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媒体教学实践策略分析

2020-01-09 11:35郭晓玲
科教导刊 2020年30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过程课堂

肖 荆 郭晓玲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广东·湛江 524019)

新媒体就是利用数字技术,通过各种网络渠道,以及手机、电脑、数字电视等终端,向广大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有着更加鲜明的优势和特色。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低成本、内容丰富、个性化、交互性强的特点。这使得新媒体在高校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高校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教学过程更加便利,与此同时,也使得教学各方方面都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1 新媒体在高校教学应用中的优势

1.1 新媒体在教学模式方面存在的优势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由学科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学科知识,单方面将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学生在绝大多数的时候都是课程内容的接受者,只是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讲解,教师收到学生的反馈信息也较少,不够及时。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到高校教学中,使高校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教学模式从传统教学的单向传递变成了现在的双向循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其主体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不再只是被动接受信息,在和教师的互动过程中,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各个方面得到了锻炼,并且使学生的潜力最大限度的被发掘出来。教师的精力也不再被繁重的课堂讲授所占据,教师成为了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对知识的探究学习。

1.2 新媒体在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的优势

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渠道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结合教材内容,将最新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在课堂上运用新媒体技术,教师可以节省出大量用于备课、写板书的时间,使得课堂时间得到高效利用,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引导学生对知识更深入的进行探究。并且新媒体形式多样,在各种形式的表现过程中,可以将文字、画面、音频等融为一体,让所表现的内容无限扩展,使内容变得更加鲜活,易于人们理解。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新媒体中三维动画、3Dmax 等技术,让那些抽象、艰涩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更利于学生接收和理解,并在师生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让整个课堂的氛围变得轻松活跃,很好的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即便是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在课后和学生对某一问题继续展开讨论,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让学生对课堂上没有理解的知识得到更好的消化吸收。同时教师收到学生的反馈,也能够及时对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作出调整。

1.3 新媒体在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优势

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也提高了信息共享的程度。新媒体使得教育资源得到普及,教师可以使用新媒体进行教学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并且由于新媒体的特性,可以随时随地学习。高校教师通过新媒体开展教学,所讲授的信息量大大增加,并且教师还可以将自己通过实践研究总结出来的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学科前沿论证或学科未来发展趋势信息,通过一些新媒体发布出去,比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从另一个角度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

2 新媒体在高校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新媒体未能得到有效的运用

新媒体使得高校教学模式从形式上变得更加新颖、有趣,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备课、授课,新媒体还可以给学生推送大量和学科内容有关的信息资源,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更好的理解、吸收。另外由于有些专业的特性,如果教学内容只通过书面文字、语言传输给学生,学生不太容易理解消化。还有的专业需要更多的通过实践进行学习,而每个学生的个体经验不相同,相互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这部分的学习从课堂上很难全部完成,比如播音与主持专业。

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是多方面多角度的。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新媒体并没有在高校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应用,仅仅是在教师授课过程中作为演示工具出现在课堂教学上,其个性化、交互性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另外在教学中,要想很好的应用多媒体完成教学,使用者对其操作的掌握程度也非常重要。

2.2 在传递教学资源时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具有内容丰富、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一方面教师通过网络向高校学生传输各种内容各种形式的课程资源,比如音频、视频、微信链接、在线期刊等,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学生有时不能全部接受,会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这时学生就有可能出现“选择困难”或“选择偏差”。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博客、网络教学平台向学生提供课程资源,这些资源的呈现方式同传统教学讲授相比,形式上更加多样,但内容相对更呈现碎片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理解或不会处理的问题,也愿意通过各种新媒体进行解决。高效便捷的同时,也使得高校学生在学习时,缺乏深入思考,碎片化的信息也使得学习内容之间缺乏应有的系统性和逻辑关联,这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构建出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

2.3 在学习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

交互性是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一个鲜明的特点。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让传统教学的单向传播转变成了双向传播,并且新媒体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性的进行交流。教师通过微博、电子邮件、微信等新媒体,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上扩展与学生的交流,传统教学中课堂上沟通时间有限的情况得到极大的改善。师生之间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的进行沟通交流。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大量的具体事例表明,师生之间直接面对面的沟通比新媒体交流所获得的效果更好。若是在课堂上,直接用新媒体来取代传统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交流,将不利于知识的传授。并且学生和教师作为个体,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现在高校学生经常频繁使用网络虚拟沟通,习惯了各种快捷便利的反馈方式,而教师不可能24 小时随时随地进行教学活动,因此,当学生没有及时得到教师的回应,交流学习的热情就会发生变化,甚至逐渐消失。

3 高校新媒体教学实践的策略分析

3.1 高校教师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

高校教师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直以来,教师在教学中都是最高权威的代表,在教学中占有主导地位。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教师的权威性受到了挑战,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的质疑、反对的声音难以接受。高校教师应及时从传统观念中转变过来,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对于学生提出的意见虚心接受。

3.2 新媒体在高校教学中,促进师生互动

教师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将部分教学内容通过新媒体技术呈现出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在课前,教师要对每一位学生的学科学习情况详细掌握,这样进行针对性的授课,更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学习。在课堂授课过程中,注意观察留意学生的学习状态,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从旁给以适当的引导,让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显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体的优势和局限性,将新媒体加以合理利用,让新媒体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最大的效用,服务师生。

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授过程中,是以一对多的形式在面对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方式一般是一对一或一对多,很难顾及到每个同学的个体发展。并且由于授课时间有限,师生之间的交流也会比较少,有的学生对课堂教授的内容有所困惑,也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使这一状况得到改善。课堂上,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都有所关注,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机会和教师、同学进行更多的交流互动。

3.3 通过新媒体教学,实现课堂的开放性

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是固定的相对的,教学地点也是固定的场所,学生在固定的场所内接受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其过程多是被动的接受学习。新媒体具有虚拟性这一特点,教师可以通过新媒体构建出一个虚拟的情景,让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在封闭的课堂上。比如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某地财经大学将新媒体技术与教育进行结合,构建出一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让学生在相对“真实”的环境中,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操作,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可以看出,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也有弊,高校在运用新媒体进行教学时,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加强高校教师对网络技术的培训指导,做好网络平台的管理和监督工作。这样才能充分把握新媒体,科学、客观的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当中,发挥新媒体的最大优势,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过程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综合指数法在高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中的应用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谈谈高校教师的教学学术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