国家建构需要同时符合大学自身规律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这也反映出当前各高校没能充分地把握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这一大好时机,没能将中国大学治理结构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与高校校史文化管理体系建设有机结合,导致校史文化建设所需的制度体系以及考核督导体系均没能及时形成完善,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校史资源育人工作与实践进程。

其次是资源配置不合理。高校校史资源育人工作需要持续、稳定的投入才能有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目前大多高校尚缺乏配套的软、硬件设施来支持校史资源育人工作的开展。在人力方面目前对于人才队伍建设的关注度不够,校史资源研究主体的精力有限、动力不足,不论是研究人员的数量还是人员素质均不能满足校史资源育人工作的需求;财力方面,涵盖高校校史育人过程中资源的收集、整理、利用各环节所需的经费、校史馆改造升级的费用等;物力方面,包含校史资源育人过程中所需要的硬件设施,例如校史文化活动区、现代化校史展陈设计等,其建设需大量的资金投入,因而往往被各大高校所忽视或置于次要地位。高校校史资源自身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校史研究是一种隐性投资过程,而高校的师生工作、学科建设、科研项目、后勤管理均与高校的发展直接相关,成为高校日常运营的关注重点,分流了高校绝大多数的资源,使得校史文化的建设得不到应有的资源倾斜。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高校在平衡长、短期发展的关系时失之偏颇,忽视了校史资源育人工作对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与高校长期稳步发展的重大影响力。

三、新时代高校校史资源育人的实现路径

(一)固本强基:加强校史馆建设

1.明确校史馆职能定位

明确校史馆职能定位的前提需高校认可校史资源的育人价值,认识到校史资源所具有的价值观引领功能、历史观导向功能、传承与创新功能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确定校史文化机构在高校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不能仅为“存史”而办馆。为此,校史文化部门应当主动出击,转变观念、积极作为、创新发展,将校史文化工作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紧密结合,将校史资源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发扬校史资源育人价值,以自身的主动作为从根本上改变高校校史工作的边缘化状态。

2.完善制度建设

完善的制度体系是校史资源开发与育人工作稳步开展的前提条件,包括管理制度与领导制度。

管理制度主要以校史资源的“收、管、用”三方面为核心,包括校史资源的收集制度、分类与保管制度、资源开发与研究规范、资源利用与服务制度等。校史文化机构需把握“以史育人”的目标,在规章制度中体现育人工作的具体规定与要求,明确各环节的育人职责,使育人理念贯穿工作全程,形成科学规范的工作程序。除此之外,应健全校史资源育人工作的考核与督导体系,及时进行考核检查与工作总结,表彰先进员工,开展经验交流会,给予育人工作者驱动力来引导相关工作进行,尤其在一项工作开展之初,合理的考核与督导措施可以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

领导制度在高校校史资源育人工作中起着统筹规划的引领作用。校史资源育人工作首先需在统一的领导下进行宏观战略规划、分级部署,后由各部门众员工分工实施。因此,高校需从执行力、全局观、个体素质等多方面选拔领导人员,形成育人工作的领导班子,配备充分的人力、物力、财力,将校史资源育人工作纳入高校长期教育教学规划当中,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思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二)扩大输入:重视校史资源收集

1.开拓征集途径

校史资源的完整性与真实性是育人价值发挥的必要前提,每一所高校都理应具备其独特且丰富的校史资源。校史资源的征集工作需开拓征集路径、扩大征集的范围,重视零散资源的整合,补充现存校史的空缺。特别是一些变迁频繁、历史久远的高校,需加大征集力度,对一些珍贵的校史资源进行抢救性搜集。高校校史资源收集可通过社会或个人的移交和捐赠、购买、网络资源查询等常规渠道,除此之外,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友资源,面向老校友进行访谈、撰写回忆录、开展相关口述史的研究。口述校史作为高校校史资源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填补了高校历史记录的空缺,另一方面将母校与校友之间亲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成为了校友联谊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2.选择性重点征集

高校在征集校史资源过程中既要关注征集的全面性,也要重视征集的偏向性,要明确校史资源重点征集的范围。每所高校都具有独一无二的成长史,针对能够反映高校发展历程、办学特色、荣誉成就的校史资源,应广泛发动群众,加大此类重要资源的征集力度。对于历史杰出校友的档案也应纳入重点征集范围,联合相关部门举办校友会、交流会等活动,着手建立校友档案,将能够反映人物生平、声誉、成就等资源纳入馆藏,例如履历、创作手稿、教案、荣誉证书、徽章奖杯等原件材料[4]。此外,在校史资源载体材料上也要关注其形式的多样性与特殊性。除了上述提到的相关文字材料与实物材料之外,应重点征集包括音频、视频、图像图表等馆藏较为匮乏,易被忽视的校史资源,这类形式的材料打破了传统馆藏资源内容的单调性,赋予了校史更加生动形象的展现形式,有利于师生全面了解校史,助力专家学者深入研究校史,对于高校校史资源育人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群策群力:促进多元主体协作

1.重视研究团队建设

组建一支专业的校史资源研究团队对于高校而言意义重大。由于校史资源涵盖包括历史、文学、思政、艺术、档案等多重领域的内容,这就对校史文化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业务能力要求,不仅要求工作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一定的设计性思维与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校史研究队伍的构建既不能只由单一的历史学家组成,更不能仅由档案从业者全权负责。为此,高校应设立校史研究中心,构建一支由研究馆员、历史学者、政治学者、文学家、党政工作者、学生志愿者等来自各个院系、各级单位的成员所组建的研究团队,融合多方力量,广纳贤才,推进校史研究工作学院化、项目化、课题化,保证研究成果的多样性与可读性,逐步实现成果在质量与数量上的统一。

2.加强教育教学合作

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的要求,强调将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与各个环节。其中,全员育人“全”是关键,这也要求教育主体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打破“唯有政治老师才可任教思政课程”的定式思维,去主动适应学科间交叉、融合发展的趋势,将合作精神融入教学工作与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高校校史资源育人工作的落实同样离不开“全”这一理念,校史资源育人价值的开发与教学工作的开展并不能由单一的学院或校史馆独立完成,高校应在现有的校史文化机构基础上,加强统筹协调,促进多部门、全成员共同参与,展开高校校史教育教学合作。高校应以校史文化机构为主导,融入包括高校管理部门、各教学院系、校史资源研究团队、学生志愿者团队等多元主体,形成完善的合作化育人体系,齐心协力将校史教学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发挥校史资源的思政教育功能。

(四)优化输出:创新校史育人方式

1.创新校史资源载体形式

实现高校校史资源育人功能需要高校开发多元化的校史宣传方式、创新载体形式来辅助校史文化的持续输出。校史是一所高校真实的历史记录,通过系统整理与深入研究,可从历史与文学的角度编辑出版理论性校史丛书、通俗性校史读物与校史文化报刊;根据高校所收集的文字及视听材料等校史资源,联系相关单位拍摄校史纪录片、微电影;借助校庆、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等契机,举办校史交流会;创建校史文化社团,呼吁学生志愿者加入校史文化宣传工作,增强校史影响力;此外,通过与艺术学院的广泛合作,创作校史话剧、舞蹈,音乐等艺术作品,借助生动形象的表演传达校史文化的内涵与精髓,例如在1933 年安徽大学创建初期,由音乐家萧友梅作曲、安徽大学前校长程演生校长作词的《安徽大学校歌》于2007 年被再度发现后,安大艺术学院即刻组织音乐系师生对该校歌进行了编配与再创作。现今,这首记录着皖学典故,尘封了74 年的老校歌再度被安大师生广为传唱,也使得历史上那段崎岖坎坷的建校历程深入人心。

2.搭建新媒体育人平台

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加速了校史资源育人方式的转型,高校应与时俱进,在高校官网开设校史学习专栏或建立校史资源网站、开发校史资源检索系统,方便师生查找、利用资源;借助新媒体技术,通过建立官方微博、QQ、微信公众号、抖音账号等形式,快速、便捷地将校史知识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推送给师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时时育人、处处育人”的目的,从而进一步扩大校史影响力。

3.开辟“第二课堂”

首先,高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开设校史文化选修课程,结合校史资源的研究工作与研究成果,编撰、出版校史系列教材,进行教学的编排与设计,邀请校友、校史研究工作者、老教授参与课程教学、开展相关讲座,在课堂中发挥校史资源的育人价值,有条件的高校可根据校史资源研究工作进展,逐步将校史文化纳入必修课程之列,同时,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开设线上校史课程,满足特殊时期的教育教学需求,使校史育人工作规范化、常态化。

其次,高校需重视大一新生的入学教育,将校史校情教育作为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课,组织开展校史讲座、校史馆展览等活动,让新生充分了解学校历史发展概况、帮助其快速融入校园生活,增强学生对于学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5]。

四、高校校史资源育人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一)循序渐进,先去“荒漠化”

在一项关于当代大学生校史文化认知度的调查中,笔者将对于校史文化的认知度由低到高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1.完全不了解;2.稍有了解,但知之甚少;3.比较了解;4.十分了解。在回收的140 份有效问卷中,高达63%的大学生表示对于本科所就读院校的校史知之甚少,只知道一些标志性事件(如建校)和一些知名的校友,且仅有19%的大学生表示对于母校校史比较了解,能大致说出学校的历史发展概况;令人讶异的是,竟有高达15%的学生对于母校校史一无所知,而表示对于校史文化十分了解,本科时期进行过校史校情课程学习的学生仅占调查人数的3%。由此可见,在现代高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校史文化“荒漠化”的现象十分普遍,与高校常设的公共课、专业课相比,校史校情教育已严重滞后,与高校立德树人、实现“三全育人”的教育教学目标相脱节。目前,消除高校师生校史文化认知荒漠化的任务已迫在眉睫。值得注意的是,教育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校史教育更是如此。高校在开展相关课程、进行校史育人工作时需时刻遵循教育规律,循序渐进、寓教于乐,先去“荒漠化”,使广大师生对于学校历史发展情况有初步的了解,再进一步结合校史的思政教育功能进行深层次的育人工作,逐步达到“以史育人、以史化人”的目的。

(二)求真求实,杜绝“人造史”

在坚持文化自信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深入开展的背景下,各高校对于校史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也愈发增强,为了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高校“人造校史”的现象频发。文化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这种不尊重历史的无知行为不仅无法提升师生对于高校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反而对于校园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可逆的负面影响。校史资源的研究成果与校园文化的建设不必要博大精深,但一定要让人感到可信、可读,所有的研究、育人工作都必须建立在真实确凿的校史资源基础上[6]。为此,高校教育工作者需及时转换思路,校史文化的建设需结合校情、“因校而异”,对于校史资源不齐全的高校,需校方求真求实、主动作为,发动群众,扩大征集路径与范围,逐步填补缺失的校史记忆;对于建校时间较短、影响力略低的学校,可将文化建设的重心放在开发特色教学、开展特色科研项目上,努力建设、丰富自身的校史资源,增强洞察力,积极融合高校当地的地域文化,打造新兴高校别具一格的文化氛围,为校史资源育人工作的开展奠定强有力的基础。

五、结语

高校校史资源已成为高校进行思政教育、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精神源泉,校史育人工作在高校全面、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占据着引领性地位。高校文化育人需结合校史资源的育人功能,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深入发掘校史资源的育人价值,进一步完善育人工作体系,运用新媒体与网络技术逐步实现育人形式的转变,从而广泛地建立育人主体与客体间的有机联系。高校需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育人工作落到实处,逐步实现“三全育人”的教育教学目标。

注释:

①习近平: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习近平关于教育的讲话精神),百度文库,2017-08-31。

猜你喜欢
校史育人资源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校史故事演出
川美80年,一场展览讲述一部校史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弘文立教 校史育人——甘肃农业大学校史育人的实践探索
高校校史文化建设探讨
资源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